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项目收费全国统一,价格将更加透明合理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2025-03-28作者:刘昶荣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昶荣

“同样一个中医治疗项目,在不同省份的计价单位不同,有的按人次收费,有的按部位收费,有的按时间收费。”

在国家医保局今天举办的中医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以下简称“中医价格立项指南”)专场解读活动上,中国医保研究会中医中药专委会主任徐伟伟简单总结了我国中医治疗项目曾经存在的问题。除了计价单位不同,还存在“同样的治疗项目不同省份的叫法也不同”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家医保局从国家层面统一中医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截至目前,已经发布了5批中医价格立项指南,包括中医外治、中医针法、中医骨伤、中医特殊治疗、中医(灸法、拔罐、推拿),基本涵盖了所有中医类医疗服务内容。

过去,各地中医类项目差别较大,多的地方有600多项,少的有100多项。国家层面统一后,仅剩99项。国家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司相关负责人回应,中医价格立项指南并不是简单地删减原有的价格项目,而是将服务产出相同的项目“合并同类项”。

该负责人说,以中医针法为例,有按部位分类的鼻针、眼针,还有按材质分类的金针、银针、磁针等,如此一来,光针法的项目数量就达66项。中医立项指南发布后,将66项合并为4项,分别是常规针法、特殊针具针法、特殊手法针法以及特殊穴位针法。虽然数量看上去少了,但是项目的颗粒度变大了,能涵盖的内容也更加丰富了。

河南已经落地实施新的中医立项指南。该省医保局价格招采处处长石颢介绍,原有推拿项目按疾病病种立项,按次计价,在日常监管中经常发生多个推拿项目累计计费,或一天内多次计费问题。本次立项指南首次提出推拿项目按时长计价,充分体现了对技术劳务价值的尊重,也更能适应临床诊疗和价格管理需要。

石颢还介绍,如“中医拔罐”“中医走罐”“中医闪罐”项目基本操作一致,仅技术细节不同,为避免重复收费,在3个项目计价说明中增加了“与其他拔罐项目不得同时收费”的限制。

“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连接着医院和患者,要回应医院提供的服务能不能收费、怎么收费合理的问题;它还关系着临床医生在操作时价格项目与临床技术规范的衔接,要考虑医院提供的服务有没有出处、有没有依据的问题。”国家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指导中心价格管理技术专班负责人唐菲说。

因此,在中医立项指南编制过程中,得到了卫健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共收到这些主管部门的294条建议。这些建议包括项目如何命名、项目边界如何界定、项目的计价单位如何优化等一系列具体的技术问题,此外还有如何更好地体现中医特色、如何体现中医传承创新发展等。

徐伟伟表示,中医类立项指南使中医服务更加规范,项目全国统一,消除地域差异,价格更加透明合理,提升了中医行业的公信力。

制定后的中医立项指南还体现了对优质医疗技术的支持。对手法要求比较高的针法、骨伤等技术,探索按医生级别差异定价,比如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可在项目基础上加收一定比例费用,使医疗服务收费更直观地反映医生的综合能力,鼓励医生通过提高技术水平获得增量性收入。

“主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作为中医领域的专家,其诊疗服务背后凝聚着长时间的学习实践和经验积累,加收政策更好地体现了技术服务价值。”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院长商洪才说。

据了解,国家医保局连续5年指导各省(区、市)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重点将中医类优先纳入调价范围。据统计,全国医疗服务价格稳步增长,结构逐步优化,中医类的价格调整力度在所有学科中居于首位。

截至目前,国家医保局已经累计下发了27批立项指南,陕西已经对接落地了10批。3月17日,该省发文落地执行中医特殊疗法立项指南,并于3月27日正式实施。

陕西省医保局价格招采处处长方园介绍,该省在制定中医烙法项目价格过程中,考虑到儿童群体配合度差、医务人员操作难度大的情况,儿童患者价格加收20%,支持儿科发展。在制定针刀(钩活)疗法项目中,考虑到医务人员在患者脊柱部位实施针刀的难度风险大,价格在主项目收费标准的基础上加收30%。

徐伟伟说,中医立项指南达到了“群众得实惠、基金得安全、事业产业得发展”的效果。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3月28日电

责任编辑:齐征 余冰玥   编辑:侯歆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