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京农业大学毕业4年后,徐善金选择返乡创业,成立南京东晨鸽业有限公司,实施蛋鸽养殖项目。运营不到一年,鸽子遭遇病害,加上缺乏管理经验,公司一下亏损40余万元,合伙人顶不住压力退出了,他断了资金链。
团南京市六合区委在开展送贷上门活动时,了解到这一情况,向徐善金推介并帮他争取了“新农菁英贷”。仅3天时间,300万元贷款顺利获批,为这个初创项目解了燃眉之急。有了资金的支持,该公司迅速发展,目前种鸽群体数量已从原来的不足1万只扩展到5万只。
为支持农村青年、返乡青年扎根乡村创业就业,帮助他们解决创业路上资金难的“拦路虎”问题,2019年1月,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国家农业信贷担保联盟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发起实施“中国青年农业创业金融扶持专项计划”,充分发挥各级共青团的组织动员优势和农担系统信贷担保的政策资金优势,将更多金融资源引入农业农村发展领域,培育和支持广大青年扎根农村、专注农业开展创业并带动就业。
在实践中,各地团组织和地方农担系统紧密协作,由团组织遴选推荐青年农业创业项目,农担公司为符合放贷标准的项目提供优惠费率的大额贷款担保。
截至2021年年底,黑龙江、江苏、浙江等9个合作省份累计支持农业创业项目8880个,担保金额42.5亿元,为乡村人才培养和发展贡献了青春力量。
高站位建立机制 多措并举确保落实
重庆威尔尼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赵代香,前期多次因抵押不足问题在银行申请经营性贷款未果。经团重庆市忠县县委和重庆农担集团邀请,赵代香参加“乡村振兴青年贷”推介会后,顺利获得100万元融资担保贷款。
重庆成立了“乡村振兴青年贷”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项目日常管理和成员单位的统筹协调;还建立了定期会商制度,重庆农担集团及各成员单位定期向领导小组报送项目推进情况,及时疏通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堵点、难点,确保项目有力有序推进,切实帮助农村青年解决在创新创业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不止重庆,项目实施以来,各省积极搭建完善工作组织体系,推进落实项目实施。各级团组织及农担公司积极发挥总体部署、全面协调、具体执行作用,通过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常态化组织联席会议、指定专人报送信息等多种方式不断完善“团-担”合作工作模式。
“分工不分家”——青海省级基金会和农担公司合作初期便制订了这样的合作原则。两家单位从省级到各县州分别建立“青年农业创业担保扶持计划”联席会议制度,不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协商制订年度工作计划,共同对工作推动不利、业务开展缓慢的县州认真督办督察,确保各项服务工作顺利推进。
团黑龙江省委联合省农担公司、省银保监局开展“银团挂职”工作交流会,并根据实际情况互派挂职干部,建立了一对一对接、面对面交流、点对点沟通的稳固机制。
团江苏省委探索形成“两联三线四级”的工作机制,在摸排、推荐、担保、审核、授信、放款等各个环节加强合作、优化流程、提高效率。“两联”即针对团组织联系的农村青年和非团组织联系的农村青年,由团组织联合农担公司开展“新农菁英贷”宣传、对接、申报、受理等服务,实现对有需求的农村青年全覆盖。“三线”指团组织推荐、农担公司审核、农行等银行放款,形成省市县乡四级联动。
专属产品降低费率 实惠服务农创青年
大学毕业后郑广盛返回家乡创办了浙江鸿益养殖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奶牛养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奶牛的进口饲料供应短缺,价格上涨,养殖场出现资金紧张,郑广盛非常着急,四处求助。
浙江省农担公司在收到郑广盛的贷款申请后,开辟绿色审批通道,直接由当地农商行快速为他提供了100万元的免保费贷款。
针对农业创业青年群体起步阶段困难多的现状,各地团组织联合当地农担公司不断出台优惠政策,为农创青年量身打造专属金融产品,通过提高放款速度、降低担保费率、降低银行贷款利率等多种方式加大支持力度,降低融资门槛。
山东省开展特色“团银助农”行动,将农担贷与担保贷、基准贷等惠青政策结合,让青年既享受银行低利率成本支持,还可以享受省级财政贴息,综合融资成本不到3%(部分市经营主体实际融资成本不到2%),真正惠及广大涉农创业青年。
考虑到青年创业群体资产少、资金不足的情况,浙江、江苏等省为青年群体提供免抵押信用担保支持,部分市、县实施零担保费率,大大降低青年创业成本。
面对借款人必须由财政开支人员提供担保的政策局限,黑龙江省农担公司创新担保方式,降低担保准入标准,仅需成年子女或近亲属提供担保,有效解决了利用公务员一对一担保难的“卡脖子”问题。
科技赋能建库搭台 宣传解读服务到家
为增强创业青年贷款的易得性和体验感,各省充分发挥数据库、系统平台等线上资源优势,提供“一站式”金融智慧服务,努力做到让创业青年在家就能贷到款。
山东开发“客户直通”业务系统,创业青年就像在“网上商店”购物一样,差异化渐进式填写表单,实现的“青年挑银行-银行选青年”的双向选择,提高青年融资效率,解决“贷款难”的问题。
“让数据多跑路、青年少跑路。”重庆市充分发挥平台信息收集功能,引入374个农业风险评价模型,对经营主体进行多维信息“画像”,精准对接涉农创业青年的融资需求、简化担保业务流程,让更多农业创业青年享受政策性金融服务。
随着计划的完善落实,各省主动创新宣传方式,综合利用“报、网、端、微、屏”等多种媒介做好推广培训。
微信公众号、朋友圈、报纸、网站……多种形式的宣传推广在各地广泛开展。青海省设计“一图读懂专项计划”宣传手册,让创业青年通过手册直观地了解优惠政策;浙江省在地铁、报纸投放海报和公益广告,把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信息传递给每一名有资金需求的涉农创业青年。
多家金融机构、农村致富带头人协会等也充分参与宣讲培训,合力把支农惠农政策传递到田间地头。
青海、浙江省选树宣传讲解员,结合青年创业大讲堂、人才训练营、导师服务下基层、青创农场等项目开展专题宣讲培训;江苏省开展“千村万户送贷上门”“送金融知识下乡”和银企现场对接等活动,各市的“新农菁英志愿服务队”以“扫村模式”开展“问卷摸底+专人上门”行动,送金融政策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杜沂蒙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