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今年的4月23日,是第29个“世界读书日”,4月也是我国的全民阅读月。在爱读书的人眼里,天天都是读书日,但也不妨在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盘点阅读的成果,思考阅读的意义。
“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们,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世界读书日的主旨宣言,描述了“人人享受阅读”的美好愿景,宣示了阅读赋予人类社会强大的精神力量。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中国古人的理解里,阅读了大量书籍,走过很多地方,才能洗去内心的污浊,获得智识的提升。放眼世界不同地域的古老文明,那些始终葆有生机与活力的古文明,往往因为文字在公众阅读中得到传承。中华文明之所以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是我们拥有悠久的阅读传统、古老的书籍文化。
“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敬畏文字、崇文尚读,融入了中华文明的精神底色。不管是匡衡凿壁偷光,还是车胤囊萤夜读,中国古人对知识的向往,无不是以书籍为载体、以阅读为依托。阅读唤醒了文化自觉,守护着社会风尚,更铸就了关怀黎民苍生的社会责任。
“独读书不如众读书。”尽管古代社会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全民阅读概念,但读书在很早的时候就体现出公众参与、公共表达的形式特征。其中,书院文化作为传统阅读文化的代表,对于赓续中华文脉具有深远意义。应天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四大书院”的琅琅读书声,响彻华夏,激荡千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涵育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社会风尚,不仅体现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同时也是文化强国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开卷有益。人间四月,草长莺飞,正是读书的好时候。让我们与书相伴,从阅读中汲取力量,在字里行间涵养精神,不负春光不负己。
二
“青年之文明,奋斗之文明也,与境遇奋斗,与时代奋斗,与经验奋斗。故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1916年,刚刚从日本留学归来的李大钊应邀主持《晨钟报》编辑工作。在创刊号上,他发表《〈晨钟〉之使命——青春中华之创造》,首次阐明自己的“青春中华”理想。
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不仅有十月革命的炮响,还有一批进步报刊的创办。五四运动期间,北京的《每周评论》、上海的《新青年》、长沙的《湘江评论》、天津的《觉悟》……一大批新报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全国各地建立马克思主义传播阵地,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准备。
除了新式报刊,还有新式书业。亚东图书馆、商务印书馆、泰东图书局、群益书社、中华书局等新式出版机构,都曾发行过不少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书籍。1920年,陈独秀曾寄住在赫赫有名的亚东图书馆,并在此多次会见相关人士。这家不起眼的小书店,为党的创建工作提供了必要的场地保障。
先进中国人不仅把阅读当成汲取知识的途径,更视之为启蒙思想、探寻真理的方式,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安徽省安庆市南水关巷22号,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陈独秀之子陈延年、陈乔年接受启蒙教育的地方,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二陈读书处”。如今,不少青年受到“二陈”人格魅力、革命精神的吸引,来到此处参观学习,传承红色基因,感受思想伟力。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如今,在北京前门的书香世业街区,一家青年书店借李大钊创办的《晨钟报》之名,搭建了以开门办“报”为理念的“晨钟文化工作站”,在青年文化传播、两岸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安庆的“二陈读书处”,一家“新青年书店”也在积极筹备中。中国青年报社分别与北京市东城区、安徽省安庆市联合打造的这两家新业态青年书店,形成南北呼应,追随“南陈北李”的思想足迹,传承建党先驱的伟大精神,激励新时代中国青年牢记初心使命,坚定不移跟党走。
“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一生酷爱读书,他还留下过这样关于读书的精彩比喻:“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
在中国共产党一手创办的上海书店开业广告中,有段话读来至今令人心潮澎湃:“我们要想在中国文化运动上尽一部分的责任,所以开设这一个小小的书铺子。我们不愿吹牛,我们也不敢自薄,我们只有竭我们的力设法搜求全国出版界关于这个运动的各种出版物,以最廉价格贡献于读者之前,这是我们所愿负而能负的责任。”
