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言值】国庆8天6场婚礼,份子钱背后的人情债为何沉重?

2017-09-15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李勤余

  国庆长假怎么过?相信不少朋友身在单位,心已在远方。可是,据@江苏新闻报道,25岁的肖小姐正准备回老家好好休息,谁知却接到了6场婚礼的邀请。看看肖小姐的档期,八天假6场婚礼,需要付出的份子钱达4400元,竟超过了其一个月的工资。

  肖小姐的遭遇绝非个例。日常生活里,各类份子钱名目繁多:结婚、生子、满月、纪念日……总有一款适合你。对刚刚毕业,经济上还不宽裕的年轻人而言,份子钱更是沉重的负担。这不,已经有网友表示:6场婚礼只花4400元,对此表示羡慕。弦外之音是,我们的份子钱“没有更少,只有更多”。

  中国乃礼仪之邦,亲朋好友之间礼尚往来,以示情谊,本无可厚非。然而,随礼若被人为因素拔高到一个脱离大众承受能力的标准,就会异化为人们所恶但又不得不随的人情债。2013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题客调查网和新浪网,发起的一项题为“你为人情消费所累吗”的调查显示(5795人参加),多数人每年在人情消费上花费1000元到6000元之间(64.4%),但超过6000元的也占到近两成(19.1%),53.2%的受访者感觉人情消费负担重。

  事实上,人情消费发生“通货通胀”,除近年来的物价因素外,更大程度上还在于人们的面子心理、攀比心理与日俱增。收到的份子钱越多,显示出主人的人缘越好,社会交际圈越广。如此一来,份子钱水涨船高也就不足为奇了。

  有意思的是,如今人们一边感叹人情淡漠,一边又对人情消费趋之若鹜,真是咄咄怪事!这是为何?

  从社会学角度上来说,不少人认为,人情消费亦是一种投资。欠了人情,别人便会索取回报。而在偿还人情的过程中,往往会连本带“利”。于是,人情在无数次的“亏欠”与“偿还”中,不断加深和延续。最终,成为一笔无论如何也还不起的人情债。

  既然随礼已成为一种经济学,其中的人情味还剩下多少也就可想而知了。肖小姐要参加的婚礼虽多,但若干年后,朋友间的友谊是否还能得到维系却不取决于随礼的金额高低。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真正的感情不需要金钱来维系,靠金钱维系的感情也未必长久。要破除心中对偿还人情的执念,还得回到正视“何为感情”的基本话题里。

  另外,文化观念和生活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人们明知份子钱负担重还要去对此趋之若鹜,是因为传统文化观念里“面子文化”影响太大,总觉得份子钱的数量和自己的“面子”,以及经济实力呈正相关。而且,中国过去长期是个“熟人社会”,邻里之间讲究礼尚外来,工作单位也相对固定,所以产生一个较为封闭的社交圈,也在所难免。好面子和不想得罪人,也让份子钱现象愈发明显。

  归根结底,人情消费中应该含有的,是感情付出。与其在物质的来往中被份子钱拖累到身心俱惫,不如给感情的投入多一些空间。肖小姐大可与朋友坦诚相待,将自己的困难如实相告。想来,真正的朋友绝不会为难她。中华民族重情谊的传统美德不应该变味,朋友相交,更不能忘记了初心。

 

【责任编辑:郭艳丽】

相关阅读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