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与“达”上下更大功夫

2018-08-02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梁 松

  随着外军研究的不断深入,军事翻译“需求”日益旺盛,军队院校、科研院所、民间智库等各种力量都积极投身进来,在大大加快译文推出速度的同时,也出现了缺乏统筹、一文多译、资源浪费等问题,特别是由于翻译水平参差不齐,许多翻译成果质量不容乐观,曲解、混淆甚至错译的现象时有发生,给研究人员带来了困惑、制造了障碍,甚至产生“连锁反应”,导致在吸收借鉴外军经验做法时出现偏差、混乱、争议乃至错误。

  从世界范围看,不同语言有其产生、发展的特殊背景,孕育出各自独特的语言文化,各国的军事用语在本国语言文化和军事文化双重影响下,也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形式与内涵,转译时须审慎细致、反复推敲。清末启蒙思想家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中讲到:“译事三难:信、达、雅。”“信”指译文准确,不悖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也不随意增减意思;“达”指不拘泥于原文形式,译文通顺明白;“雅”的标准更高,要求译文用语得体,简明优雅,富有文采。军事翻译的题材大多比较规矩、严肃,因此译文不一定追求“雅”,但必须强调“信”和“达”。“信”体现的是准确性、可信性和权威性,“达”则体现的是行文流畅性和阅读友好性,唯有“信”“达”兼备、相得益彰,译文才能成为广大研究人员的好工具、好助手,才能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价值。这方面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给我们树立了榜样,他对于科学名词的中译名总是反复推敲,相当严谨。“导弹”最初的中译名有三个:火箭武器、可控火箭和飞弹。钱学森认为,火箭武器太笼统,可控火箭只说明可以控制飞行中的火箭,并没有说明火箭上装有弹头(爆炸物),飞弹则只说明“弹”会飞并没有表达可控的意思,因此他创造了一个新词——导弹,既表达了可以遥控、可以引“导”的意思,又表明是一枚炸“弹”,可谓准确、精当、传神,从此“导弹”一词被大家普遍接受。

  在世界新军事革命加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离不开广泛吸收借鉴世界先进国家的研究成果。作为吸收借鉴过程的桥梁和纽带,军事翻译肩负着更加重要的使命,必须在“信”和“达”上下更大功夫。

  首先,应整合军地翻译力量。针对当前军事翻译力量分散,缺乏统筹协调,重复投入重复劳动等问题,应大力整合军地各方翻译力量,加强信息共享、协调任务分工、组织联合攻关、规范翻译标准、抓好质量审查,切实凝聚力量、增强效益、提升质量。其次,应强化译员军事素养。针对军事翻译人员多数为外语专业,翻译成果“军味”“战味”不够的实际情况,应把军事理论与技术知识作为翻译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突出出来,纳入翻译人员的学历教育、职业培训和日常业务训练,不断增强翻译队伍的军事素养。再次,应及时规范译名用语。建议由军队权威机构对外军术语的中译名进行规范,建立规范用语库并及时更新发布,既统一全军认识和用语规范,为更好地开展外军研究提供基础支撑,也为广大军事翻译人员开展工作提供参考、建立标准。最后,应完善纠错升级机制。坚持内外结合、滚动更新的原则,发挥翻译机构自身和广大读者群体两方面积极性,鼓励和欢迎来自各方面的修改意见,及时整理吸收并发布译文“升级版”,实现译文时效性与准确性的完美统一。

  此外,军事科研机构也应采取加强专门培训、出台政策激励等各种手段,提高研究人员的外语水平,使更多的研究人员具备直接阅读理解外军文献的能力,减少因不得不借助转译而造成的误解。

【编辑:齐琪】

相关阅读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热点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