最是书香能致远。正是因为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把读书当作一种生活方式、当作一种精神追求,中国共产党才始终做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和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各种新知识、新情况、新事物层出不穷,只有不断学习和阅读,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三
无论何时何地,书本都是最好的伴侣。“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在青年成长的关键处、要紧时,一本好书能够启发心智、解答困惑,甚至帮助作出影响一生的重要抉择。有学者研究发现,青年群体的阅读倾向和行为,以及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创造力水平,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青年对什么书有兴趣,对什么书没兴趣,体现了一个时代的发展风貌。新中国成立以后,涌现了一批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人民新生活的优秀作品。其中,被称为“三红一创”的《红旗谱》《红岩》《红日》和《创业史》一版再版,仅《红岩》在出版60年之际的总发行量就高达1170多万册。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作家柳青在《创业史》中写的这句话,影响了几代人。令人钦佩的是,《创业史》第一部出版后,柳青把稿费悉数捐出,这在当时相当于一个普通城镇职工三四十年的工资总和,也从一个侧面表现了该书对青年读者的强大召唤力。
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兴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读书热潮。青年学生、青年职工不仅全力以赴把“失去的时间”补回来,重塑人生之路,还高呼“祖国要富强,中华要振兴”的口号,以读书活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到了1984年年初,全国成立读书小组80多万个,参加读书活动的职工达1100万人。
好书陪伴青年成长,好的图书馆、书店为青年提供精神生活的粮仓,犹如灵魂的“栖息地”“庇护所”,体现着城市的温度、文化的厚度。
“如果世界上有天堂,那一定是图书馆的模样。”“评价一座城市,要看它拥有多少书店。”法国巴黎的莎士比亚书店,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的阿维拉书店,中国北京的三联书店……这些著名的人文书店不仅是爱书人的朝圣之地,更是成为城市的文化地标。它们充实着城市发展的肌理,塑造着一座城市的独特气质。
随着阅读环境和阅读媒介的变化,书店和图书馆也是年轻人开展思想交流与碰撞的公共空间。不少书店举办各类讲座、沙龙、读书会,在共同的阅读话题下碰撞智慧火花、形成思想对话,提供沉浸式场景化的体验。以书为媒,以书会友,这些新兴文化业态,回应了城市青年的社会交往需求,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互联互通。
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处于什么岗位,读书都能发挥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积极作用。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各领域,青年养成阅读习惯,从阅读中更好成长,以刻苦读书体悟“真理的味道”,才能坚守好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做好“两个结合”。
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2年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召唤。世界读书日的设立,除了旨在鼓励世人发现阅读的乐趣,也希望借此让各国政府与公众重视图书这一传播知识、表达观念和交流信息的形式,增强对版权的保护意识。
平视世界的一代,要建立起坚定的文化自信,也要以开放包容的胸怀,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掌握与世界对话的能力,走向无远弗届的阅读社会。
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OCLC)的数据显示,汉语的世界地位随着中国世界综合影响力日益增强正在快速提升,但与英语、德语、法语等语言相比,新增出版物数量仍有距离。另一个常见的说法是:世界上90%以上的文献,尤其是科学文献都是用英语写作的。这些现实都启示我们,要走出文化、地域、语言的“信息茧房”,广泛阅读各国优秀读物。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不同文明之间平等交流、互学互鉴,将为人类破解时代难题、实现共同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指引。通过阅读,可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可以俯瞰山河大地、仰望日月星辰,看见更广阔的世界。
在应对不确定性时,阅读如同急流里的浮木。新冠疫情肆虐之际,武汉方舱医院里,病床上一名戴口罩的年轻人捧书细读的照片走红网络,给战“疫”的人们心中注入了温暖的力量,他也被网友称为“读书哥”。这幅画面也暗示着,面对危难,人类团结在一起,彰显出社会信任的力量。
