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社举办社会责任报告座谈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2024-05-28作者:孙庆玲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5月28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孙庆玲)1978年10月,《中国青年报》刊发了一名新兵战士曹宇翔的一首小诗。40多年后的今天,他在中国青年报社会责任报告座谈会上激动地说:“如果当时没有发表这首诗歌,就可能没有我的今天。”

如今,曹宇翔已是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多项荣誉加身,而那首小诗被他视作自己创作生涯的一个重要起点。他说,自己只是中青报培养的众多创作者中的一个。对这份陪伴他40多年创作生涯的报纸,头发花白的他特意起立、敬礼。

参加今天这场座谈会的,还有中青报的其他多位“老朋友”“好朋友”,其中既有业内知名专家,也有来自高校、军队、企业以及乡村振兴、文化等多个领域的读者和用户代表等。大家齐聚一堂共话媒体的社会责任与担当,不仅分享了自己与中青报的故事,还为即将发布的中国青年报2023年度社会责任报告提出了真知灼见。

中国青年报社会责任报告座谈会现场。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剑/摄

作为国内最早发布媒体社会责任报告的媒体之一,中青报自2014年以来已发布10份报告,而今即将发布第11份报告。2023年是中国青年报社媒体融合改革第十年,报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着力提高办报办网质量,努力推进一体化深度融合,正加速推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型主流媒体集团建设,目前全媒体用户已突破3.1亿。

以“服务青年成长 推动社会进步”为宗旨,中青报始终将笔和镜头对准青年,他们有的是奋斗在乡村振兴一线的团干部,有的是努力闯出一片天的青春小店店主,也有换着花样讲思政课的高校教师……在座谈会现场,也可看到不少年轻的脸庞。

95后张雪娇是山西省灵丘县东河南村党总支副书记、团支部书记,她和她所在的灵丘县多次成为中青报报道中的“主角”。在她看来,这些报道已成为灵丘发展的见证和动力,“在团中央持续深入的帮扶下,灵丘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迈向乡村振兴的步伐更加坚实有力,这段历程通过中青报的生动笔触被记录下来,会成为灵丘的宝贵财富 ”。

“能‘回家’,真好!”再次走进中青报,90后刘一君感慨道。他曾担任中青校媒第八届学生主席团执行主席,现在是北京化工大学的一名教师。他认为,中青报不仅仅是一张新闻纸,更是一个能引领青年、服务青年、塑造青年的融媒集团。现在他仍经常翻看中青报,借此更好地了解青年的所思所想。

中国青年报社会责任报告座谈会现场。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剑/摄

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高静毅是中青报的“忠实粉丝”。她说,中青报是自己思政课备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的资源库,从中汲取了很多灵感和力量。在她看来,中青报既有媒体的冷静,又不失对话的温度,既有纸媒的魅力,又有新媒体的体验感,在学生中很受欢迎。中青报通过对国际时事话题、全球性议题等的关注和报道,架起了中国与世界的沟通桥梁,对大学生了解国际形势、培养文化自信有重要作用。

2023年,中青报寻访国内 60 多个城市不同类型的青春小店,策划了“了不起的青春小店”系列报道,产生较大影响。南京市浦口区后浪创业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宋扬说,中青报关注 “小店”,为他们鼓与呼,给店主带来了更多信心,这也体现了一个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会上,虎牙直播公共事务部副总经理朱江介绍了虎牙直播的志愿者团队与中国青年网合力制作微纪录片、助推直播行业规范发展的经历。在与中国青年网合作的6年时间里,他感觉这是一家有温度、有深度的媒体,期待与中青报继续合作,一起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除了分享自己与中青报的故事,现场嘉宾也分享了自己对中青报及其即将发布的2023年度社会责任报告的期待与建议。

河北省政协委员、高级记者葛昌秋是中青报的“金牌读者”。在他看来,中青报紧扣时代脉搏,是一家与青年共同成长、进步的媒体,在青年思想引领中发挥重要作用。他也期待中青报进一步深入基层,在更大范围内建立连接、延伸触角,“使中青报的触觉不只在网上、在平面上,还可以更多地与年轻人面对面打交道”,让更多人感受中青报的魅力,凝聚更多的力量。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方增泉表示,中青报在媒体融合转型方面走出一条创新道路,从拟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中可以看到中青报10多年来媒介融合的成果,也可感受到中青报积极改革创新的魄力。他希望中青报继续发挥品牌优势,做青年之友,关心青年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扎根于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一线,传播好中国青年的故事,同时连接中外青年,更好地促进我们国家的民间外交工作的开展。

中国青年报社会责任报告座谈会现场。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剑/摄

12年前,中青报和中交集团联合组织了全国大学生记者走进建设中的港珠澳大桥。作为该活动的“设计师”,中交集团党委宣传部执行部长查长苗对此印象犹新,他认为这次活动让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者第一次以丰满的形象展现在国人面前,不仅让每名工程师有深深的职业荣誉感,更改变了社会对这一群体、行业的认知。在他看来,对于一个行业来说,当公众真正对行业实现认同,会让大家内心更坚定“四个自信”。

海军政治工作部宣传局新闻舆论处处长莫小亮表示,发布媒体社会责任报告,体现了中青报聚焦为党育人主责主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职责使命。中青报聚焦青年群体,海军包括整个军队也是主要由青年组成的战略体系,这也让海军和中青报始终保持着紧密的联系。通过一些调研发现,中青报在部队官兵中有很高的名气,大家对其抱有很高的热情。在他看来,“青年官兵没有辜负中青报,中青报也没有辜负青年官兵 ”。

中国记协新闻道德委员会委员、中国交通报社副社长马国栋表示,中国青年报社拟发布的2023年度社会责任报告体现了中青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及报社媒体融合改革取得的工作成果。他还总结了这份即将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的特点,并提出了具体建议。

中国青年报社相关负责人表示,过去10年,也是媒体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的10年,媒体社会责任的发展进阶与媒体融合的纵深推进相辅相成。在中宣部指导、团中央书记处具体领导下,中国青年报社十年磨一“厨”,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创新探索,锻造了一批可视化全媒体精兵。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型主流媒体集团”,这是我们下一阶段的宏伟目标。为此,我们将继续从严治报、自我革命、知行合一,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忠实实践者。

责任编辑: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