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小青年夜淘潘家园

北京青年报  |  2024-04-15作者:张子渊 涂盛青 林艳 张彬

文并摄/本报记者 张子渊  实习生 涂盛青

统筹/林艳 张彬

▲摊主向游人展示售卖的卡片数码相机

潘家园夜市

夜晚的北京,论繁荣,潘家园“鬼市”绝对榜上有名。这里,曾是名闻遐迩的旧货市场,是热爱古玩中老年人的地盘;如今,当夜幕降临,文玩和潮玩开始交相辉映,这里成了年轻潮人的天堂。在这里,能淘来一件喜欢的东西,也能认识一个新朋友,或许还能得到一次工作的机会。

“挤”

有别于庙会的“热闹”

潘家园曾被认为是北京最早的居民社区之一。到了晚上,这里本该跟同龄的团结湖、和平里一样,除了遛弯散步的居民,少有大老远外来的游客。北京东、北三环两侧这样的老一代社区里住的都是六七十岁的老居民,唯独潘家园,在夜幕降临之后,熙来攘往的人群比白天更多。

从导航软件上就能看到,即便是晚上10点,潘家园周边的道路仍是红黄交织,停车更是一位难求。街头来来往往的多是年轻人。从大门口悬挂着的写着“夜游潘家园”的霓虹灯牌下走过,立马就能看见一个个拥挤的摊位,几乎每个摊位前面都挤满了人。

这里的拥挤和地铁里的焦躁不同,也有别于庙会的“热闹”。

在离大门口不远的地方,“呲呲”声从人群中传出来,除非你个子足够高,否则踮起脚尖也是看不到的,想知道奇怪声音的来源,唯有伸着脑袋使劲往里钻。钻到人群的最前面,就能看到一个摊主正坐在小马扎上,一手拿着电动工具一手拿着荸荠一样的东西。

“这是什么?”钻出来的一个脑袋发出疑问。“我也不知道。”有同样伸着脑袋往里看的人“抢答”。听见询问,摊主答话:“这叫菩提。”

这里的拥挤没有抱怨更没有失落,因为好玩的东西实在是多。在人群中挤来挤去的目的都是为了前面摊位上某个自己喜欢的东西或是满足未知的好奇。

“你还找什么奥特曼?你妈都找不着了。”父亲把孩子从人堆里拽出来,掏出手机匆忙地给妻子打电话。孩子一直在央求爸爸回到刚才的摊位看奥特曼玩具。“你等会儿,不找着你妈,咱们啥也买不了。”爸爸焦急地说着。

摊主预约夜市位置“秒没”

潘家园夜市逢周三和周五迎客,摊主们在周二和周四的下午就要通过“潘家园文化夜市摊位预约”小程序预约摊位。

夜市门口、固定商户楼下的好位置预约一开启便会“秒没”。

“几千个人抢几百个位置,要想抢到好的,还得靠运气。”在潘家园已经卖了一年潮玩手办的“阿呆”说,如果实在抢不到摊位,也可以看看有没有人在咸鱼上转卖或跟别人一起拼一个摊位。

据了解,拼摊大多是两个人拼,摊位费AA制,如果是拐角或者靠边的位置,还能再多挤一张桌子,三家一起拼。

来潘家园夜市摆摊的多是年轻人,他们中有的以卖货为生,有的是做微商电商,还有的像“阿呆”这样兼职摆摊:先让家人朋友帮着把货带过去,下了班以后再挤地铁赶往潘家园摆摊。

没有家人帮忙的兼职摊主,只能是下班后拎着手提箱,在晚上七八点钟的人流量顶峰时刻,使出浑身解数挤进自己的摊位里。

“潮”

从古玩向“潮玩”迈进

潘家园夜市最拥挤的地方,永远都是“潮玩”聚集的摊位。这里有泡泡玛特、万代、乐高这样的大品牌,有高达、龙珠、海贼王、奥特曼这些爆火IP,还有冰箱贴、穿戴甲、手作画、香水、小汽车、游戏棋、文创小玩意。

