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方舟的中国魅力

2018-11-16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陈国全 孙伟帅 代宗锋

  远海大洋,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正破浪前行。和平方舟所到之处,无不受到当地民众的欢迎和感谢。江山摄

  远海大洋,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正破浪前行。和平方舟所到之处,无不受到当地民众的欢迎和感谢。江山摄

  远海大洋,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正破浪前行。和平方舟所到之处,无不受到当地民众的欢迎和感谢。江山摄

  起伏的海浪将夕阳的余晖剪碎,一块块暖橘色的光斑在海上时隐时现。远远望去,海天好像无数块细碎的宝石,在蓝色的绸缎上闪着耀眼的光。

  李学周站在和平方舟医院船的后甲板,陶醉地欣赏着眼前的一切。

  这是他在这条“大白船”上度过的第10个年头。他清楚地记得,2008年他去接船时,这个“大块头”给他的震撼——不是“船”吗?怎么比我待过的“舰”还要大?

  那时的李学周只知道,眼前的这条“大白船”,是我国自主研制专门用来做海上医疗救护的医院船,觉得“自己有了施展拳脚的地方”。他没有意识到,在接下来的岁月里,这条船将给他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

  “读大学前,别说大海,就是大江大河都没见过。”自小在新疆出生长大的李学周告诉记者,“第一次看见蓝色的大海,恨不得一个猛子扎进去游一圈!”

  在接下来的10年中,李学周不仅投入了大海的怀抱,更随着和平方舟投入了世界的怀抱——目前,他已在3大洋6大洲的37个国家留下足迹。

  世界航迹,中国魅力。这艘画着红十字的“大白船”,带给了李学周前所未有的视野,也带给了他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有一种魅力,叫“和平方舟”

  西印度洋海面上传来的一声汽笛,点燃了守候在岸边所有人的热情。手举中国、肯尼亚两国国旗的人们,早已排成厚厚的人墙,眺望着正从海平线驶来的白色大船。

  53岁的阿布迪是肯尼亚蒙巴萨的一名警察。几天前,阿布迪就从当地报纸上得知,一艘来自中国的医院船将访问这里。此时,负责安保的阿布迪内心和正在欢呼的人们一样,兴奋而又好奇。

  正在和平方舟医院船上站坡的医生陈明霞,觉得那一天“太热了”——一来因为天气,二来因为人。“老远老远就听见了欢呼声,人群里还能看见有人在跳当地舞蹈,太热情了。”她回忆说。

  那天,正在执行“和谐使命-2010”任务的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抵达肯尼亚,开始进行为期5天的友好访问和医疗服务。

  这一天,是2010年10月13日。

  这一天,是中国海军舰艇首次访问肯尼亚。距离上一次中国船只来到这里,已经过去了600多年——公元1415年,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曾抵达东非印度洋沿岸肯尼亚的马林迪、蒙巴萨等地。

  600年,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并不凸显。然而,当把这两艘相隔6个多世纪的中国船放在一起时,我们会发现:无论是600年前的郑和船队,还是600年后的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都是怀揣着一颗友好而温暖的心。

  “和平方舟”这颗友好而温暖的心,从“和谐使命-2010”医疗服务任务开始,跳动于蓝色的海洋之上,跳动于许多陌生的外国民众中间。

  和平方舟医院船政委陈洋阳的办公室里,张贴着一幅世界地图。在这幅已经微微泛黄的地图上,陈洋阳用黑色马克笔标注了他所有到过的地方。那20几个小黑点,凝聚了他“当海军,看世界”的梦想。

  不仅是陈洋阳,在和平方舟医院船上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记录方式:李学周用彩笔圈出笔记本上的各国电话区号,女兵张新成会在日记里简单画出到访国家的轮廓,信号班班长韩大林则会在到访地买一枚颇有当地特色的冰箱贴……

  这些普普通通的中国水兵,用自己的方式,标注了和平方舟的世界航迹。

  世界航迹,中国魅力。阿布迪终于在和平方舟离开肯尼亚的前一天抽身出来,他想见识一下中医,还想让中国医生给他瞧瞧多年的腰椎间盘突出。

  接待他的,是中医科医生陈明霞。

  不一会儿,阿布迪的背上出现一个个圆圆的火罐印。他轻轻摸着肩胛骨处那个微微隆起的印记,不住地点头:“太神奇了!真是太舒服了!”

  8年过去,陈明霞对这个场景至今难忘——

  当和平方舟医院船离开蒙巴萨时,她看到长长的送行队伍中,阿布迪一边维持秩序,一边转身向她挥手。

  有一种自信,叫“和平方舟”

  在和平方舟医院船上,有这样一块地方,面积不大,却“容纳”了整个世界——那就是和平方舟医院船的会议室。

  在这间小小的会议室的墙壁上,悬挂着几十块来自不同国家的徽章。每一块徽章的背后,都有一段闪光的岁月和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第一次走进这里的人,都会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这如博物馆般的陈设,大概在中国海军舰艇家族里也是独一份!

