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是来“打工”,而是来打仗

2018-05-28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刘建伟 赵 雷 杨国军

  北部战区陆军某合成旅装步七连技师、四级军士长官增虎入伍十余年,带出一大批优秀装甲驭手。翟大帅摄

  今年3月12日,习主席在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时,亲切地对全国人大代表、第71集团军某旅班长杨初格西说:当一名合格士官不容易,要不断提高能力水平,努力做大师傅,带出好徒弟。

  士官队伍是部队战备训练、教育管理和武器装备操作维修的骨干力量,是战斗力建设的基石。当前,我军士官编制数量占到士兵总数的一半以上,建制班班长和武器装备重要操作岗位基本上由士官担任。随着军队改革和现代战争的需要,士官作用越来越凸显。有军事专家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讲,未来战争很大程度上是“士官的战争”。

  打赢“士官的战争”,必须按照打仗的标准加强组织领导,创新管理机制,强化能力素质,真正建设一支与未来战场相适应的强大的士官队伍。即日起,《军营观察》版就当前士官队伍建设在北部战区陆军部队展开调查,以点带面“解剖麻雀”,折射全军士官队伍发展新情况、新认识、新举措、新风貌,以期能为部队各级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军衔没有“杠”和“星”,“双枪”也是亮晶晶

  那一刻,第80集团军某合成旅四级军士长于志伟,觉得自己肩上的军衔如此荣耀——

  今年3月12日上午,全国人大代表、第71集团军某旅士官班长杨初格西,受到习主席亲切接见。看到这一电视画面后,于志伟感觉“心都跳得格外有劲”。

  “尽管我没在现场,但习主席给了我们士官这么高的‘定位’,我觉得非常自豪!”连队组织新闻日评,于志伟第一个站起来发言:扛着士官军衔不是来“打工”,而是来打仗。

  “哗——”话音刚落,掌声如雷。

  “这掌声是情感的认同,更是全体士官的心声!”该旅政委杨春文告诉记者,于志伟的有感而发能收到满堂喝彩,背后有一段故事——

  原来,于志伟毕业于常州工学院。2009年8月,看到全军招收直招士官的通知后,他只是抱着找一份工作的念头参军,“就当打几年工,上士干满后退役回家还能分配工作”。

  入伍后,部队请来优秀士官标兵与大家座谈。于志伟惊讶地发现,很多“老班长”一干就是十几年、二十几年,在部队建功立业。这,深深地震撼了于志伟的心。重新审视自我,于志伟找到了人生坐标——士官,就该体现士官的价值!

  这些年,于志伟3次主动留队,成长为全旅唯一的坦克电气专业士官教员。

  “只要部队需要,我就一直干下去!”和于志伟有着一样感受的,还有该旅汽车修理技师、五级军士长李森。

  2006年,李森满怀希望参加提干预选,却再次与提干擦肩而过。这意味着已到提干年龄上限的他,再也没有机会跨入军官的行列。“士官不是‘官’,这兵还要继续当下去吗?”

  一个周末和战友下象棋。棋盘上,对手两车尽失,但却靠着一个小卒将自己将死。围观者感慨:卒子过河抵大车啊!

  一句无心之言,让纠结于“走与留”的李森陷入深思:部队不就像这盘棋一样吗?既然成不了“将”,就做一个扛大事的“卒”!

  从军20载,李森先后4次拒绝地方高薪聘请的诱惑,始终痴心钻研军用汽车修理,10余次蝉联旅以上单位“汽车综合排障”比武第一。

  “士官的‘官衔’不大,但责任重大;地位不起眼,但作用很耀眼。”回望走过的路,李森依然初心不改:“虽说咱军衔没有‘杠’和‘星’,但‘双枪’也是亮晶晶!”

  肩上粗细如梁“几道拐”,扛起打赢千钧担

  “真没想到,一个普通士官竟然敢挑战高技术难题!”该旅四级军士长、无人机操作技师张卫士的故事,深深吸引了记者。

  那年,上级按照作战编组给连队配发无人机装备,“宝贝疙瘩”还没看够,连队干部就发了愁:全连没人懂操作,咋办?

  “我来试试!”当时还是连队文书的张卫士主动请缨。无先例、无教材、无“师傅”,咋突破?两个字:研究!

  那段时间,“说明书”成了张卫士的“口袋书”。为了体验实际操作,他自购简易无人机进行“试飞”。有人说张卫士走火入魔了——就连给儿子买的玩具,也全都是各类无人机模型。

  为掌握先进的无人机设计理论,张卫士利用休假时间跑到科研院所当“临时工”,他的钻劲感动了专家。一位专家感叹地说:“搞科研不论身份,这个小伙子肯定能有出息。”

  2013年,“全军装甲车载无人机教学成果”比武擂响战鼓。进入决赛的10名选手中,有名牌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有在教学岗位几十年的“老资格”。然而,让人意料不到的是,士官张卫士操作无人机刷新纪录,成了“黑马”!