潘家园曾被称为全国最大的“古旧品”集散地。1989年,北京市民间艺术品旧货市场在潘家园成立,潘家园地摊开始“退街入市”。潘家园市场官网介绍,1992年,潘家园民间工艺品市场正式开业。1994年,新的潘家园市场竣工,“退街入市、封闭管理”正式完成。

上世纪90年代的潘家园是“淘宝”者的天堂。这里除了有古玩、字画之外,还有旧书报、旧邮票、旧招贴画……总之,潘家园之前卖的东西,一定是“旧”的,是脱离现实年代的,是几十年前甚至一个世纪之前的。

现在的潘家园,古玩字画旧书旧报似乎已经不太受宠,白天这里最热闹的摊位是卖手串的,晚上最热闹的是卖手办的。

这里的手办有些也被称之为“旧货”——在手办圈子里,只要开盒的都算旧货。有些摊主是把自己买的盲盒拿出来售卖,那些不喜欢的或抽到的重复的款都可以到潘家园来卖。在这里买盲盒的好处是,盲盒已经拆开成了明盒,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购买。

露露已经在潘家园夜市卖了一年的盲盒,一开始她是拿自己家里“拆摆”的盲盒来卖,后来她入坑了“萌粒”盲盒,又开始改卖“萌粒”。

“这东西只有拇指大小,对于摆摊来说易于携带和展示。”露露说,自己来潘家园摆摊,就是听说这里有很多卖潮玩的,摆摊之前她还特意来逛了一次,发现这里的潮玩氛围比大柳树和东鹏夜市都更好些。

她觉得,潘家园夜市已经成为潮流的风向标。像现在特别火的穿戴甲,早在她刚摆摊的时候就已经有人在潘家园卖起来了,所以要想知道未来什么东西在年轻人群体中会火,来潘家园逛一逛就都知道了。

露露认为,潘家园夜市从古玩转型“潮玩”,是“年轻人的力量”。“现在年轻人都睡得晚,喜欢过夜生活,晚上出来逛,夜市自然要有适合他们的东西。”

对于潘家园夜市的“潮”现象,卖手串的摊主们不以为意。一位摊主说得明白,手办和手串现在都很受年轻人欢迎,“什么是潮?手办是潮,难道手串不是?只要是年轻人喜欢的,都是潮的”。

“易”

夜市里社交成了很简单的事

潘家园夜市能够游人如织,短视频贡献了不小的力量。随便找十个年轻人问问,有八个会说自己是从短视频平台上知道潘家园夜市的。夜市里,也不乏举着手机现场直播的短视频博主,他们旁若无人地一边絮叨一边拍摄,被拍到的人也跟什么都没发生一样,继续逛他们的。正是短视频这种开放的窗口,塑造了开放的潘家园夜市,也让夜市里的每个人都变得开放起来。

在潘家园夜市里,社交成了很简单的事。今年即将研究生毕业的小菲和同伴也是通过短视频平台知道的潘家园夜市,两个还没找到工作的女生一直“穷逛”到夜市结束。临走前,她们想拍张合影留念,看到身边有人拿着单反相机拍照,便主动跟对方打招呼,请求对方帮忙拍照,然后双方互加微信以便日后传照片。在自我介绍时,小菲才得知对方的工作和自己专业对口。“原来是同行业的前辈,我太幸运了,这次潘家园夜市没白逛。”小菲高兴地说。

“加微信”已经成为潘家园夜市买卖双方的一种常态。因为很多摊主本身也都经营微店或在咸鱼上售卖自己的东西,所以他们愿意把顾客的微信留下来,以便发展他们成为“回头客”。

一位摆地摊卖卡片数码相机的摊主表示,自己一天能加几十个客人的微信,很多人把相机买回去不会用,也会在微信上咨询他。在他的摊位上,摆着十几台卡片数码相机,索尼、奥林巴斯、佳能这些十几年前最流行的大牌相机,如今只要500多元,但仍然受到年轻人的追捧。

阿呆之所以喜欢来潘家园卖手办,也是因为这里很有社交氛围。他通过摆摊结识了很多同好,大家在微信群里聊起动漫手办的话题乐此不疲。“比起在咸鱼上,我更喜欢线下销售,能跟顾客聊天,顾客也能砍价,在网上的话一般就聊几句,下单发货求好评,就再也没有联系了。”阿呆说,在潘家园夜市卖东西,赚得算不上多,但跟顾客分享起这些动漫手办的故事,让他觉得很放松。