  都说透过一个人的眼神,可以读出这个人的内心状态。无论是来参加任务临时抽组的医疗队,还是在船上待了好多年的老船员,只要提起和平方舟医院船,他们的眼神中都透着自信。

  这份自信,源自和平方舟的独特使命,源自中国的大国风范。

  如果说,中国海军战斗舰艇散发着雄性力量,那么,和平方舟医院船则格外与众不同:“她”,散发着一种母性光辉。

  这光辉,来源于和平方舟医院船的天然属性——战时进行海上伤病员医疗救护与后送,平时开展国际人道主义医疗服务、重大灾难应急救援、对外军事医学交流与合作;

  这光辉,来源于和平方舟医院船上的人们——每一名船员和医务工作者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每一次救助的无私无畏与医者仁心;

  这光辉,来源于和平方舟医院船所特有的担当——秉持和谐世界、和谐海洋的理念,播撒大爱,当好和平友谊的使者。

  于是,一幅幅爱与温暖的画面嵌入和平方舟的世界航迹。沿着这条航迹,我们可以看到,和平方舟医院船在世界各地拥有大批“粉丝”。

  和平方舟医院船海上医院护士哈杨,忘不了2014年美国珍珠港发生的一幕。那一年,和平方舟医院船第一次受邀参加多国联合军演。

  当主办方组织参演各国医务人员参观几艘舰船时,大家纷纷把和平方舟医院船作为参观的首选。

  “和平方舟”成了2014年珍珠港里的热词,和平方舟医院船在那一年成了享誉中外的“明星舰”。

  时任美国海军第三舰队医疗主管、环太演习联合指挥所医生提姆西·希曼带领演习卫勤能力评估组,在参观了和平方舟后感叹:“医院船总体设计的科学性、医护人员的专业性和医疗设施的完备性,给我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美国“仁慈”号医院船整形外科医生戴维德·佛伦在医学交流论坛结束后,在人群中搜索着一名中国医生。当看到正要离开的中国外科医生张剑时,他一个箭步上去“拦住”了张剑。

  原来,张剑所做的《损伤控制手术和再生医学技术》的学术报告,让戴维德产生了共鸣。他没想到“中国军队外科医生在再生医学领域的研究水平与美国处在同步阶段”,他想“与这名中国医生深入交流”。

  当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海军战舰家族的时候,大家不会忘记,有一种自信,叫“和平方舟”。

  有一种情怀,叫“和平方舟”

  何正“火”了——在和平方舟医院船执行完“和谐使命-2017”任务回到舟山后不久,这位年轻的外事参谋成了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

  不过比何正还火的,是他刚出生不久的儿子——何平方舟。这个小家伙因为名字、因为爸爸、因为那条“明星船”,成了2017年底的新晋小“网红”。

  在过去的155天里,何正随着和平方舟医院船逆时针环非洲一圈,赴吉布提、塞拉利昂、加蓬、刚果(布)、安哥拉、莫桑比克、坦桑尼亚及东帝汶访问,并提供人道主义医疗服务,技术停靠斯里兰卡、西班牙,期间在亚丁湾、吉布提,为我护航官兵和驻吉官兵、施工人员进行医疗巡诊,总航程2.87万余海里。

  远航归来,和平方舟医院船与军娃何平方舟都迎来一个隆重的“第一次”:和平方舟医院船迎来入列10年以来的第一位“荣誉船员”何平方舟;何平方舟在2017年的冬天,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份沉甸甸的荣誉。

  从船长郭保丰手中接过“荣誉船员”的证书,何正为儿子何平方舟由衷地高兴。他觉得,“当中国海军简直爽翻了”!

  从2008年到2018年,许多人来到这里,又离开这里。这艘身披红十字的“大白船”上沉淀了太多人的太多情感。

  每一次任务执行完之后,望着大家离去的背影,船长郭保丰总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每当这个时候,他都习惯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挂满徽章的会议室里,任凭记忆汹涌翻滚。

  对每一个在和平方舟医院船上生活过的人来说,这艘医院船就是他们在海上的家;走出去,这些把自己称作“和平方舟人”的人们就代表了祖国。这一方“流动的国土”向世界传递着中国理念。

  于是,和平方舟医院船既是国与家最直接而美好的代名词,也是“和平方舟人”肩上如山的责任。

  在信号班长韩大林记忆里,定格着这样一幕。

  那天,汽笛拉响,和平方舟医院船即将驶离秘鲁卡亚俄港港口。突然,准备收起舷梯的战士停下了手中的工作。这一停,是为了一对迟到的华人老夫妇,他们错过了舰艇开放时间。

  老太太嗔怪老爷子开车太慢,差点就误了“见到亲人的机会”。老两口希望能在船离开之前到甲板上站一下,没有别的要求,“只要站几分钟就可以”。

  老两口在海军战士的搀扶下踏上舷梯。站在宽阔的后甲板上,老两口的手紧紧地牵在一起。环顾四周,老爷子突然松开老伴的手,缓缓下蹲,然后跪在了甲板上。

  老人将脸颊轻轻贴在甲板上,仿佛贴紧母亲的胸膛。转过脸,他轻轻亲吻着甲板,眼中的泪水重重地掉落在甲板上。这一吻,他仿佛用尽了余生所有的气力。

  汽笛再次拉响,老两口挥手告别的身影越来越模糊。目睹了这一切的韩大林回到战位,悄悄拭去眼角的泪水,一股无形而温暖的力量充满了他的心房。

【编辑:齐琪】

猜你喜欢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热点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