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以互联网监督强化权力约束

2018-04-20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王尘子

  作者:王尘子(中共北京市委党校政治学教研部)

  2016年4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次讲话深刻把握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为我国设定了从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挺进的新目标,并为此作出了战略部署。在这其中,发挥互联网监督的重要作用是重点之一。

  当今社会,互联网已经是影响力最强的信息媒介之一,凭借其特有的受众范围广、门槛低等优势成为民众思想交流的重要阵地。与传统监督方式相比,互联网监督有着广泛性、安全性、放大性和公开性等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发挥舆论监督包括互联网监督作用。这一条,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要注意,首先要做好。”

  互联网赋予了网络廉政监督广阔的覆盖面。互联网在权力监督上的应用,应当依靠公众全面关注、全方位参与的基本理念。民众利用网络这种非正式的渠道,能够较为便捷地监督党和国家机关的权力运作,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或网络举报的方式随时随地揭露权力运作中存在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权力监督的覆盖范围得到了极大拓展,公职人员的一块名表、一个面部表情就可能牵扯出一桩腐败大案。

  互联网监督安全隐秘使其具备现实可行性。担心监督举报后遭到打击报复是阻碍民众参与传统权力监督的主要原因,而互联网监督则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网上那些出于善意的批评,对互联网监督,不论是对党和政府工作提的还是对领导干部个人提的,不论是和风细雨的还是忠言逆耳的,我们不仅要欢迎,而且要认真研究和吸取。”反腐机关相当重视对互联网监督和举报人的保护。例如中纪委的网络举报后台独立于其他各省市县的纪委举报网站,中纪委把接收到的网络举报信息,根据干部管理权限和反映问题的类别性质等,转给中纪委案件监督管理部门或相关地方的纪委处理,最大限度保障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互联网监督具有放大性和公开性特征,社会传播面广、影响力巨大。网络廉政监督是“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重要手段,无论是新媒体还是电子政务平台,其基本原则都是确保权力运作的精简、高效和透明,使监察机关和普通民众能够对权力运作进行更为有效的关注和监督。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通过笔记本电脑、手机等普及到千家万户,互联网的放大效应在网络廉政监督运作过程中得到了更为深刻的体现。公职人员的作风和腐败等问题一旦在网上曝光,很容易引起社会的关注和相关部门的重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信工作需要“建设网络良好生态,发挥网络引导舆论、反映民意”。通过互联网监督反映民意,能够最大限度地缩减公职人员“不作为”或“乱作为”的机会,这将极大增强网民自身的主人翁意识,使网络空间成为群众自己管理、建设的舆论主阵地,以此营造健康有序、风清气正的网络舆论新风尚。

【责任编辑:郭艳丽】

相关阅读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