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兴:有细节的历史是时光背后的痛感与温情

2017-12-03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余冰玥

    中青在线讯(实习生 余冰玥)旅美作家李大兴生长于北京,幼时辍学,1977年插班上初三,1980年以全国高考文科第二名成绩考入北大历史系,次年被教育部保送公派留学,在日本东北大学连读本硕博,上世纪80年代末赴美定居,两年前辞去工作专职写作。

    这不仅是李大兴的个人经历,也是时代的真实映照。“历史应该是个人书写。”李大兴一直这么认为。相比在大学的象牙塔里从事严肃的史学研究,根据个人真实经历写出的历史更鲜活。

    近日,李大兴携首部作品集《在生命这袭华袍背后》在京举办新书分享会。这本书收录了作者自2015年5月至2016年3月发表于《读书》《财新周刊》《经济观察报》及“观察家”专栏上的有关个人记忆的文章,共计26篇,分为“童年·少年”“父亲·母亲”“人事·书事”三部分,分别记录了作者出国留学前的时光、关于父母的片断回忆、家族历史的一瞥、难忘的人以及难忘的书。文章多从个人经历见闻的角度,回望过去半个多世纪的变迁。

    书名《在生命这袭华袍背后》,出自作品集内一篇同名文章,也化用了张爱玲的名句:“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文章为纪念少年时代对他影响深远的一对老夫妇——张遵骝和王宪钿先生而写,而王宪钿先生和张爱玲有血缘关系。在感怀两位老先生文革时期波澜起伏的际遇之余,李大兴不免感叹,生命华袍背后更多的是记忆,是无限的时间、空间与故事,这也是整本书的用意所在。

    受文革影响,李大兴小学辍学,留在家由父母教导。父亲教他读《三国演义》的小人书,母亲教他古诗文,没有受过正式课堂教育的李大兴,自己一点一点学会了识字,并阅读了大量书籍。他记忆力极好,十岁拿着哥哥的学生月票,坐遍京城公交车,几十条线路全能背出站名,至今连16岁就读初中时的商品价格都记得一清二楚,“七毛八一斤的蛋糕,或者是苹果”。

    或许是得利于绝佳的记忆力,李大兴的文章里总是有很多引人入胜的细节,每一个细节都让人想起当年的光景,譬如1980年的北大,再譬如上世纪90年代著名的赛特大厦。陈徒手在分享会上论及大兴的文章说道:“历史由无数细节组成,如果剥掉这些细节,就会变成干巴巴的说教。大兴的历史就是鲜活的历史。”

    长期定居美国,但李大兴笔耕不辍,一直以诗文自娱,致力于母语写作,其内容涵盖历史、文学与音乐,横跨中国、美国和日本。李大兴对文学和音乐有着较为深厚的修养,长期出入于中西文化之间,以其对世相百态的敏锐观察和对人生经历的睿智思考,形成了沉稳老练又不失抒情的文风。

    著名历史学家陈铁健评价:“大兴的书,多为阅世、阅人与阅读的人生自述,视野广阔,思虑深远,涵盖文学、史学、美学、诗学与音乐;时而平实晓畅,时而诗意充盈,新奇驳杂、舒展有致。”

    谈及写作的初衷,李大兴坦言:“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现历史是多层面的,个人经历本身构成历史,充满细节和苦难,人性光辉、丑陋或是明亮温暖的时刻均充斥其中。而我在尝试用散文的形式和文学性的描述来构建故事,部分真实,部分非虚构文学。”

    作为曾经的历史研究者,李大兴对于历史始终怀着敬畏之心:“学史之人当知回忆不可尽信,需有旁证才能够算比较完整的史料。”李大兴曾写过关于王小波及其父亲王方明的往事,对于王方明受毛主席接见的历史,曾从多方面多角度考证之后,推翻流传甚广的说法,寻找到真实的历史。

    李大兴始终认为,历史细节是需要存疑质疑的。老去之后,出于一种美好的愿望,或者是渴求遗忘的愿望,人们往往会把并不是很浪漫的事想得很浪漫,或者把根本不曾发生的事幻想成真实。历史的细节一方面需要呈现,另一方面需要不断核实。

    “无论如何,具有细节的历史是有故事的历史,是既有痛感又有温度的历史。”李大兴认为,历史很多时候都发生在偶然之间,宏大叙事会略去很多细节,但历史如果没有细节和碎片,不被称为历史。社会的共识是追逐财富,但他则想遵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做一个拾回记忆的人。

【责任编辑:黄易清】

相关阅读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