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平:始终与人民同心,永葆“主心骨”本色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2025-07-01作者:特约评论员徐健 海思琪

2025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迎来成立104周年。新华社近日发表文章《“永远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回望党的百年奋斗史,展望新时代的使命征程,“主心骨”这一核心定位不仅是对历史的总结,更是对未来的庄严承诺。

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选择与时代的锻造。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民族复兴的重任。104年来,党带领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推进改革开放,并在新时代取得脱贫攻坚、科技创新等重大成就。历史证明,党的“主心骨”地位是人民的选择。救亡图存时期,党以“为有牺牲多壮志”的信念凝聚民心;改革发展时期,以“摸着石头过河”的智慧破除桎梏;新时代新征程,以“江山就是人民”的立场回应民生诉求。纪念建党104周年,我们更要牢记“红色基因”——唯有始终与人民同心,才能永远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

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危急关头一次次勇挑重任、力转乾坤,领导人民在一次次求索和开拓中完成了中国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80多年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勇敢战斗在抗日战争最前线,凝聚起全民族抗战的磅礴伟力。在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依然保持着为国为民冲锋的姿态。抗震、抗洪、抗疫……党中央一声令下,广大党员星夜驰援,带领人民群众团结奋战,与时间赛跑、与死神竞速,鲜红党旗在抗震救灾一线高高飘扬。当千千万万名党员的力量拧成一股绳,千千万万个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以无比坚强的领导力,率领人民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硬仗,抵御了一个又一个风险,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这些实践深刻昭示:“主心骨”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体现在每一项关乎国计民生的决策和行动中。

“主心骨”的地位并非一劳永逸。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自身必须始终过硬。面对“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党必须以“全面从严治党”回答“窑洞之问”,不断推进反腐败斗争,刀刃向内,刮骨疗毒。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系统观念、标本兼治,打出一套自我革命“组合拳”,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新境界。同时,注重青年培养,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现在,高校掀起“党史学习”热潮,多所大学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有00后大学生在思政课上发言:“我们不是‘躺平’的一代,而是‘强国有我’的一代。”广西百色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北师大硕士毕业后返乡扶贫,因公殉职时年仅30岁。她在日记中写道:“只有扎根泥土,才能懂得人民。”共产党的精神内核,正是这种不断自我更新的勇气和扎根人民的决心——唯有如此,党才能始终成为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

(作者分别为大连海事大学副教授、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王俊秀 胡庆章   编辑:袁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