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赵天
通讯员 张景良 沈向明 董标第
从集邮、收藏烟盒,到后来收藏农具、工具、炊具、文房四宝、陶器、钱币等……作为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家蓝印花布的第四代传承人,数十年间,王如坤共收藏了2万多件藏品,这些藏品的时间跨度长达7000余年。如今,他个人出资兴建的农耕文化博物馆,面向大众免费开放。
一把紫砂壶开始收藏路
今年74岁的王如坤从小就喜欢收集东西,遇到别人丢弃的信封,就把上面的邮票剪下来;遇到少见的烟盒,就拆开放进书本里压平整……
1972年,王如坤在邳县四户乡石羊村偶然看到有位老农提着把紫砂壶在地头喝水。他见紫砂壶色泽温润,质地细腻有光泽,于是就花了3块钱将紫砂壶从老农手中买下,回到家后,他对紫砂壶是越看越喜欢。从此,王如坤正式走上了收藏之路。
刚参加工作时,王如坤的月工资才16元,他却经常去附近的集市、庙会,买些铜器、玉器、铁器,轻微受损的陶器他也要。有人见了就摇头叹息,说他净买些破烂玩艺。
1982年的一天下午,王如坤在邳县四户乡竹园村的一户人家门口,看见散落一地的红陶片,他判断这些应该是4500年前的东西。户主说不要钱白送,但王如坤还是付了10元钱。后来,王如坤把那些陶片拼接起来,虽略有残缺,但罐体大致完整。经专家鉴定,这件是6000多年前大汶口时期的物件。
建立农耕文化博物馆
2017年,王如坤的藏品已经有万余件,于是他建了一家农耕文化博物馆。农耕文化博物馆的院门口和院子里,摆满了古代石刻,其价值不仅在雕刻精美,更在于刻石上那些难解的文字,其中一块出土于梁王城的石板上还有类似文字的图案,神秘而深奥。
农耕文化博物馆里最有分量的藏品,当属出土文物展区,尤其是一些史前文物,数量众多,不乏精品。原始社会的各种贝壳、首饰,新石器时代的骨针、骨刀、骨镰、石凿、石刀、石斧、石钺,还有按形状分的先秦和两汉的陶杯、陶豆、陶瓶,汉代、唐宋和明清时期的瓷瓶、瓷杯、瓷罐、瓷碗、瓷盘,春秋时期的剑、戈、戟、钺,汉代的铜剑、铜镜、弩戟,秦砖、汉瓦、汉代陶井圈等。
王如坤还保存了不少清代的盘、碟,竹编和铁皮做的热水瓶外壳,百年前用的泥吊子(烧茶用)、泥漏斗(倒油用)、泥盆、泥碗等。如今,这些老辈人居家过日子的日常用品,都成了难得一见的民俗文物。
不仅收藏,还致力于研究
王如坤之所以有这么多的藏品,很大一部分得益于他所居住的邳州市岔河镇良壁村。良壁村据说是周朝徐国徐族人的聚居地,村内有西汉时期汉墓群,从出土文物和古城城墙、古井、壕沟遗址来看,良壁是久被淹没的汉代古良城驻地。如今良壁村头矗立的3座佛塔,那是王如坤经过多年努力,苦苦找到毁于战乱、遗失散落各处的建筑构件后恢复的,现已成了古村良壁的地标。
作为真正的藏家,王如坤身兼“三职”:采购员、保管员和研究员。王如坤收藏了明清老印花版200余片、明清至民国的蓝印花布近百块,著有《邳州蓝印花布》一书。
多年来,王如坤致力于自己藏品的研究,是一位颇有建树的古徐文化研究和大汶口文化研究专家,继出版《邳州民俗》一书之后,他正在撰写古徐文化研究的文章,以及进行张良纳履、农耕文化的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