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济南9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邢婷)近日,山东出台《关于加强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服务工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举措》),这是全国首个以省政府名义出台的关于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服务的文件。《举措》提出,2025年年底前,依托省级养老管理平台,归集卫健、医保、残联等部门失能失智老年人数据,建立全省失能失智老年人信息数据库。
“近几年我省老龄化加速发展,每年新增老年人口都在200万左右,失能失智老年人数量相应也在增加,对专业化照护服务资源的需求十分迫切。”在9月14日上午召开的山东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山东省民政厅副厅长王树山介绍该文件出台背景时说。
王树山同时坦言,近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服务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在供需匹配、专业人才培养、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完善相关政策,提升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服务水平。
《措施》包括健全老年人能力评估制度、完善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服务体系、优化重点人群照护服务、提升照护服务质量四个部分,共12条具体措施。
社区照护方面,《措施》提出2027年年底前,全省培育300家规范化乡镇(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500家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设立1000个社区康复辅助器具购买、租赁服务站点。机构照护方面,提出支持发展普惠性养老机构,建设100家达到标准规范的智慧养老院;开展养老床位、医疗床位、家庭养老床位、家庭病床、安宁疗护床位“五床联动”试点,探索整体照护解决方案。
《措施》重点聚焦困难、失智和农村三类群体。聚焦困难失能老年人,提出落实特困老年人集中供养、经济困难老年人集中托养、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等兜底保障制度,探索困难重度残疾老年人托养政策;聚焦失智老年人,提出2026年年底前,在全省建设100个认知障碍老年人友好社区,原则上每个设区的市至少建设1家认知障碍专业照护机构;聚焦农村失能失智老年人,提出支持县级敬老院按需设置失能或认知障碍照护专区,鼓励乡镇敬老院转型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
据统计,目前,山东省221所技工院校中,有134所技工院校开设护理专业,培养方案侧重于养老护理方向,在校生34868人;全省已开展养老护理员、健康照护师等补贴性技能培训17872人次,约占全省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总人次数的10%。
根据《措施》,山东将优化人才培养机制,落实高校设立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大中专毕业生入职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评定等奖补政策,持续增加养老行业专业人才吸引力。
在加强养老护理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山东将持续优化养老服务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对聘任于医养结合机构的卫生技术人才,可申报基层卫生高级职称,在护理专业高级职称评审时,可对医养结合机构中的护理人员单独分组、单独评审,不断提升养老服务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的精准性、科学性。
据介绍,截至2024年7月底,山东省两证齐全的医养结合机构达到1000家,建成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和护理院(站)近300家,有1200多家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安宁疗护服务。
到2025年,全省50%以上的市通过新建、改建、转型等方式,建成1所市级公立老年病医院,50%以上的县(市、区)建成1所以上康复医院或护理院,每个县(市、区)至少设置1处安宁疗护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