  痛失金牌的人不断追问:这半路杀出的张卫士,以前咋没听说过啊?现场专家评委感叹:他的技术水平在全军也极为罕见!自此,张卫士名声大噪。

  “这样的人才,你们有多少,我们要多少。”有个军工厂领导闻讯赶到部队“求贤”。部队领导笑着拒绝:这样的“士官专家”,不仅装备工厂想要,技术院校想要,未来战场更需要。

  “责重山岳,能者方可当之。小岗位连着打赢大事业,小士官也能干出大作为。”旅参谋长吴月超感慨地说,战斗力建设就好比一根环环相扣的链条,每个岗位都是不可或缺的节点,再先进的装备都要由士兵去操作,再好的战略战术都要靠士兵去实现。

  粗细如梁“几道拐”,扛起打赢千钧担。记者采访中发现,该旅像张卫士这样有“几把刷子”的士官大有人在。

  2016年6月,该旅为驻华武官演示军事课目。一位手持摄像机的驻华武官,把镜头对准了乘车射击课目演示现场。

  百米外,一名士官利用地形,连续变换战术动作,抵近一辆装甲车后,几步便从装甲车顶部驾驶窗钻进车内。车辆启动、加速,越过沟坎后,在车辆自驾的情况下,这名战士下车对百米外的目标进行射击,然后再登车驾驶……

  看得入了神,这名驻华武官竟然忘记了转动手中摄像机的镜头。“中国士官了不起!”与他同行的30余名驻华武官得知这名士官的名字叫张真强,用不太地道的汉语连声称赞:张真强,真强!

  该旅指挥通信连还流传着这样一个趣事:一次通信专业理论考核,一道题为“通信电台短波调制解调器不工作怎么办?”其中一份试卷上竟然写着:找中士王子健。

  “这个‘答案’貌似搞笑,却足以证明士官在战斗力建设中的作用不容小觑。”该旅旅长耿大勇掂着手中的《全旅士官人才花名册》说:“抓部队训练,士官人才犹如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啊!”

  把士官的“士”倒过来写,就是一个“干”字

  17年的光阴意味着什么?

  为人父母者会说,那是一个孩子从呱呱坠地到朝气蓬勃的时间。采访中,该旅领导却说:那是装甲技师、三级军士长杨国丰从入伍时的“青涩少年”成为“组训专家”的距离。

  上互联网搜索“士官杨国丰”,立马会“弹”出两条信息:第一条便是解放军报的《“疯狂坦克手”》,那是9年前关于杨国丰驾驶坦克“漂移”的报道;后一条出自中国军网,题为《了不起的老班长:既可霸气“逆袭”,又会“疯狂驾驶”》。下面有个跟帖,就俩字——人才!

  当兵17年,开了17年的坦克,杨国丰没有停下追逐打赢的脚步。有人问他:“你都是连队的‘老资格’了,干嘛还要这么折腾?”老杨嘿嘿一笑:“兵越当越老,越觉得会的太少啊!”

  回想起去年底接到任营部参谋通知的那一刻,三级军士长陈中波依然感觉“像做梦一样”。

  因为他从来都没有想过,这个手握全营“日常训练大权”的岗位,会出现士官的身影。

  一项制度改革,激起千层浪花。该旅政治工作部主任张锋说,士官参谋的亮相,提出一个新命题:新时代士官该怎样当?

  找准“定位”的陈中波开始了新一轮“士兵突击”,他提出的“单兵共同课目训练指导法”被全军多家单位推广。

  强军路上,“兵头将尾”在冲锋!采访中,记者分明能听到一支军队士官素质破土拔节的声音,他们用坚韧不拔的意志与毅力做支撑,实现着新的跨越。

  夜深了,该旅电子对抗连二级军士长赵春生还在某型装备方舱里忙活着。

  “雷达连整建制改编为电子对抗连……”去年部队改革调整转型,和老赵青春相伴的雷达退役,20多年练就的“独门绝技”没了用武之地。

  全连官兵不禁嘀咕,已届不惑之年的赵春生会咋干?大家看到,老赵的倔劲儿又上来了:新装备操作速度慢,他就拜新兵为师;为掌握专业语种识别课目,他开始自学英语……

  改革半年后,赵春生再造“神话”:专业考核全优。随后,他又以优异成绩成为所在部队第一个进入技术尖子人才库的士官。

  前不久,营里为赵春生举行了隆重的高级士官晋衔仪式。载誉归来,赵春生却一头扎进装备方舱,一泡就是一整天。有战友对此不解:你都是名副其实的“兵王”了,为啥还这么拼?

  他说,把士官的“士”倒过来写,就是一个“干”字!

【编辑:董志成】

相关阅读
H5频道
图片阅读
今日热点
今日头条速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