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年深耕教学,“我只是想做一位好老师”

厦门大学  |  2024-08-09

若说起教过的学生数量最多、群体最多样化的在任教师,黄洪艺肯定位列其中。自1995年入职厦门大学财经系,于1997年转入信息学院,黄洪艺成为负责教授全校的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师之一,自此,她每年都教学超过400名来自多个专业、多个年级的学生。

从一名初出茅庐的年轻教师,到厦门大学第一批“慕课”(在线学习平台)制作先行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公共计算机教学部”主任、计算机公共课改革先行者、《Python数据分析与挖掘》新课程主讲人……二十九年间,信息学院副教授黄洪艺有许多新身份,但她的初衷始终没有改变——“我只是想做一位好老师。”


慕课先行,做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黄老师教得非常好,0基础都能看懂!”

“这是我第一次在‘慕课’上学习,老师们的C语言讲得太好啦。”

……

4.8/5.0分的高分评价,400余条点赞评论,8年来16次开课,选课人数超17万人次,这无一不说明了同学们对这门线上课程和老师的热爱。这就是黄洪艺团队制作的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C程序设计基础》。

2016年,厦门大学启动“慕课”试点,首批共十门课程入选,黄洪艺主讲的这门课便是其中之一。在课程的筹备阶段,黄洪艺等一批教师赴西安参加培训,满载经验而归。然而,在实际制作过程中,如何根据线上课程的特点来重新进行课程设计,如何拍摄与剪辑制作,这一切都需要课程负责人及团队 “摸着石头过河”。

作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黄洪艺坦言,制作这门线上课程算是她“教学生涯中最大的挑战”。

一方面,学校要求的任务期限比较紧张,需要在几个月内就上线较为成熟的课程。另一方面,线上课程需要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单个视频时长还得控制在5至15分钟。在多次开会讨论后,黄洪艺带着团队重新开始制作教案、PPT,将知识点细致拆分再精炼整合,同时辅以各式生动案例和动画,力求让课程简洁,却也通俗易懂。

当满堂的学生变成了闪烁红点的相机,习惯了课堂授课的教师们一时难以适应。不能重复、不能卡壳,争取一遍过,黄洪艺和团队成员只能多次拍摄,不断调整,来达到最好的效果。“虽然重复录制十分耗费精力,不过一旦投入进去,就不觉得累了。” 黄洪艺说。




上下求索,做改革创新的“先驱者”


无论是线上的慕课课程,还是线下面向本校的教学,黄洪艺从未停止深耕。“教无止境”的诺言在她的心中宛若明镜,时时观照,以期能够“正衣冠,为师表”。


黄洪艺在课堂上



厦门大学公共计算机教学部承担着全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公共课,每年选课人数约4000人,学生需求量大,但师资却有些紧张。 既然如此,能不能在不影响教学效果的基础上,增大学生的自主性,降低教师的“出镜率”呢?为了“师资精准投入”的目的, 黄洪艺终于想出了一个法子: 改革。

她积极地推进教学部必修课的改革,在教学部内率先引入并建设现代化信息化平台,实现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混合式教学。2023年春季开始,《计算机应用基础》全校性地实施了线上为主的 “自主学习、过程监测” 的教学模式,在“合格制”的基础上,在学期间增加两次具有考核性质的阶段测试,采取随机抽题的方式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此时,制作慕课的经验也成为她改革的最佳“助力”。

“只要有黄老师在的地方,我们就感到安心。”正如黄洪艺的同事李慧琪所言,从视频录制、编辑至资源上线,黄洪艺都亲力亲为。在她的推动之下,课程改革结果反馈成效明显,也成为对她认真工作的最好褒奖——据统计,新模式节约了二分之一的师资,学生减少了三分之二的上课时间,考试不合格率更是由约8%降至约3%。


三尺讲台,做超频工作的“好老师”


“如果黄老师不是在上课,那就是在备课、研究教学材料。”

由于公共计算机教学部承担着全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公共课,学生基数大,师资结构有所缺口,因此,对于公共计算机教学部的老师来说,超额工作成为常态。作为教学部主任,黄洪艺常常以身作则,主动承担超额超额工作量。 在历年的年度考核中,黄洪艺的年度工作量甚至达到过额定数额的3.6倍。

尽管待办事务接踵而至,但在收集并分析针对全校非专业学生对计算机选修课程的需求的几百份问卷后,她选择再次披挂上阵,2023年小学期,黄洪艺又为学生开设了新的计算机选修课《Python数据分析与挖掘》。

在实际授课中,黄洪艺时常根据教学内容、时间、学生的水平、个性化教育等多重因素,不断翻新打磨教学材料,灵活变通教学方式,循序渐进地推进知识点教学,使效果最大化, “教无定法,学无止境” 成为黄洪艺教学的两个重要关键词。

在教学时,黄洪艺非常重视“将算法融入生活”,着重筛选更生活化的讲解案例。她会使用“设计案例+图解+PPT动画”的方式,对重难点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譬如“python”中的字典概念,她就会用“人口查询”这一案例来引入基础概念,方便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掌握;若进一步深入至各种技能的综合应用时, 她则会挑选“公交查询”“商品分类”等综合应用的案例,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自然而然地,《Python数据分析与挖掘》成为了热门校选课程,需要学生“蹲点守候”才能成功“抢”上。从有部分基础、兴趣使然的商科学生,到出于技能掌握的需求,希望编程课程能够反哺本专业学习的文科学生……在这门校选课上,大多是从未上过黄洪艺课程的学生,却无一不被黄洪艺严谨、踏实、随和的教学态度所折服。

有次,黄洪艺整个下午都忙碌于给同学们上课。下课后,她去食堂匆匆对付几口,又立即投入到处理教学部事务、录制线上课程等多项工作当中。在一遍遍的录制中,她不断根据实际呈现效果反复修改讲稿,斟酌讲授方式,才得到了让自己满意的答卷。在完成这些工作后,她抬头一看,才发现已临近深夜。

而对于黄洪艺来说,这一切却又发生得十分平常,甚至“不值一提”。

她说:“我只是想做一位好老师。”


责任编辑:曹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