卖“萌粒”的露露能坚持在潘家园摆一年的摊,也是因为喜欢听故事。为了听故事,她经常和相邻摊位或者拼摊的摊主聊天。

有一位让露露记忆深刻的顾客,是个八九岁的小姑娘,每次来逛潘家园都要买几个“萌粒”回去,听她妈妈说,小姑娘家里一面墙都是从露露这里买的“萌粒”,还有好多被她拿到学校去送给同学搞社交。

“乐”

夜市的快乐只有“E人”能懂

潘家园夜市的快乐,只有“E人”能懂。这里没有工作的“内卷”,没有了学习的压力,没看到喜欢的东西就随便逛逛,有喜欢的东西就果断买下来。

阿呆说,他最喜欢看的就是年轻父母和孩子之间为买东西“博弈”,而最后胜利的多数都是孩子们,这时父母就会拿摊主“开刀”,玩命往下砍价,以图心理平衡。

在一个卖动漫手办的摊位前,一位母亲点名要买一个赛罗·奥特曼的手办,说是要送给过生日的儿子,为了让摊主更容易辨识出众多奥特曼中哪个是赛罗,她还把手竖在头上比划着:“就是长了两个跟兔子耳朵一样的那个。”

卖盲盒“Skullpanda”的摊主Dok说,他在潘家园摆摊印象最深的也是一位母亲,那个母亲走到他的摊位前,看到盲盒就走不动道了,跟她儿子详细介绍起一众盲盒来,孩子看出妈妈这个也想要,那个也想要,便一脸无奈地拉着妈妈的手说:“妈,你要冷静一点啊!”

如果非得说出点潘家园鬼市的“卷”,那就是在这里摆摊需要不断地追求新意和细节。

阿呆说,其实下班后再来潘家园摆摊还是挺累的,但自己仍旧乐此不疲。每次摆摊前,他都会在家把货品、桌子和灯提前摆好,反复调试货品和灯的位置,把新货放在灯下最亮的位置。

露露也说,自己最开始来潘家园鬼市摆摊就拿了一块破布,现在桌子有了,椅子有了,灯也有了,还刚买了一辆装货的小推车,越来越乐在其中也就越来越讲究了。

本着创新的想法,摊主志良把从后海学来的卖盲盒方法移植了过来,他在摊位前挂了个牌子,上面手写着“石头剪子布,赢了就送,输了你就买”。

有一个女生特别喜欢志良摊位上的手办,就让男朋友跟志良“猜丁壳”,结果连赢了两把,志良送了他们两个手办。过了一会儿,这对年轻情侣转了一圈又回来了,女生还想继续猜拳赢更多的免费手办。志良无奈地“求饶”,“你喜欢哪个,我给你最低价就完了……”

还有一次,有人指着志良挂起的牌子问,如果客人猜拳输了怎么办,志良随口说了一句:“那就跑呗。”没想到,旁边有个女生跟他猜拳输了,真就转身想跑。志良一把拉住她,“规则是赢了送你一个,输了你买一个。”没想到女生竟说:“我就没想买。”然后转身就跑了,把志良一个人扔在原地,围观的人也都被女生的任性逗笑了。

开心,是潘家园夜市的主旨。在夜市逛过一圈之后,只要你注意听周围人聊天,就能攒出一部笑料包袱集。

比如,两个女生聚在一个卖NBA球星卡的地方,非得让摊主找一张C罗的卡片,摊主一脸无辜地说:“C罗是踢足球的,我卖的是篮球球星卡……”

“12点了啊,该散了啊!”到午夜,夜市管理人员开始疏散摊贩,但仍有不少游客不愿离去,有生意的摊主继续给顾客介绍商品,没什么生意的摊主开始收摊。

这一天,志良跟顾客猜拳赢了七成,露露跟旁边摆摊的大哥换来了一个文创笔记本,阿呆加了五个同好的微信……对于潘家园的摊主和顾客来说,无论你买与不买,能交到的朋友可能是无限的,能听到的故事也是丰富多彩的,欢乐更是可以叠加的。

责任编辑:李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