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一青年医生一年两次捐献救人

2018-01-22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郭阳琛  李超

    郭阳琛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超

   “感觉还行,大家放心吧!”1月18日,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王旭安静地躺在病床上。伴随着机器的运转,血液流过细细的管道,分离出淋巴细胞。就在10个月前,他成功地向一名白血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由于患者病情变化,急需外周血淋巴细胞,王旭再次捋袖捐献。据了解,一名捐献者实现造血干细胞、淋巴细胞两次捐献,这在苏州还是首次。

    今年33岁的王旭来自安徽合肥,大学毕业后来到苏州吴中区甪直镇医院工作。一直以来,他都有着一颗热爱公益的心,作为甪直镇团委副书记,曾多次组织团员青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每年至少2次带队至甪直敬老院开展义诊及送温暖活动,当选为2017年第二季度“吴中好人”。

    2013年,红十字会到医院进行骨髓采样,王旭毫不犹豫成为了一名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2016年11月,王旭接到通知,他的血样与一名身在北京的白血病女患者配型相合,他当即同意捐献造血干细胞,“救死扶伤是医务人员应尽的责任。”2017年3月14日,王旭在苏大附一院为患者捐献了235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

    2017年12月,王旭接到红十字会消息,这名配型患者由于供体嵌合率低,有复发可能性,需要更多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救人就要救到底!”王旭当即同意了,并将这一消息告诉了家人,家人都表示支持。为顺利捐献,他还努力戒烟戒酒,把生活作息调整到最佳状态。

    两次捐献有何不同?苏州大学附一院医生介绍,第二次捐献,捐献的不是造血干细胞,而是淋巴细胞,来帮助患者抑制体内恶性细胞生长。除了不需要注射动员剂,其他流程和第一次捐献差不多。“三四个小时即可采集完成,再休息三个小时左右即可出院”。

    因采集需要,王旭不能随意动弹,3个多小时一直平躺在病床上,难免有些腰酸背痛。妻子张燕陪在身边,不时喂王旭喝口水,帮他掖掖被子。王旭笑着说,希望这份淋巴细胞能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帮助她战胜病魔,重获健康。“我与患者的消息是不互通的,没有消息是最好的结果。如果她需要进一步的帮助,我一定会救人救到底”。

    王旭坦言,两次捐献其实都背负着很大的家庭压力。第一次捐髓时,妻子已有五个月的身孕。而这次,孩子才几个月大,最近还得了流感,正是最需要照顾的时候。妻子张燕表示理解和支持:“这些对于救人都是小事”。

    两次捐献,让患者和家属都很感激。患者的孩子特地亲手写来了感谢信。感谢信里这样写道:“看着饱受病痛折磨的妈妈,再次面临无路可走的困境,我们束手无策,是您再次伸出了援助之手。您是好人,是您的大爱无疆重新点燃了我们的希望。”字里行间,流露着这一家人的感恩。

【责任编辑:齐琪】

相关阅读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