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明昊 靳 昊 孙金行
“五十六个民族亲亲一家,就像百花园里盛开的花。红红石榴结籽抱在一起,哎呀谁也离不开谁,母亲是中华……”一首民歌对唱《母亲是中华》,点燃了观众的热情。紧接着,杂技、萨帕依演奏、二胡独奏等陆续登场,鲁疆两地原汁原味的艺术表演让现场一片欢腾。日前,由山东省援疆工作指挥部、山东省文联主办的“鲁疆万里情”文化大巴扎演出在新疆喀什地区岳普湖县艾西曼镇举办。来自山东与岳普湖的文艺工作者,为当地群众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
“7天时间里,山东省文联文艺惠民志愿服务队队员们分赴山东对口支援的喀什地区岳普湖等四县,举办文艺惠民演出、书法美术培训、电影放映等25场次。演出活动既让各族群众领略了鲁疆两地文化的魅力,也促进了两地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山东省援疆工作指挥部党委副书记郭伟表示。
近年来,山东援疆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立足文化大省资源优势,以推进实施润德润智润心“文化三润”工程为总抓手,着力推进“国学沁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鲁疆石榴籽”交往交流交融、“新歌唱新疆”文艺交流互鉴、“精品景区提升”文旅融合发展,持续深化拓展文化润疆的深度广度。
1.让传统文化奏响民族团结“协奏曲”
步入喀什地区英吉沙县国学书院,一股浓郁的传统文化韵味扑面而来。文房阁、丹青室、对弈轩、嘉礼堂……书院设置了12处功能室,参观者可以在此体验书法、国画、象棋和拓印、扎染等传统技艺。
“古筝、下棋和武术都让我很感兴趣,我还体验了活字印刷术和维吾尔族传统的模戳印花技艺,真是太神奇了。”来自英吉沙县实验中学高二年级的学生麦尔比耶木·麦麦提明和同学们跟随讲师的脚步,共同参观国学书院,品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英吉沙县国学书院由山东省济宁市援建,是当前南疆地区最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训综合体。院长哈尼克孜·阿卜迪克热木介绍,自2019年以来,书院通过举办非遗体验、夏令营、研学旅行等文化惠民活动,惠及群众达17万人次。
山东省援疆工作指挥部文化润疆组副组长许鑫表示:“山东省发挥文化大省资源优势,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援疆工作方方面面,推动国学文化传播推广深入基层、融入各族群众生活,进一步擦亮‘国学沁润’品牌。”如今,1200多处国学文化设施遍布受援四县,成为当地群众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阵地。
不久前,在英吉沙县克孜勒乡平安(6)村,上演了一场精美的民族时装秀。当地群众身着各民族传统服装轮番走秀,尽显风采。村民奥布力·阿卜力克木说:“这次活动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展现风采的舞台,我为祖国灿烂的文化感到骄傲。”活动中,来自英吉沙县国学书院的教师团队将传统元素与现代文化创新结合,送上一场视觉盛宴。最后,大家身着各民族传统服装共同起舞。
近年来,山东援疆组织举办“国学经典诵读大赛”“弘扬国粹·墨润喀什”“中医药文化进万家”等特色活动;面向社会开展线上线下国学教育,推动国学文化走到各民族群众身边。山东援疆还大力支持喀什地区文物考古工作,通过推动建立合作平台、加强人才培养培训、共同开展文物考古课题研究等,进一步加强昆仑文化、丝路文化研究阐释。
2.在交往交流交融中绘就“同心圆”
“大年三十晚上,我到了山东日照的结亲家庭。虽然以前没见过面,但我感觉就像回了家一样,特别温暖。”龙年春节,12岁的新疆麦盖提县第四中学学生努尔阿丽亚·阿迪里江和小伙伴们第一次出远门,来到距离家乡近5000公里的日照市过大年。
学书法、写对联、做黑陶、包水饺、吃年夜饭、赏花灯,参观科技馆、博物馆、海洋馆……32名来自麦盖提县的学生在日照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春节,与当地学生和家庭结下深厚友谊。当研学之旅结束,努尔阿丽亚在结亲家庭姐姐的微信名字后,用心添加了“亲戚”二字。
“促进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是山东援疆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大力组织开展两地青少年交往交流活动,聚力打造‘青少年手拉手’融情交流活动品牌,让两地青少年学在一起、玩在一起、真诚交友,让‘民族团结一家亲’意识深植心灵。”山东省援疆工作指挥部文化润疆组副组长吴洪斌表示。