在应对挫折与失败时,阅读如同风暴中的避难所。不少处于人生低谷期的杰出人士,都把阅读当成磨炼自我、修炼心性的方式。“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轼,坦然接受多次被贬的厄运,抄诗读典、著书立说,以其达观和智慧,在升沉之间,留下无数传世诗作。
当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人可以在凡俗中“诗意栖居”。“2011年4月,北京地铁10号线,往劲松方向。你在读安·兰德的《源泉》。我在读托尼·布莱尔的自传。我们聊了几句,你在金台夕照站下车。没有留下联系方式。我想认识你。”很多资深网民都记得,这条微博发出后,很快转发数千次。这场大型互联网寻人活动,不仅给中国互联网发展史留下一段传奇故事,也传递出阅读带给人的温馨与浪漫。
加拿大作家阿尔维托·曼古埃尔在《阅读史》中说,文本、作者、读者和世界,在阅读的活动中彼此互相映照。就这个层面理解,阅读关乎所有人类的生命活动,整个世界就是一本尚待解码的书。世界与时代精神的丰富性,个体成长与创造的唯一性,决定每个人都要努力构建尽可能广阔的阅读系统。
五
文化强则国强,文化兴则国兴。一个民族的真正复兴,离不开文明和文化的复兴。
欧洲文艺复兴和随之而来的启蒙运动,为工业革命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文艺复兴期间,印刷出版业空前活跃,15世纪末,仅威尼斯就有417家印刷厂,到1500年,欧洲已至少有2000万本书,而在之前的手抄本时代,整个欧洲也不过只有几万册书。知识不再是少数人的奢侈品,让“一直在无知中沉睡的世界觉醒了”。
当今世界,主要大国都把阅读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美国在1975年成立全国阅读活动的图书中心,1997年克林顿政府提出“美国阅读挑战运动”,2002年布什政府颁布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教育改革法案;英国在1998年推出“阅读年”概念,并将1998年和2008年分别定为全国“阅读年”;法国从1989年开始设立全国的读书节,近年还发起全民“一刻钟阅读”活动,旨在让国民感受阅读的重要、发现阅读的乐趣。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书香社会建设进展明显,全民阅读蔚然成风。第二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22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81.8%,保持增长态势。从2014年开始,“全民阅读”连续11次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今年的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各种读书活动精彩纷呈。北京书市古籍修复体验、上海书展“淘书乐”旧书市集、重庆巴渝书市怀旧书集、昆明阅读生活节“接头市集”……各类公共阅读活动,融合旅游、文创、国潮、户外露营、咖啡等各类业态,为市民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体验,吸引众多青年奔赴“春天的约会”。
4月19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青春年少好读书”主题读书季启动仪式在北京和河南安阳两地连线同步举办。来自多所高校、中国文字博物馆、红旗渠干部学院的青年代表围绕甲骨文释读研究、体悟“两个结合”、传承红旗渠精神分享了读书心得。通过参与读书季活动,青年将深刻领会读书学习对于党的建设、强国建设、民族复兴、青年成长的战略意义,传承红色基因,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感受“中国式浪漫”。
数据显示,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倾向不断增强,手机移动阅读成为主要形式。2022年,有77.8%的成年国民进行过手机阅读,比2021年增长了0.4个百分点。从甲骨、竹简、羊皮纸到纸张,从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到激光照排,人类阅读的技术和介质始终在变化,但阅读的意义与精神亘古如一。
随着数字化阅读的普及,碎片化、过度娱乐化、浅阅读带来深度阅读缺失、思考的深刻性和逻辑性被消解等问题,“速读”方式让读书的功利性过强,甚至“读书无用论”观点死灰复燃。在接受新的技术手段的同时,还要引导青少年参与深度阅读,保障自由支配的阅读时间,开展更加丰富的阅读推广活动,构建常态化的阅读推广机制。只有人人以健康心态参与阅读、享受阅读,才能真正发挥阅读树立崇高理想的作用,以读书涵养浩然之气。
2022年,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举办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指出:“中华民族自古提倡阅读,讲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传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塑造中国人民自信自强的品格。”新时代青年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要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共建书香社会,共享现代文明。
本报评论员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