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业态,新开业商场打开“商旅文体展”联动想象力

文汇报  |  2024-10-03作者:徐晶卉

本报记者 徐晶卉

前滩公园巷以“浦东第一街巷”为目标,打造前滩“15分钟生活圈”的新样板。 本报记者 袁婧 通讯员 罗宾 摄

在上海博物馆东馆隔壁开商场,如何承接住扑面而来的文化气质,更好实现“商旅文体展”联动?花木时光里给出N种尝试:以“流动书展”形式将图书馆搬进商业体;“集成”兵马俑奇妙夜、陕西非遗美食、兵马俑研学等项目,打造一站式沉浸文博新体验……“商旅文体展”巧妙融会贯通,极大提升消费新奇感和体验度。


国庆节前夕,一批新开业的购物中心集体揭开面纱,其中既有西岸梦中心、上海荟聚综合体等“巨无霸”,也有花木时光里、前滩公园巷等小而美的商业体。商旅文体展联动是这些商场共同的关键词,它们正在尝试对以往商业模式重新进行谋篇布局,打开“商旅文体展”联动想象力,把物理的叠加效应转换成化学的乘数效应。


  打开空间,用开放理念串联“商旅文体展”


让“商旅文体展”更好联动,第一个破题的关键在于打开空间。记者连日来走访发现,一些新开业商场均从过去的盒子式布局转变成更开放的空间形态,或与水相连,或与艺术场馆无缝联接。


位于徐汇滨江的M Gate西岸梦中心,最大特色是拥抱800米滨江岸线,以此为着眼点,定位为全球滨水文旅商业的目的地。这里不仅保留了原来亚洲水泥厂的部分建筑以及临水的船坞码头,而且还通过设置滨江景观、穿梭步道等方式,让消费者可以临水漫步、游逛休憩,从过去的远观江景变成现在的亲水体验。在此基础上,西岸梦中心还有意识深度规划滨水资源,将艺术、潮流、餐饮与滨水场景碰撞融合,打造出富有生活情趣的临江业态组合。


刚刚开业的花木时光里,在设计之初就与上海博物馆东馆合体规划。“上博东馆的地下一层可直接抵达商业体,连停车场都是联通的。”花木时光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里附近还有上海图书馆东馆、东方艺术中心、上海科技馆等地标。过去,消费群体呈现单馆单次目的地型消费特征,难以形成完整消费链,而如今的开放式空间,可以有效填补区域公共场景中缺失的商业“拼图”板块,打通区域内文、商、展演生态圈。


国庆前夕,前滩公园巷“开箱”,这个商业体置身于楼宇间,又面临附近前滩太古里的压力,如何应对挑战?记者在现场看到,前滩公园巷以“浦东第一街巷”为目标,打造钱家滩路限时步行街,通过创新的街巷商业形态,串联起前滩区域的10余栋商业楼宇,并与相邻的晶耀前滩与前滩休闲公园共同形成“Mall+街区+滨江公园”生态,试图构建出可互动、可漫步的邻里空间。


  打磨调性,用创新打造记得住的商业


在开放的基础上,让“商旅文体展”从物理叠加向化学乘数效应转变,既要讲究融合,也要讲究特色,创新变得尤为重要。


新商场纷纷拿出新玩法。记者在西岸梦中心看到,这里的零售业态以体育运动品牌居多,特别是在靠近街道的内街,分布着露露乐蒙、阿迪达斯、斯凯奇等品牌,还有On昂跑run base概念店、+phenix、Patagonia、Garmin等国际知名户外运动品牌也将陆续开业,以配合这里流行的步道、骑行、攀岩等运动。在经营者的理念中,未来“买一双鞋,就能在滨江跑步”或者“骑行装备缺了,立刻就能补齐”将是滨水业态的一种生活方式。


创新的思维往往能打开“商旅文体展”联动的想象力。根据周边生态圈中“文”与“旅”的特质,花木时光里打造出空间品牌“鲸奇Amazing”,虽然位于B1层,但国庆期间仍吸引大量消费者来尝鲜。记者看到,围绕“兵马俑”这个关键词,这里既有首个大型XR超感沉浸文博新体验项目“兵马俑奇妙夜”,也有为孩子们设置的“小俑士研习社”,还能在秦潮食集全国首店里体验陕西美食,用崭新形式将文博文创、消费体验、研学教育、非遗美食等多元要素融于一体,展现“商业+文旅”的多元可能。


“我们希望以文化消费为抓手,来打磨自己的调性。”花木时光里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在规划首店之初就考虑与“文化握手”,让商业空间成为区域内文化输出的又一载体。比如,走进句象书店上海首店,你就会发现它很不一样,工作人员李蒙介绍,书店面积达1060平方米,打破了“卖书”的模式,“可以购买月卡来借阅150元以下的书籍”,除了增加餐饮消费之外,书店的另一个创新在于课程,“我们书店内有大量英语原版绘本,还设置了教室,将通过定期开课来满足原版阅读的需求”。


  打造燃点,让联动与城市活动共振


对于赶在国庆节前开业的新商场而言,这个假期的关注度和火爆度格外关键。


在西岸梦中心,首届德甲金色嘉年华已开场,世界首个Bundesliga德甲金色博物馆“快闪”至此,球迷们有机会现场了解德甲60余年历程。与此同时,修旧如旧的滨水市集BLOOMARKET还打造了德式餐厅,供应地道的德式美食美酒,球迷还能参与德甲直播观赛派对。


国庆期间,作为“上海之夏”七大标杆活动之一的首届上海国际光影节正在举行,多个新开业商场也积极融入其中,以光影为巨幕,将商业与景点相连。作为徐汇分会场之一,从10月1日至18日,西岸梦中心的砼仓及船坞化身为光影的海洋,呈现《梦的放大器》与《时光回廊》两场大型光影秀,带动滨水新“夜”态。在浦东分会场,前滩公园巷从9月27日起策划了以“光屿公园”为大主题的展览,记者在现场看到,数字艺术团队XFF《蝶舞小径》艺术装置通过地面投影将温柔的水纹、美丽花瓣与飞舞的蝴蝶播撒在街区步道之上;Amigo&Amigo带来的《蝴蝶铃铛》艺术装置,可奏出光与声的交响乐,打造夜间限定的视听盛宴;而在花木时光里,这里以国风民乐、现代舞、潮流DJ结合光影秀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光影之境——花木时光”。


今年4月,《上海市进一步促进商旅文体展联动吸引扩大消费的若干措施》发布,强化业态融合,促进要素聚合,推进市场复合。分析人士认为,商旅文体展联动将深度影响未来商场的形态与模式,无论是荟聚综合体的北欧微度假、西岸梦中心的滨水文旅还是前滩公园巷的街巷商业,都有助于以联动创造新场景,以“体感升级”定义融合新玩法,打开“商旅文体展”的更多想象力。

责任编辑:李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