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 李丹萍 傅瑞
11月6日至8日,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在北京举行,主题为“古典文明与现代世界”,400余位中外嘉宾参会。
公元前5世纪,中国、希腊以及其他古典文明的发源地,孔子、苏格拉底等先哲思考着人类存在的基本问题,留下了奠定文明基础的思想和经典。古典学,即是在现代历史处境中对古代传统经典的整理、校勘、翻译、义理阐释与思想研究。
但古典从未远离我们。在西方,古希腊文和拉丁文一直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古希腊古罗马的典籍代代有人读;同样,在中国,从在课本中读到第一篇文言文开始,我们就已进入古典的世界。
在雅典核心地带的古市集遗址——苏格拉底著名的广场辩论就在此发生,矗立着一座青铜雕塑《神遇——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对话》。今天,这场想象中的“对话”在某种程度上梦想成真。
在大会开幕式上,中国古典文明研究院正式宣布成立,这是在希腊设立的第一所来自亚洲国家的古典文明研究机构。希腊雅典科学院代表团团长西奥多罗斯·帕潘赫利斯说:“古典与现代之间,存在着某种需要弥合的鸿沟,需要建设一座桥梁,那么我们就是桥梁的建设者。”
经典互译:从无到有,从有到好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奥德蕾·阿祖莱在书面致辞中谈道,从《诗经》到《荷马史诗》,从老子的《道德经》到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克伦理学》,先贤的伟大作品依然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情感体验。“重读经典是对认知自我的一种邀约,从孙武撰写的《孙子兵法》到希腊的德尔菲神庙镌刻的箴言,都如此呼吁。”
科技教你如何做事,古典学告诉你为什么做。英国牛津大学古代(希腊)历史威克汉姆讲席教授尼诺·卢拉吉说,书籍是人类思想的整合,我们要以开放的心态读书,不能只读古典,但也不能不读古典。
英国剑桥大学亚洲和中东研究系中文荣休教授、浙江大学求是讲席教授高奕睿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中国的《诗经》《易经》《论语》等在英国颇受欢迎;英国作家莎士比亚和查尔斯·狄更斯的作品也有广泛的中国读者。在他看来,经典互译是推动跨文化认同的重要渠道,是了解其他文化的窗口,“这里的互译不局限于翻译小说或戏剧,影视剧也有相似的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古典文明研究中心副主任娄林介绍,晚清以来,中国学者对西方的古典作品一直有关注、翻译和研究,但大多分散在文史哲等各个学科。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学者尝试更加整体性地理解中国和西方各自的文明根基和相互关系。基于此,学者们的关注点较为集中于所谓的“大书”,即对文明形成具有奠基和开创意义的古典作品,比如荷马史诗、古希腊戏剧、柏拉图对话、亚里士多德论著等。
娄林认为,中西经典的形成都凝结着人类共同的——至少是可以沟通的——内在情感与理性,越是古典作品,其中蕴含的人与人之间、文明与文明之间的共鸣感就越具有原初性。而文明之间的深入互鉴,就需要探究原初性的经典与自然和人性的本真关联,也就是古人讲的“缘人情而制礼,依人性而作仪”。
作为青年古典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培均说:“我们现在的研究条件远远好于从前,理应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有所推进。”目前国内的西方古典学著作中译本,大部分是从英文翻译过来的,但那些作品原文可能是古希腊语或拉丁语等。“前人筚路蓝缕,解决了‘从无到有’,我们今天要努力完成‘从有到好’——提供更好的根据原文翻译过来的中译本。”
在张培均看来,青年古典学者的一个新的面向,是“即便有的青年学者主要研究的是西方古典学,但立足点是中华文明。研究西方古典学,是为了在互鉴中深化中华文明底蕴”。
文明互鉴:尊重差异,科学探索
