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还是看书,有声读物是否激发文学新的可能?
北京出版集团举办第16届讲坛

2018-04-23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蒋肖斌

  中青在线北京4月23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蒋肖斌)从纸质阅读到电子阅读,再到有声阅读,随着当下人们工作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尽管越来越多的人有着读书的渴望和冲动,但能在安静的时间里沉浸于书香仍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听书”这种新兴阅读方式的出现,似乎在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与读书需求之间找到了“平衡点”,人们随时可以戴上耳机享受阅读之乐。

  在第23个“世界图书和版权日”来临之际,“听书与阅读——世界图书和版权日京版集团第16届讲坛”于4月23日上午在国家典籍博物馆文会堂举行。

  北京出版集团总经理曲仲

  北京出版集团总经理曲仲表示,听与看,从表面上是人们阅读方式发生了改变,“内容”所依托的媒介变得更加多元,其实质是文化产业的跨界融合。不仅是对出版企业,对产业链条上所有环节,如作者、编辑、发行渠道、版权交易、技术提供商、平台服务商等都提出了新的转型要求。

  著名诗人、《唐诗的读法》作者西川

  著名诗人、《唐诗的读法》作者西川认为,“听书”这一形式古今中外早已有之,无论是我国古代的诗歌,或者非洲大陆的歌谣,最早的阅读就是口口相传的,声音传递使文字获得了意想不到的质感。但有声读物在给诗歌传播带来更多可能的同时,也给文本带来了限制,这种限制是否会激发新的文学可能性,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著名出版人、北京新华连锁有限公司品牌顾问刘明清则从出版业者角度出发,做了题为《图书出版在阅读中的引领作用》的发言。他认为无论是“听书”还是阅读的其他形式,出版者要在核心的内容上起到关键作用,这样在享受到科技发展红利的同时,给读者提供更优质的精神食粮。

  新华社记者、评论员杰文津谈到,媒体人因为“听书”这一概念被广泛应用,而引发了工作方式的改变。碎片化阅读时代的读者,需要提高的是对信息、知识的阅读能力、消化能力和鉴别能力,这也是内容提供方需要重视的。

  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导演迟忠波长期关注科技进步对阅读方式的影响与改变。他认为,随着科技的进步,阅读手段的多样化,阅读本身也分为多种境界,阅读是获取信息、掌握知识、提升本领的重要途径,但阅读的境界不同,收获也自然不一样。

  喜马拉雅FM副总裁、有声书负责人姜峰从大数据的角度呈现出了不同的读者人群,分析了目前“听书”领域热门的板块,表达了今后喜马拉雅FM将为读者、听众提供更多优质内容的意愿。

  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阿甲常年关注于“听书”领域热门的亲子和儿童教育板块,他认为,让孩子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爱上阅读,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既然“听书”可以做到,那何乐而不为呢?

  本次活动由北京出版集团与国家图书馆联合主办。

  

【责任编辑:郭艳丽】

相关阅读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