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经济观察报》刊发题为《研究生多到无宿舍可住》的深度报道,以这个简单明了的标题,一语道破了当下众多高校研究生教育所面临的后勤困境。文章刊发两天前,2024年全国考研初试成绩正式公布。在那些成功通过初试的考生为结果感到欣慰的同时,其中也有不少人,不得不为“考上之后要住在哪”的问题开始发愁。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16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为66.71万人,2022年,研究生招生人数扩至124.25万人,几近翻倍。2022年,我国在学研究生已达365万人,总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在这一背景下,这篇报道指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提出不再为非全日制、定向就业或一些特定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提供宿舍。一些学校开始不再为全日制专业硕士生提供校内宿舍,其中包括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等多所知名高校。
对广大考研者而言,能够进入上述名校就读,无疑是一项相当了不起的成就。但是,当他们历经重重考验,终于考入心仪学府时,却发现自己连住都住不进去,难免感到失落,与此同时,也必须直面由此而来的经济压力。不过,在另一个角度上,高校做出这样的决定,也着实是无奈之举,而非学校管理者之所愿。
报道指出,对许多高校而言,老校区早已拥挤不堪,就连之前新建的校区也已人满为患。平心而论,在研究生大规模扩招的同时,校园住宿设施的建设一时无法跟上,在很大程度上的确难以避免。但是,不论学校有多少难处,学生的住处何去何从,都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而在具体解决问题的思路上,可能有不止一个答案。
对此,光明网评论员文章坦率地指出:考研上岸却遭遇住宿难,并不是新问题。文章写道:“不同于西方国家,在我国,高等教育虽近年来学费有所上涨,但仍被认为具有公益属性,这么多年来,人们早已视低学费、低宿舍费为理所当然,视学校‘包住’为规定动作。对让自己校外租房的情况,不少学生难免会产生比较强的不适感,甚至被剥夺感。”
对此,虽然有关部门日前印发《关于加强高校学生宿舍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了资金、运营模式、宿舍管理等多维度的一揽子解决方案,有望使高校宿舍建设迎来一个新的高峰。但这篇文章也指出了依然存在的隐忧:“对高校来说,虽说新建宿舍迎来政策利好窗口期,但建多少以及如何收回成本,都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而且,宿舍不仅仅是学生住的物理空间,同样是重要的教育场所。如何在量与质双方面满足学生的需求,顺应教育发展的趋势,是留待我们解决的重要命题。”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如果说学生的住宿需求无法仅靠高校建宿舍解决,又有哪些替代方案可供使用?对此,红星新闻刊发评论,在标题中直言——社会力量可以有所作为。文章写道:“面对这一情况,让高校凭一己之力,通过新建扩建宿舍楼,包办包括所有研究生在内学生校内住宿,可能不太现实,也未必符合高校后勤社会化这一大的发展方向……高校通过与社会力量合作的方式在学校周边解决研究生住宿问题,有利于减轻学校基建与后勤管理的包袱,让学校把更多资源投入到教学科研建设中来……以住宿的社会化为契机,引导研究生更多地增强自主管理能力,也可以成为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
对于引入社会力量这一方案,澎湃新闻在其“深观察”栏目刊发文章,展开了深度分析。该分析的作者,是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教授陈杰,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博士生齐昕,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硕士生黎汛泰。文章从正反两方面全面分析了利用社会用房做高校宿舍的可行性,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建议。
文章指出,利用社会用房作高校宿舍的优势,一是见效快。成熟的社会用房,一般都满足学生宿舍安全标准,且配套齐全,可拎包入住。二是地理位置优势。利用校园周边的社会住房,比高校自己找远郊空地盖新校舍,对学生更方便更友好;三是可在全社会层面进行房源统筹,灵活多样,投入少。但在当下,高校出于对房源选取、租金成本、学生分配、运营管理的担忧,对于使用社会用房普遍动力不足。对此,政府需要在“选房—购/租房—运营—退出”的全过程中,担任好“支持者”“黏合剂”“裁判员”的作用,在加大财政支持的同时,平衡好各方利益,确保校企合作关系的稳定。
此时此刻,全国两会在即,有代表委员也关注到了相关议题。近日,据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报道,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姜耀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面对越来越多研究生没有宿舍可住这一现象,高校应该采取经济援助、奖学金、住宿补贴等措施,为学校没有提供宿舍且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支持。高校可以探索与地方政府合作,拓展校外住宿资源,与企业合作,提供经济型住宿选择。他认为,随着研究生报考人数减缓、高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和地方政府开始重视和协调,研究生没有宿舍住的情况会得到缓解。
媒体札记,中国青年报评论员为您品评一周时事热点,我们下期再见。
撰文/杨鑫宇
编辑/黄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