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洋:让智能油气田的梦想照进现实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2024-12-12作者:李亚欧

清华大学   李亚欧

进入中原油田的生产现场时,所有人按照要求需穿上工作服、戴上安全帽。生产区域布满了摄像头,对现场全方位监控,随时识别不符合着装、生产要求的行为,确保生产安全。这一基于人工智能的图像识别技术,归功于中国石化中原油田的科技创新项目《基于机器视觉的直接作业环节视频违章识别技术研究》。这也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海洋的研究成果之一。

王海洋,一位戴着眼镜、身材瘦高,看起来文质彬彬的技术人员,是中原油田信息化管理中心的软件开发与架构专家、“全国青年岗位能手”获得者。2020年1月,他组建了中原油田首个“人工智能实验室”,推动油气田智能化转型,上述应用便是其成果。

“违章识别技术”基于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实现对违章行为远程喊话提醒,督促施工人员遵守规范,降低直接作业安全事故30%,节约潜在安全成本500万元,取得了巨大经济、社会效益。而这一成果,只是王海洋在油气田智能化转型过程中的众多贡献之一。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海洋。

人生第一台计算机

王海洋出生于1989年的河南濮阳,父母都在中原油田从事相关工作。从小,做电力工作的父亲便会和他讲电流、串联与并联等物理知识。

当时“小霸王学习机”十分流行,王海洋除了用它玩游戏,还发现了一本说明书。这本小册子上介绍的内容,就是最基础的编程语言。王海洋根据步骤一步步地完成,最后编出来一首曲子,让他喜出望外。“完成一个作品,很有成就感。”他形容道。

真正接触到计算机,还是在他读小学期间。王海洋就读的小学里有一批“586电脑”,计算机课上教了儿童编程语言logo。“用logo写一个循环,让小海龟画一些线,就可以创造各种图形。”这让王海洋觉得非常有意思。

在王海洋获得打字比赛第一名后,计算机老师对他父母说:“邓小平同志曾号召大家学计算机,王海洋有天赋,往这方面培养说不定能取得成就。”1999年7月13日那天,父母真的带他去联想专卖店购买了一部台式电脑。“我记得这么清楚,因为那可是人生第一台计算机啊!”王海洋笑着说。

此后,这部电脑陪伴了他10年。10年里,他探索计算机的各种功能,不断琢磨如何修改程序让它运行得更快,慢慢提升了电脑操作水平。等到考上天津工业大学,他选择了向往已久的软件工程专业,为从事相关工作打下了基础。

王海洋和同事在进行工作交流。

“为中原争光”

本科毕业后,王海洋选择回到中原油田工作。最初他被安排在供电服务中心做电力工程师,主要工作内容是装监控、接电线等大量的重复性体力劳动。变电站通常建在油田郊区或者野外,“为了给变电站安装摄像头,风里来,雨里去,都是常有的事儿。”王海洋回忆道。

即便在白天工作如此劳累的情况下,王海洋每晚都会抽出三四个小时学习计算机课程,练练编程。在他看来,“本科知识不能落下。这个领域知识更迭太快了,停滞不前就会脱节,以后再想搞计算机就难了。”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16年底,中国石化举行计算机比赛,王海洋代表供电服务中心参赛并一举夺魁,获得金牌。蛰伏已久的他终于一鸣惊人,用实力获得转入信息化部门的资格,从事起软件开发等工作。

2017年,初入信息化管理中心的王海洋很快成为技术骨干,率领团队前往北京参加中国石化智能油气田项目,参照阿里云、微软云,建设一个属于中国石化的“云平台”。然而在当年,云计算是非常新的概念,国内可借鉴案例少、盲区多,工作要求高、难度大。

王海洋及其团队抱着“为中原争光”的决心,从零切入、从头学起,“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没有星期天,放弃节假日,干中学、学中干,早上一睁眼干到晚上12点是家常便饭。”他们绞尽脑汁从各个渠道找资料、联系技术专家进行交流。通过跟阿里、联通、移动等机构的交流,王海洋逐渐了解云平台的技术架构。“然后再去比较各技术的优缺点,了解应该选择哪些技术,这些技术如何有机组成一个云平台。”王海洋介绍。

最终,他们通过多次技术验证,攻克了关键技术难题,成功设计出符合石化产业特点的云平台,为“石化智云”的建设奠定了基础,也赢得了中原人的口碑。

王海洋向年轻同事传授工作经验。

“永不熄灯的135”