“青少年手拉手”“‘石榴籽’山东过大年”“同听一堂课 共享中国梦”“最美家庭”结对交流……山东援疆持续打造提升“鲁疆石榴籽”工程,去年以来组织双向交流超过1万人次,推动两地各族群众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增进情感认同。
麦盖提县麦盖提镇的英巴扎社区多为棚户改造小区,长期以来问题繁杂各异,协调单位多,管理难度大。社区党支部书记王艳荣曾多次赴日照、青岛等地参加培训学习,到当地社区实地观摩,汲取好的经验。如今,英巴扎社区也建起“网格+”工作模式,形成了以社区党支部为核心的网格治理体系。社区还建立了社工服务中心,办公室改成了居民说事点。“现在老百姓办事越来越方便了。”65岁的社区居民帕热海提·玉素甫说。
山东省援疆工作指挥部注重加强党政干部特别是村干部、专业人才及妇女等重点群体交流培训,一年来组织的各类培训班培训人数超3万人。与此同时,积极开展“鲁疆石榴籽”志愿者服务行动,组织全体援疆干部人才按照专业、特长等组建志愿者服务队,与各族群众面对面服务、手拉手交流,让大家切实感受到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浓情厚谊。
3.用优秀文艺作品为群众奉上“文化餐”
11月9日至11日,《新疆是个好地方》歌舞晚会在山东省东营市雪莲大剧院上演,将一道道精美的“文化大餐”送到东营市民家门口。
这是一次与新疆风情跨越万里的邂逅,也是一场文化交流的盛宴。这场由东营市援疆工作指挥部支持打造的晚会,串起新疆各地民俗风情,结合现代化的舞台呈现手段和编创手法,展现了新疆大地的壮美和新疆各族人民爱国爱疆、团结奉献的精神。
为推动文艺交流互鉴,山东援疆积极推进“新歌唱新疆”系列活动,通过组织文艺精品创作,开展“文化大巴扎”百场文艺下乡演出等文艺展演活动,让更多凝聚两地文化特色的优秀文艺作品走进基层、走向群众。
麦盖提县刀郎大剧院内,来自县刀郎艺术团的演员们正紧张排练着原创舞台剧《阳光下的麦盖提》,排练已经进入收官阶段。
“这部舞台剧的名字来自舞蹈《阳光下的麦盖提》。”日照市援疆工作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王法强介绍,该舞蹈将山东鼓子秧歌和刀郎木卡姆巧妙结合,展现了各族群众为这片热土而舞的蓬勃生命力,曾在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类目一举夺魁。“我们将继续助力打响‘阳光下的麦盖提’这一文艺品牌,让新时代赞歌唱响在黄海之滨和叶尔羌河河畔。”王法强说。
大型史诗歌舞剧《爱在达瓦昆》、主题情景剧《撸起袖子加油干》、喜剧舞蹈《达瓦昆麦西来甫》……山东省援疆工作指挥部实施文艺精品创作工程,助力推出一批精品力作。同时,在喀什地区20余个乡村、社区建设乡村大舞台、体育运动场,助力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
不久前,泰安市援疆工作指挥部参与组织的岳普湖群众村晚吸引了3万余人现场观看。参加演出的县文工团团长毛兰江·艾尼瓦尔深有感触地说:“我们的表演不仅仅是为了展示技艺,更是为了传递文化、传递情感、传递希望!”
4.以特色文旅扮靓南疆“风景线”
库木库萨尔乡,位于麦盖提县城与塔克拉玛干沙漠之间,孕育了刀郎木卡姆、刀郎农民画等文化财富。如今,在日照市援疆工作指挥部的支持下,一个特色鲜明的刀郎文旅特色小镇逐渐成型。
走进该乡刀郎画乡景区,只见葡萄长廊下,农民画师正手拿画笔,精心涂抹着油彩。展厅里,一幅幅画作造型夸张大胆、色彩明艳热烈。“瞧,如今的农民画作品不再限于农耕生活,还有高铁、飞机、火箭和摩天大楼呢!农民画师正通过手中的画笔,画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库木库萨尔乡干部徐家巍自豪地说。在日照援疆助力下,刀郎画乡景区实现提档升级,在此基础上打造以刀郎文化为主题的“刀郎画乡·文旅小镇”,游客数量不断攀升。
疏勒张骞纪念馆、英吉沙非遗特色小镇、岳普湖达瓦昆沙漠景区……近年来,山东援疆重点助力打造提升一批代表性文旅景区,支持推进夜间旅游、景区演艺等互动性文化体验项目。同时,推动受援地启动南疆“自然之窗”及第一座自然科学博物馆、达瓦昆沙漠营地、英吉沙古街等一系列重点项目建设,搭建起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文旅载体。
新疆疏勒县塔孜洪乡位于伽师河附近,丰富的水资源推动了当地水产养殖业发展。“利用水资源优势,还可以培育哪些特色产业?”山东东营援疆干部调研发现,尽管新疆地处内陆,但垂钓爱好者大有人在,专业钓手也不在少数。然而,喀什甚至整个南疆地区都没有标准化垂钓场地,规范化的垂钓赛事几乎是空白。
2023年,山东省援疆工作指挥部开启打造“疆南渔村”疏勒印象垂钓中心项目。随着全国钓鱼锦标赛(新疆疏勒站)和“大美喀什·游钓疏勒”等文旅活动的举办,“疆南渔村”的名头越来越响,疏勒印象垂钓中心也被授予“中国钓鱼运动基地”称号。
如今,山东人游喀什已成新风尚。“山东在推动济南至喀什首次开通直航的基础上,常态化运营鲁喀旅游包机游、‘齐鲁之星’援疆旅游专列。”许鑫介绍,去年以来,山东赴喀什游客超过百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