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日前,由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与阅文集团联合主办的“阅见非遗”第二届征文大赛颁奖仪式在上海举行,一系列融汇了近百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的网络小说脱颖而出,这其中也有江苏非遗的身影。
这些网文里有江苏非遗的身影
这一届“阅见非遗”征文大赛共有14部网文作品获奖,这些作品融合了绒花制作技艺、木偶戏、锦灰堆等非遗元素,14部获奖作品中与江苏非遗有关的主要有两部,分别是网文作家非10创作的《岁时来仪》和俞观南创作的《一揽芳华》。
网文《岁时来仪》讲述的是清朝女科学家王贞仪的人生故事,作者非10是一名来自安徽亳州的作家,她表示这部作品创作的灵感源于自己的好奇心,“王贞仪涉猎了天文、地理等领域,刚好非遗二十四节气与天文息息相关,灵光一现,就决定写一个清朝女科学家和二十四节气的故事。”这部小说不仅融合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还将江苏省级非遗上鹞及金陵的市井生活融入到了小说情节当中,“我曾在南京生活过近两年时间,现在仍有家人在南京工作,所以经常来往于亳州和南京。王贞仪有‘金陵女史’之称,在动笔之前便也曾怀着特别的心情数次去过南京,看到一些景色、食物、传统技艺,都会下意识打开备忘录记录下来,这个过程仿佛无形中牵出了一条条线,将我的故事和这座城市连结了起来。”
另一部《一揽芳华》则是一本与绒花有关的故事,故事主人公从金融公司辞职后回到故乡开创了绒花工作室,最终实现了经济独立。作者俞观南出生于四川德阳,现居上海。他透露这部小说的故事情节参考融合了不少现实事件,还有一部分的情节则来源于自己的真实经历,“比如女主角和祖母的感情,这是结合我自己的真实经历创作的。”为了写出主人公学习制作绒花开创绒花工作室的经历,俞观南到南京和扬州两地实地学习,“故事主要背景是在扬州,文中出现的地名我基本都去过,我也到了扬州的非遗珍宝馆和南京民俗博物馆内的绒花工坊参观学习。”
在聊及将非遗元素嫁接进网文这个话题时,非10和俞观南分享了各自的看法。非10透露自己在动笔前犹豫了很久,担心非遗技艺和故事本身融合会十分僵硬,因此一直不敢下笔,“当我静下心去挖掘非遗文化后,很快就被祖先的智慧吸引了,惋惜于这样惊人多彩的智慧却好像慢慢被埋没、遗忘了,反而会生出急于将它写出来的紧迫感。且更可贵的是,越是了解非遗,越能体会到非遗并不是远离生活的,在小说里,它们非常自然地与故事融合了。”俞观南则认为非遗和网文融合的难点主要在受众上,“网文主要受众是年轻人,一些年轻读者会觉得非遗是传统又无趣的元素。”在动笔写作前俞观南的朋友对此表示过怀疑,担心没有人看这种网文,“我觉得非遗题材创作一定要找到能让年轻人共鸣的话题。”《一揽芳华》中女主角面临的职场压力、婚姻家庭问题等就是能够引起年轻读者情感共鸣的元素。
讲非遗故事,用故事讲非遗
这几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浪潮,非遗元素成为影视剧的热门时尚单品之一,特别是古装题材影视剧,在服化道和剧情中运用非遗元素基本都能得到剧粉和演员粉丝们的点赞。非遗元素成为影视剧在推广营销时的一个亮点,《鬓边不是海棠红》里的京剧、京绣,《星汉灿烂》中还有赫哲族鱼皮画,“电子榨菜”《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的建盏,《延禧攻略》里的绒花……影视剧把不少非遗技艺带火了。
从国内当前的影视剧改编情况来看,网络小说仍然是影视剧最重要的剧本来源之一,影视剧中非遗技艺大爆发不仅是市场选择的一个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网络文学创作的倾向,即非遗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越来越频繁地进入到网文世界中,这是读者的选择,也是作者的选择。
“我认为非遗写进小说对我们来说是增加了内涵和质量,将非常优秀的非遗文化放在故事中展示,实际上作品的内容也会如诗如画、古色古香。”著名网络文学作家、中国传媒大学特聘专家、江苏省网协副主席月关表示,非遗与网文的嫁接不是生硬地将两个东西拼凑到一块,而是要以网文的叙事逻辑讲述非遗的故事,“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有两种创作模式,一种是结合的方式,一种是融合的方式。”前一种是将某种非遗作为故事的主体进行展示,但这种模式写作难度较高,而融合的方式则是把非遗植入在故事里,“像做一个软广”。这种模式不仅宣传效果好,而且适应题材更为广泛,“不管是仙侠、玄幻还是都市言情,都可以把非遗文化植入进去,这也能起到很好的传承和发扬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