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平:“查户口”式的寒假作业不可取

中青在线  |  2024-02-02作者:特约评论员 李晶晶 王馨怡

近日,广东有小学生寒假作业要求填写家庭收入、房屋还贷、汽车支出等信息,不少家长质疑“这是寒假作业还是家庭背景调查”,在网上引发热议。

事实上,像这样“查户口”式的作业并不是第一次出现。2018年10月,上海某小学布置了一项特殊的家庭作业,要求用树状图形式写清至少四代家族成员并注明职业,还要写出家族有过哪些名人、功绩;2020年1月,杭州某中学布置的一项寒假作业是制作家谱,用图表呈现从高祖父母开始全部亲属的姓名、生卒年月、职业、居住地迁移情况……对此现象,很多网友纷纷吐槽“学校根据学生家庭条件区别待人”,呼吁“望整治,勿让攀比之风污染校园”。网友们之所以对此类作业不买账,其实是在担心学校布置这种“查户口”式寒假作业的动机:学校是否会通过家庭状况给学生“画像”“归档”,进而区别对待学生等。

作业采用这种小调查形式的初衷是好的,但当调查内容涉及家庭收入等私密性很强的问题,就显得有些越界了。如果这些信息被泄露或用于不当用途,将会对学生的隐私权造成侵犯。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填写家庭收入、房屋还贷、汽车支出等信息并作为一份作业交上去,即使学校主观上并无歧视的想法,客观上也容易引起误会,让人先入为主,质疑其有区别对待学生的可能,担心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受到伤害,并由此引发学生之间互相攀比的心理,甚至造成歧视或者校园暴力的出现。总之,为了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在布置作业上,学校要有边界意识,“查户口”式的寒假作业不可取。

教育部2021年6月颁布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明确了学校应当尊重和保护未成年人包括个人、家长和家庭隐私信息在内的三类信息;2022年4月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严禁采集家长职务和收入信息”……这些条款背后的精神是共通的,即学校要避免超范围过度收集家长信息,坚持最小、够用、必要的收集原则,最大程度保障学生隐私,促进教育公平。

退一步说,如果想让学生通过了解家庭收支情况,懂得父母的辛劳和付出,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其实有更合适的方式。比如,利用“父亲节”“母亲节”“重阳节”等节日开展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心灵上与家人产生感应和共鸣。再者,如果想提升学生的财商、让其对财务有基本的认识,也可以通过编制个人预算、利用节日消费数据绘制折线图等其他更恰当的方式来进行。“查户口”式的作业则大可不必。

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和上级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寒假作业的审查管理,从备案审核到过程督导全链条把控,在保障学生隐私和教育公平的前提下,科学设计既能满足综合素质教育需求、又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作业。

责任编辑:王俊秀 郭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