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打游戏成瘾,或因渴求现实中缺失的成就感

2018-01-27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沈杰群

    中青在线讯(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沈杰群)日前,腾讯互娱、腾云、木果书架联合深圳报业集团读创客户端、西西弗书店,在北京、深圳两地同步举办了腾云下午茶游戏沙龙“有效沟通:青少年与游戏”,教育学、心理学、游戏专家与家长们相聚在一起,探讨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游戏话题,如何建立行之有效的游戏规则。

    深圳大学心理与社会学院副教授王腊梅认为,不要一提到游戏就感觉是洪水猛兽,如果帮助孩子选择好的游戏,可以帮助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情感能力、动手能力和社交能力。“SRI国际研究所的一项研究显示,玩电子游戏可以让学生的认知学习成效提高多达12%,并且让手眼协调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记忆力得到改善。牛津大学研究发现,与那些从来不玩游戏以及每天玩3个小时以上的同龄人相比,每天玩1小时以内电子游戏的儿童及青少年心理适应能力较同龄人更佳,对生活的满意度也最高,所遇到的友谊及情绪问题以及多动的情况较少。”

    因打游戏的问题产生争执,导致父母与孩子关系恶化的情况比比皆是。南方科技大学人文中心教授吴岩提醒家长,“玩游戏”与“家庭关系不和”是两个问题,应该区别对待。深圳市石岩公学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主任田春利,则通过一个“杯子倒水”的演示告诉家长,不能向装满水的杯子或者杯底朝上的杯子再倒水,这就像孩子们关闭的心。“家长承认自己有问题,是我们跟孩子沟通的第一步,从游戏里走到现实中的第一步。”

    慕尼黑大学教育学、心理学、艺术史博士高璇,强调了“规则”在家庭亲子关系中的重要性,她建议规则一定要越早设置越好,否则到了青春期再去管束孩子也许不再有效。高璇表示:“到了青春期,即使是从小被父母陪伴得非常好的孩子,随着他们独立意识的增强,也会和父母产生冲突。家长应该与孩子一起探讨,制定出更适合这个年龄段的规则。”

    高璇强调,制定好规则后,家长必须与孩子共同执行。父母和孩子一起度过叛逆期,需要家庭氛围长期以来的积累。如果之前完全没有积累,到了青春期感觉控制不了,可以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我们去寻求真正的专业的心理咨询,专业的机构、和孩子的老师一起来探讨我们如何制定一个让这个孩子持续发展的方案。”

    北京景山中学教师、北京市学科带头人周群和北京大学附中教师魏然都指出,目前很多学校是禁止学生在学校玩游戏,基本上对学生玩游戏的事情采取屏蔽的态度,而周群认为家长、教师与学生应该共同面对,公开就游戏这个问题一起做更多探讨。

    游戏设计师李涛从游戏从业者的角度提醒家长:“为什么玩家尤其是孩子要去游戏中寻找成就感?很可能他们在现实中得不到这样的成就。”诸多案例显示,一些成绩好的学生考入重点学校之后无法面对考试名次下降的失落感,选择到游戏中寻找成就感。

    从小玩游戏的北京师范大学科幻文学博士姜振宇,分享了自己与父亲谈判游戏时间的经历,建议家长与孩子在讨论游戏与学习的问题时,可以先讨论孩子“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是可以放弃的”,他们对一些耗时而无多少益处的事情达成共识之后,便可形成一种对游戏时间的默契。

【责任编辑:黄易清】

相关阅读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