一座城市的转型升级与大学的支撑引领
中国矿业大学深化校企校地协同创新助推地方行业经济发展

2018-05-10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吴琰 李润文

    吴琰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润文

    在中国矿业大学张国良教授印象中,上世纪90年代,潘安湖周边坑坑洼洼,到处是荒草,因为采煤塌陷,村民的耕种和生活都受到影响。

    如今的潘安湖,风景如画,台湾作家张晓风这样评价道,“一潭碧水,用人工的方法,补救了另外一次人工的失误。”

    有着130余年采煤历史的徐州,由于长期高强度大规模开采煤炭,造成采煤塌陷地约24万亩,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曾遭到严重破坏。潘安湖原为采煤塌陷区域,区内积水面积6000余亩,平均积水深度4米以上。

    从塌陷区到生态湖的转变,历经30多年。

    中国矿业大学集聚一批科研团队,开展塌陷地治理和生态修复、老工业基地资源利用和生态修复的研究和实践,长期以来,与地方政府、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打造协同创新平台,服务地方和行业。潘安湖的巨变,是校企校地协同创新、煤碳塌陷地综合治理的缩影。

    中国矿业大学卞正富教授一直从事塌陷区治理相关研究工作,参与并见证着潘安湖转变的过程。

    “上世纪八十到九十年代,潘安湖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老百姓缺水,种不了地,没有粮食等;2000年以后的问题是矿山面临关闭,矿工面临就业问题;2010年后到现在,社会矛盾发生变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卞正富将潘安湖的发展分为了三个阶段。

    在“校地、校企合作”中,除了一系列科研成果,最为宝贵的经验就是“分阶段治理”路径,“第一个阶段,我们采取因地制宜等方法;第二阶段采取生态质量型复垦方式,运用保水、改土、提质、防污等技术;第三个阶段就是现在,系统修复转型发展,因此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景观、修复、基础设施重构、产业转型等。”卞正富介绍,治理过程中,不仅汇聚着很多塌陷区综合治理技术,也是多学科联合攻关的成果。

    2008年,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到中国矿业大学访问,促成了中德能源与矿区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成立,被誉为“中德科技合作的典范”。

    2009年,矿大与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开展合作,中德专家针对徐州采煤塌陷地,提出“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建则建、宜工则工、宜生态则生态”的塌陷地再利用的思路,为实现徐州生态修复和产业结构转型奠定良好基础。

    2011年,国土资源部批准徐州潘安湖采煤塌陷地为黄淮海采煤塌陷地土地利用野外基地。中国矿业大学积极发挥科技优势,利用矿地一体化管理技术平台,实现了区域煤炭开采地表形变预测和残余变形分析,建设了生态监测与持续利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全程监测生态演变。

    目前,中国矿业大学的科研团队正在进行苏北采矿开采区资源数量质量生态监测与持续利用的项目研究,对生态要素进行监测。

    中国矿业大学与徐州市开展校地深度合作,实现城市转型发展实践出了一条可复制的道路。老工业基地资源利用与生态修复协同创新中心、生态文明研究院,先后助力实施潘安湖生态湿地公园、安国生态湿地、九里湖湿地公园等示范工程,累计综合治理采煤塌陷地17万亩,新增加耕地5万余亩、新增建设用地近1万亩;转移煤矿工人12000多名,解决了矿区8000多名失地农民和5000多名煤矿工人再就业问题,促进了徐州矿区的产业转型发展,关键技术与经验已经在山西省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地推广。

    生态环境的巨大变化,为徐州的转型发展、招商引资和吸引人才发挥了重大作用。微软、华为、IBM、甲骨文、软通动力等国内外服务外包企业纷纷落户徐州。2017年,徐州市产业结构实现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转变。徐州逐渐形成了交通、产业、公共服务设施等一体发展的新型区域发展格局,城市形态逐步向高层次转型。

    5月8日,由中国矿业大学承办的“江苏教育界与产业界对话对接活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在徐州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300余名高校、政府、企业代表,围绕“创新引领发展、产教深度融合、推进城市转型、共建美丽中国”,进行深度探讨和交流。“矿大之所以能承这次对接活动办,其实是用我们的成绩和作为换来的。”中国矿业大学党委书记刘波说。

【责任编辑:李伊涵】

相关阅读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