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馆长亲自讲解、逛文博市集、体验非遗手作、看实景演出……这个“五一”假期,南京掀起了文博热,其中蕴藏的“青”力量为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增添了更多活力。
就读于南京市某小学的四年级学生羊谦益在“五一”假期的主要任务是“守护”六朝时期的一支“明星乐队”——青瓷伎乐俑。“这是一场六朝时期的音乐沙龙,从动作可以看出这是贵族的宴会……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伎乐塑像俨如当时留下的剧照,永久地记录了千百年前真实演出的情景,击鼓抚琴为我们追逐六朝音乐艺术提供了实物资料……”“五一”期间人流量很大,羊谦益一场接一场地讲解,“看着我守护的这支‘明星乐队’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喜爱,我很有成就感”。
羊谦益参加的是六朝博物馆的“六朝青”小青莲培养计划。在六朝博物馆,志愿者被称为“六朝青”,参与博物馆志愿工作的青少年则被称为“小青莲”文物守护者,每一名“小青莲”只需守护一件文物。
六朝博物馆副馆长贺湘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我们希望孩子走进博物馆,更希望在他们心中埋下一颗传承守护文物的种子。我们采用大手拉小手的方式,让由成年人组成的六朝青志愿服务团队指导培训‘小青莲’,同时引入守护的理念,让孩子们成为文物守护者,增强孩子们对文物的使命感。同一件文物的历史背景是很复杂的,许多孩子在守护的同时,会查阅许多资料来完善自己的讲稿。通过守护一件文物,他们了解的也许是整段的历史。”
让“青”力量参与到博物馆的文化建设中,逐渐成为许多博物馆的共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甘熙宅第”是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所在地,也是南京地区研究、展示、保护南京民俗及非遗的专业性“双博馆”。
因馆内房屋众多,民间称其为“九十九间半”。南京民俗馆充分发挥物质资源优势,在馆内设置南京绒花、秦淮彩灯(花灯、风筝)、南京钟、南京剪纸、葫芦画、泥塑、木雕、南京白局等20多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的“现场活态展示”工作室。博物馆根据常年驻馆的10多项非遗项目及30多位非遗传承人的项目特点,不定期举办专题展览,为授课对象特别设计深度学习非遗项目的定制课。
南京艺术学院人文与博物馆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的学生,每周二都要到南京民俗博物馆待上一整天。该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系主任陈红雨介绍,把课堂搬进博物馆,让学生与非遗大师面对面,是他们这堂《非遗传承技术》课程的优势与特色所在。
在“五一”假期前,南京民俗馆邀请南京面塑市级代表性非遗传承人钱翠芳的徒弟罗小唯,向学生介绍展示面塑的基本制作技艺。在罗小唯的指导下,学生尝试用面团塑造出经典的东方龙形象。
“学习全程我都被南京面塑龙书签的精细制作所吸引。我尝试制作的时候并不顺利,总是无法将小小的面团搓光滑,但并不妨碍我赞叹这种将面塑技艺与书签设计巧妙结合的艺术形式。”学生曾丽佳课后说,“这不仅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
除了体验非遗制作,学生还会与非遗大师面对面,了解非遗传承人的生活状态,调研非遗保护传承现状,之后针对调研到的情况进行课题研究。
据了解,自2015年起,南京艺术学院与南京民俗非遗馆开展馆校合作,共建南京艺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开展“非遗云课堂”网络公益课程、“500娃娃学非遗”等系列活动,双方合作开设的“传艺-博物馆+高校-大学生非遗传承实践”课程还曾获评2021年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优秀实践案例。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副馆长刘媛之说,常看常新的民俗非遗专题展与不断变化的非遗手作课程,不仅为南京市的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学资源,也是全国青年群体学习传统文化的宝库。“让青少年走进博物馆爱上传统文化,实实在在受益,让古老的手艺焕发了新生,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谭思静 记者 姜蕾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