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上午,复旦大学在北京先后与中国政法大学和公安部鉴定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法庭科学领域创新发展,助力推进法医学一级学科建设。
根据协议,复旦大学将与中国政法大学、公安部鉴定中心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在法庭科学相关学科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司法鉴定、国际合作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共享科研平台和战略人才资源,共同申报并实施国家级科研项目,联合共建法庭科学领域重点实验室。此次签约,标志着复旦大学与中国政法大学和公安部鉴定中心在法庭科学领域的合作进入全面、系统、深入的新阶段。
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中国政法大学党委书记胡明、校长马怀德见证签约,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许征与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时建中签署两校合作协议。会议由中国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黄瑞宇主持。
胡明对签约表示祝贺,他指出多年来证据科学研究院坚持以文理交叉和教学、科研、鉴定三位一体,形成主要优势和特色,推动法庭科学的建设与发展。此次合作是对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深入贯彻,体现了双方高度契合的协同发展理念以及对法庭科学未来发展趋势的敏锐洞察和责任担当。签约是双方合作的新起点,两校将在法庭科学领域展开全面合作,提升学术影响力和实践能力,为我国法治建设和司法公正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马怀德对复旦大学的到来表示欢迎,他介绍中国政法大学的办学历程和取得的成就。特别是在法庭科学领域,2006年学校依托教育部批准建设的“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展证据法学和法庭科学两大领域的研究,在证据法学、法医学、物证技术学及司法鉴定学等交叉领域取得系列成果。期望此次合作能培育出集法学智慧与科学素养于一体的复合型法治人才,为国家法治文明与科技融合发展注入活力。
金力表示,中国政法大学被誉为“中国法学教育的最高学府”,是国家法治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复旦大学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依托理工文医多学科力量,成立了法庭科学研究院,为法庭科学融合创新、系统集成的发展格局打下良好基础。此次合作是双方提升法庭科学迈出的重要一步,期望两校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司法鉴定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推动法医学一级学科建设和法庭科学领域的创新发展,共同为“教育强国”“平安中国”和“法治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学科带头人张保生教授,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院长王旭教授,复旦大学法庭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成涛教授作交流发言。
同日,复旦大学与公安部鉴定中心的签约仪式在京举行。金力、公安部鉴定中心主任赵启明共同见证签约,许征与公安部鉴定中心政委胡兰代表双方签署合作协议。会议由胡兰主持。
赵启明指出,复旦大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国际一流知名学府,近年来在各方面取得新成就。特别是复旦大学今年1月在国内创建法庭科学研究院,作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载体,整合法医学、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法学等相关学科优势资源,开展法庭科学领域创新研究。此次签署合作协议,是双方顺应形势、抢抓机遇,服务保障高水平安全和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双方将在重大科研攻关、成果转化应用、优秀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实现共赢发展。
金力对双方签署战略协议表示祝贺。他指出,复旦大学在学科融合创新、科研要素聚合和人才联合培养方面具有优势。公安部鉴定中心是我国刑事技术领域人员规模最大、专业最全、实力最强、最具权威的专业机构,发挥着刑事技术“国家队”破案攻坚和公平正义压舱石的重要作用。此次与公安部鉴定中心的合作,是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第一个复旦”建设的重要内容,将推动法庭科学领域的创新、促进法医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创新发展。双方将在重大科研项目申报、重点实验室建设、成果转化应用、人才培养培训等方面展开合作,共同提升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能力。
学校相关部门、院系和实体运行科研机构负责人参加上述签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