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心怡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谢洋
今年夏天,在团广西区委组织下,以“壮美边疆 青春聚力”为主题的2024年全国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壮美边疆 青春聚力”广西专项活动在八桂大地开展。
来自全国100所高校的792支实践队伍、10533名团员青年深入广西边境县区、少数民族聚居村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从平陆运河到壮族村寨,从哨所口岸到边境小学,从科技园区到种植基地,从革命史馆到非遗博览园……广大青年学子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共同上好这堂行走在祖国边疆的“大思政课”。
信念“满格”,写好兴边富民的边关曲
青年始终是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生力军和突击队。
“一江春水向‘南’流,轻舟‘易’过万重山。”一条134.2公里长的“世纪运河”——平陆运河在祖国南疆初具雏形。
广西师范大学、同济大学联合组建的“壮美边疆”邕百防三地行社会实践团来到横州市平陆运河建设现场,在这里录制了第一支宣讲视频。“平陆运河青年突击队的队员们是有思想有灵魂的工程师、穿山越岭通江达海的新时代奋斗者、克难攻坚的钢铁战士。”实践团成员引用平陆运河青年枢纽攻坚青年突击队队长程耀飞的话,讲述着青春建功“世纪工程”背后的感人故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加强边疆地区建设,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广西共青团紧扣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1+1+4+3+N”目标任务体系,组织区内外团员青年紧密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切体悟新时代伟大成就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深入八桂大地,走向边疆乡镇田间地头、中越边境界碑、边境派出所、边疆口岸等组织开展宣讲活动,用“青言青语”讲好青年投身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的生动故事。
今年,团广西区委将“三下乡”社会实践作为思政课实践教学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载体,坚持求真务实,促进各高校团委积极与实践地合作共建,形成实践育人工作合力,立足当地发展建设需求及青年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结合高校优势,联合爱心企业等与边疆各地市、各基层乡村、社区建立实践基地200个。高校团委积极发挥共青团实践育人优势,搭建平台,逐渐形成立体化、多层级实践网络。重温一次入党誓词、升一次国旗、走一次巡边路、上一堂国防教育课、听一个戍边故事、吃一顿戍边饭……团员青年在边境实践基地中寻访历史足迹,感悟八桂大地各族群众守边护边、建设边疆的爱国情怀。
“时代是出题人,青年是答卷人。我们在实践中上了一堂‘信仰公开课’,激励我们团员青年要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大局中知行合一、各施所长。”广西师范大学实践团廖美盈说。
担当“满格”,写好民族团结的同心谣
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需要各民族青年共同铸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亲临广西考察,对广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十分关心。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广西加快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八桂青年唱响民族团结进步好声音,讲好民族团结进步好故事,传播民族团结进步正能量鼓舞了前进力量。
提升中华文化认同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民族团结把歌唱,苗乡儿女心向党。”在融水苗族自治县红水乡,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民族团结实践团与当地苗乡少年载歌载舞,制作中草药香包,把民族团结的歌谣融入多彩课堂。实践团走进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体验馆、彩云苗艺非遗生活美学馆,深入了解苗族银饰技艺和苗绣的制作工艺,坚定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担当。
一尺苗绣,一匹壮锦,指上生花,传统永续。从民族歌舞到民族医药,再到传统手工艺,团员青年在实践中感悟中华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深刻内涵,发挥青年创新创造活力和首创精神,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创新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现代表现方式,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时代价值,为形成一大批认同度高、传播力强、具有象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符号和标识贡献青春智慧,为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注入青春力量。
“各民族血脉相融、文化相通、情感相亲,铸就了各民族青年学生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行动认同,共同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用青春奋斗助力实现中华民族共同梦想。”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实践团指导老师韩冷霏说。
力量“满格”,写好乡村振兴的田园颂
“有些人从山里走了,就不再回来,你从城里回来,却再没有离开。”黄文秀,这个在八桂人民心中可亲可敬的名字,成为一批批青年扎根西部,矢志奉献的力量之源。
桂林理工大学乡村振兴实践团来到黄文秀生前奋斗过的地方——百色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感受这里的变迁和发展,见证乡村振兴新画卷。
2019年,百坭村实现整村脱贫,村里杉木、油茶等产业兴盛,文秀幼儿园落地建成。5年来,百坭村从自治区深度贫困村变成了自治区乡村振兴重点村,村子的发展如丰收的砂糖橘一般喜人。
“让青春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代青年的殷切期盼。在祖国西部大地上,团员青年们积极投身基层治理、调研国情民情,深入田间地头、助力乡村振兴,通过支农、支医、支教提升实践地群众幸福感、为巩固乡村振兴成果作出贡献。
共青团中央在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2024年第一次会议中指出,共青团要把投身乡村振兴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来抓,深化实施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在乡村振兴大舞台挺膺担当、建功立业。广西共青团聚焦主责主业,把助力青年人才成长、助力乡村社会建设作为共青团提升大局贡献度的重要途径,积极组织动员广大青年服务“三农”、投身乡村振兴,整合团内外资源,建立“一结两助三帮”工作体系,积极引导广大青年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桂林理工大学实践团成员陈涵说:“我们要走到基层去,走到农村去,走到群众身边去,争做‘黄文秀式好青年’,要在一线掌握社情民意,在基层开展治理实践,才能更好顺应实践发展、人民期盼,做到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时代脉搏,回答好实践中的新问题。”
团广西区委学校部负责人李畅宝表示,近年来,团广西区委立足广西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区位实际,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对接边境县区、少数民族聚居村镇实际需求,结合高校专业特色,精心设计村镇亟需的、切实可行的社会实践项目,引导青年在沃野田畴中书写青春篇章,为他们提供长才干、增本领的平台和机遇。下一步,将以“壮美广西 青春建新功”行动为抓手,引导青年投身八桂大地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带领广大青年学子以实际行动奋力开创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