张培均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西方思想史上发生过一场著名的“古今之争”,造成西方思想的古今断裂,现代西方思想因此与古典思想存在巨大差异。反倒是西方古典与中国古典之间有许多相通之处,可资互鉴。比如,中西方古典思想都强调美德,无论希腊文的arete、拉丁文的virtus,还是中文所说的“德”,都既可表示个人的美德,也可表示政治共同体的美德,这是跨文化广泛认同的概念。
“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交往越来越频繁,差异也愈发凸显。如何求同存异,或许可以去文明的根基处寻求智慧。面对现代性的危机,各大古典文明的智慧或许能成为一剂解药。”张培均说。
柯马丁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系亚洲研究教授、美国东方学会主席,曾经在研究中国早期竹简的同时,进行关于古希腊阅读方式的讨论的研究。在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中,他发现中国早期没有类似古希腊这样的争论,这为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了解其他文明也是在了解自身。如果只知道一种文明,我们就无法知晓它的独特性,以及它与其他古代文明的共通之处。”
英国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古代史教授莉娜·鲁宾斯坦认为,儒家思想和古希腊思想存在很多相似之处,特别是“仁”的概念,本质上是对人类的爱,但二者存在不同。“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父亲偷羊,儿子应该谴责还是保持沉默?类似的道德困境不是中国独有,在希腊也被关注,但大家看待的方式不同。“尊重差异,我们有时需要讨论,而不是要一个简单的答案。”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高翔说:“古典文明是人类共同的宝贵精神财富,古典学研究要秉持开放包容原则,拓宽研究视野,在平等交流互鉴中不断汲取世界古典文明的智慧。学问是拿来使用的,不单是为学问而益,真正的古典学研究从来不是冰冷的机械过程,而是充满情怀、抱负、敏感的科学探索。”
古典的,未来的
英国利兹大学艺术、人文与文化学院荣休教授伊恩·伍德认为,古典学是科技发展的基石,有助于人们将自己有限的能力与经验放到更为广阔的知识背景中。“理论研究无法离开基本的逻辑因素,这是古典学留下的印记。”
北京大学哲学系长聘副教授陈斯一认为,科技发展对于古典学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研究方法,现在各种各样的数据库,让对大量古典文献的整理和研读更加便捷;二是前沿科技对古典学提出全新议题,比如人工智能,让传统人文学科对人性与智慧的理解,甚至包括何为主体,都形成挑战。
古典学通过研究古代经典,对当今时代面临的挑战作出回应。高奕睿说,在当今世界中,“全球化”和“碎片化”在抗衡。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即让人们和平团结的同时,保有自身特质?古典学有助于理性的思辨,我们或许能在其中找到答案。
“古典学对于人类的发展——特别是可持续发展,能提供非常重要的启示。因为无论是古希腊哲学还是古代中国哲学,都有崇敬自然的思想传统,而现代社会的一大问题,就是科技发展为人类创造出丰富福利的同时,也对自然构成威胁。”陈斯一说,“如何更加良性地发挥科技的作用?如何用更加深厚的人文关怀来规范科技的发展?我们可以从古典哲学、古典文化中汲取营养。”
“在我们身处的时代,流行的思想观念和文化,许多习焉不察的东西,其实常常与古典有关。进一步讲,不认清所处的时代,我们又如何能认识自己呢?”娄林说,“古典学与我们的距离远近,取决于我们是否有热烈的渴望去认识自我。从这个意义上,青年与古典的关系尤其亲近。青年人更有追求认识自我、认识世界的意愿,借用尼采的话来说,年轻人的鲜血还是热的。”
陈斯一说:“从实际出发,在全球化的时代,青年朋友面对频繁的国际交往与文化碰撞。比如,去‘一带一路’展开自己的事业,需要去了解当地传统,古典学就能让你深入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与相通之处,求同存异。”
而当目光望向更远处,古典学可以为青年建立更加宏观的一种历史感、使命感。“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面向未来的文化,一定是中西方——或者说不同文化相包容相沟通的结果,这需要青年持续不断的努力。”陈斯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