2018年7月,王海洋和团队奉命为普光气田设计“应急指挥系统”。普光气田是我国已发现的最大规模海相整装高含硫气田,也是国家“十一五”重大工程“川气东送”的主气源。普光气田硫化氢含量高达15万ppm,而硫化氢浓度只要达到1000ppm就足以瞬间致人死亡,一旦发生泄露,后果不堪设想。

王海洋和团队深入一线,钻进山沟、进入井站,前后走访6个集气站进行勘查调研。他们发现,现有的应急救援系统中,许多系统并不互通,需要人工传递大量信息,无法满足应急救援对信息传递效率和准确性的需求。于是王海洋跑到前线和各装备厂家沟通,把分散在各厂家的设备组合起来,并和专家对接,商讨如何建设应急救援总指挥体系,让救援体系发挥更高效的作用。

100多个日夜里,王海洋带领团队成员在中石化达州基地135办公室夜以继日地攻关,“永不熄灯的135”成为他们的写照。最终他们建成了可以“一键启动”的气田应急指挥系统,缩减预警时间88秒,提升响应速度1.5倍,保障了工人及周边住户的安全。这一系统获评中国石化2021年信息化典型案例之一。

谈及成就,王海洋谦虚地说:“我只是做了分内该做的事。”迎难而上、不辞劳苦的石油人精神深深刻在王海洋骨子里,成为他面对挑战时的坚韧底色。

2020年6月,王海洋在四川的普光气田出差。一天晚上10时许,他在洗澡时不小心滑倒,下意识地用手撑地,整个人的重量压在了右臂关节处。一阵刺痛后,手臂变得肿胀。

他立即前往医院,查出关节骨折,便申请回濮阳做手术。手术10天后,中国石化在胜利油田举办“智能化油田建设论坛”,王海洋吊着打了10公分钢板的右臂,奔赴山东参会。

这是王海洋人生中受过最重的一次伤,但他没有自怨自艾,而是用石油人的精神勉励自己。“我们经常歌颂铁人王进喜,所以每当觉得累时就想想,再苦,有他更苦吗?”王海洋说。


王海洋外出旅游时留影。

“智能油气田”不是梦

作为技术骨干,王海洋每周都会给年轻员工培训,一次就是半天。“每当我向他请教,他总会先概述核心内容,再慷慨地把他整理的文档分享给我,这种方式高效又实用。”王海洋的徒弟、中原油田信息化管理中心的张德傲说,“受他启发,我也开始把自己的学习成果整理成文档。”

回想起第一次和王海洋的接触,张德傲最大的感触是“执行力强”。一场小组讨论中,张德傲随口提起现有工具不太方便,“没想到王老师立马搭建了一个新工具,整个过程不到2小时。”

张德傲表示,王海洋不仅执行力强,知识面也很广。“我们的聊天涉及信息技术各方面,有时也聊行业趣事或新问题。他在很多领域都有着不浅的了解。”

这种知识储备,离不开王海洋日拱一卒式的积累。每天起床后,他都会看新闻推送,了解社会最新动向;晚上睡前,也有自学计算机知识的习惯。

“也不是每时每刻都在学习,我有自己的休闲时间。”王海洋补充道。作为一名信息技术工作者,他大多时候是缜密、理性的,但在生活中也会做十分有趣的事。例如,他平时喜欢玩游戏、旅游,去不同的餐厅打卡。他还爱读网络小说,尤其是历史、穿越相关题材,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小说迷。

王海洋小学时读到的第一篇科幻小说,“讲了一名程序员使人工智能变成真人,又把它变回程序的故事。”王海洋说,这给当时的他带来了震撼。“大学选软件工程专业,也是想看看计算机技术能不能复刻人类思维。”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王海洋的座右铭。不论是面对艰苦的体力活,还是持续的通宵奋战,抑或是身体上的伤痛,他总能用这句话激励自己,使他克服一个个困难,突破一个个障碍,助力了油气田智能化转型,在绿色清洁、安全生产、市场创收等方面都取得了成绩。

在以王海洋为代表的技术人员的汗水灌溉下,“智能油气田”不再是一个遥远的梦想,而是具象化为生产的每一步流程,为工作人员带来安全,为千家万户带来福祉,推动中原油田在培育新质生产力、促进数字化转型的征程上踔厉奋发、逐梦远航。 (本文图片均由中原油田党委宣传部提供)

责任编辑:陈凤莉   编辑:陈凤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