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2024-04-09 11:31
作者:王姗姗
威海职业学院:非遗技艺进课堂 文化传承润匠心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王姗姗 记者 陈凤莉)在威海职业学院现代化建筑群间,有一座白墙灰瓦的中式四合院格外显眼。小院的木质牌匾上写着“非遗学院”四个大字,推门而入,孔子第73代世孙孔庆河老先生的书法作品——“福”字木雕影墙令人眼前一亮。

院内的10多间教室宛如精致的“工坊”。学生们在其中,或安静地在葫芦上作画,或凝神屏气地剪纸,或用小锤子和錾刻刀在锡纸上錾刻图案,或用锯子切割木料发出嘎吱声……

2017年,威职院成立“非遗学院”,面向全校师生开设“威海锡镶技艺”“威海剪纸”“胶东花饽饽习俗”等12个具有威海地域特点的非遗社团,并开展各类非遗文化传承活动。

如今,威职院又将非遗保护传承渗透到教育体系中,首次开设系列非遗技艺公选课,打造传承、研究、生产全链条式非遗传承模式。学生完成学习后可获得学分,还可加入相应工作室实习、就业,在培养非遗传承人的同时,鼓励师生将非遗项目转化为真实商业项目,实现非遗的生产性保护。

责任编辑:陈凤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