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年轻人掀起“码头革命”

——记山东港口日照港日新集装箱自动化码头研发团队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2022-04-21作者:王浩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邢婷

    这是一群平均年龄30岁的年轻人。在他们手中,一座传统码头蜕变为全球首个顺岸开放式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由此贡献了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可复制的“中国方案”,书写了逐梦蔚蓝、向海图强的青春答卷。

    在山东港口日照港,集装箱自动化建设的跨越发展之路,浓缩了日新集装箱自动化码头研发团队开拓创新、奋楫笃行的精彩篇章,这支年轻团队掀起的“码头革命”令人叹服。

    走进这里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眼前的景象大大颠覆了人们对传统港口的印象与记忆:远控岸桥精准抓放、一气呵成,自动化轨道吊与无人集卡往来穿梭、流转自如,整个生产现场井然有序。

    在远程控制中心,不到10名远控员对着屏幕如玩游戏一样操纵着近1000米外60余台自动化“大家伙”,整个环境科技感十足。“我们一人能操作至少5台设备。”自动化轨道吊女子班远控员李艺萱介绍。

    谁能想到,3年前这里还是一座传统码头。

    “传统就是用来打破的”

    ——从一开始,这群年轻人便矢志创新

    2017年,全球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方兴未艾,特别是随着青岛港以及上海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相继建成投产,发展自动化、智能化集装箱码头正成为迈向世界集装箱强港不可或缺的“标配”。

    然而,放眼国内外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几乎都是整体新建,动辄需要数十亿元的“天价”投入,这令众多渴望拥有自动化码头的港口望而却步。对于包括日照港在内的只有中小规模集装箱业务的港口而言,建设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无疑是一个高投入、低回报、长周期的“鸡肋”选项。

    “技术就是要不断创新,既然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样板,我们就自己研究自己干,找到一条新路!”2018年,团队中唯一一名70后、日照港集装箱设备管理“大拿”胡继龙,作为主要技术牵头人,顶着质疑与压力,带领这支青年团队不知熬过多少个通宵,翻阅大量资料,反复研究无悬臂、单悬臂、双悬臂等方案。

    针对日照港港口实际,团队创新性地提出了双悬臂自动化轨道吊的建设方案,并自主设计了自动化堆场布置及工艺设置,整个团队统筹生产管理系统(TOS)、设备制造、工程建设等专业,并不断优化项目实施方案,解决了多项技术性难题,最终解决了日照港传统堆场与自动化堆场融合统筹使用的工艺难题。

    仅用10个月,他们就建成了世界范围内建设周期最短,国内首创的规模化、顺岸布置的双悬臂自动化堆场,效率较传统码头提升50%以上,成为“南来北往日照港”集装箱品牌的亮丽名片。连瑞典ABB这一行业领头公司的项目经理都赞叹他们的创新方案和项目推进效率。

    迎难而上不服输

    ——团队里,每个人都透着一股闯劲儿

    2019年8月,山东省港口集团成立,作为山东港口的“南大门”,日照港乘着一体化改革发展的东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集装箱自动化堆场的成功使用,让这一年轻团队更加坚定地认识到,自主创新才有“弯道超车”的可能。他们从适应港口自身发展实际出发,决定另辟蹊径,将原有传统码头改造升级为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

    通过统筹方案论证、设备选型、基建施工等多项工作,团队论证提出“顺岸开放布局+边装卸”工艺设计,建设以“远控单小车岸桥+无人集卡+自动化轨道吊”为基本布局的顺岸开放式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

    然而,他们需要面对的棘手难题是,无人集卡作为链接远控岸桥和自动化轨道吊的智慧桥梁,面临码头环境不固定、作业工况多变等因素,实现自动化的难度很高,属于“卡脖子”技术,彼时还未有规模化落地的先例。

    码头符合测试条件后,一次次测试都不尽如人意。团队每个人都深知,到了这个阶段,没有退路,只能继续探索、不断优化。

    负责核心技术攻关的日照工匠胡继龙和山东青年创新榜样徐冠男和团队长期驻扎在现场找问题、想办法,同连钢创新团队联合攻坚,解决了200余个无人集卡及自动化码头运行问题,突破了5G远程驾驶、车路协同等技术难关和“安全员下车”这一世界级难题,攻克了无人驾驶技术在港口水平运输的应用难题,实现了无人驾驶在港口行业首次落地运营和无人化安全高效运行。

    “为完成整个流程,我们与企业合作研发应用首个集成无人集卡、远程智慧驾驶等高端模块的国产集装箱码头操作系统,并首次成功将北斗+5G、国产码头操作系统应用到全自动化集装箱作业全过程,打破了国际自动化码头技术垄断。”徐冠男的言语中透着自豪。

    仅仅4个月时间,这支年轻团队建成全球首个顺岸开放式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以6项国产化、业界首创的创新成功实践,打破了主流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多采用垂直布局的模式,综合成本降低70%,向全球港航业奉献了传统集装箱码头智能化改造升级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样本”。

    不怕苦的“干劲儿”

    ——这些年轻人以担当实干砥砺青云之志

    处处挑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期紧迫……这是他们回忆自动化码头建设历程的关键词。面对各种从未想象的困难,这支团队连续半年多节假日无休,通宵加班连轴转成了家常便饭。

    上百个关键点的突破,600余项清单问题的逐一解决,他们硬是一次次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其间,负责工艺流程设计的贾敏不断给技术人员“找毛病”,前后梳理优化了几百个业务流程,完成调度逻辑优化30余项;负责基建的马波吃透了整个码头的图纸,还“高兴”地说瘦了30多斤,头发白得“时髦”了不少;负责信息化建设的倪铂,一人担起了港机设备信息化配套硬件、核心网络及信息化基础的规划建设重任,心中却愧对患有尿毒症的母亲和刚做过癌症手术的父亲。

    负责设备调试的“站神”王浩,褪去名牌大学优秀毕业生的光环,整天蹲在调试现场,一天的手机通话记录多达200余条,还笑称“黑色的皮肤是我亮丽的青春奋斗底色”;负责系统开发的董朋辉为了重现设备调度故障,在现场蹲守6个小时,经过数十次模拟重演,成功修复系统bug;负责设备优化的钱永波,“连做梦都是‘什么设备落轨了’的梦话”……

    “其实苦和累不算什么,我们更想感谢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这个平台,使我们有机会让自己的青春‘燃烧一把’。”董朋辉说。

    对这群年轻人而言,创新的步伐一刻不停,他们正以持续深耕的智慧绿色港口建设作为“试验田”和“孵化器”,不断推动港口智能化建设提质加速,为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贡献科技之力。

王浩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邢婷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