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60年前,六连因“战备思想硬、战斗作风硬、军事技术硬、军政纪律硬”被国防部授予“硬骨头六连”荣誉称号。岁月轮回,时代变迁,历经60年的风雨砥砺,“硬骨头精神”历久弥坚。近日,“硬骨头六连”授称60周年前夕,我们再一次走进连队,踏上传统永续的寻根之旅,探寻六连在强军兴军新征程中的基因赓续,体悟“硬骨头精神”发扬光大的时代新篇。
——————————
岭南之冬,深山密林,“硬骨头六连”官兵整装待发,一场实兵演练拉开战幕:数十名全副武装的官兵,冲上5米高的障碍墙,纵身跃入深3米的反坦克壕,随即在火网中穿越、在泥潭中匍匐、在跃进中爆破,徒手攀上近90度的垂直悬崖,滑越过百米山涧,展开快速突击……
曾经在连队战斗和工作过的老领导、老战士被连队官兵请回“娘家”,看到这一幕演练情景个个热泪盈眶:“还是当年那股气,还是当年那股劲,还是当年的‘硬骨头’!”
参加过161场战斗,涌现出28名战斗英雄和英模人物,先后被国防部和中央军委授予“硬骨头六连”“英雄硬六连”荣誉称号,满载着革命先烈的赤胆忠魂,第74集团军某旅“硬骨头六连”一代代官兵传承“根子硬”“骨头硬”“脑袋硬”的红色基因,成为“永远的硬骨头”。
新时代,六连官兵把习主席的回信作为巨大动力,牢记统帅勉励,紧盯强军目标,紧跟时代之变,大力传承红色基因,苦练打赢本领,“硬骨头精神”不断发扬光大,连队成为全面过硬的“两栖尖刀”,成为新时代基层建设的一面旗帜。
识变之智——“硬骨头精神”与时代同行
面对回连队参观的领导和老兵们,连长王刚指着墙上的一面面锦旗、奖牌分外自豪,他深有感触地说,认识“硬骨头六连”,要从历史深处走进这个英雄的连队。
六连在抗日烽火中诞生,在革命和建设中成长。一个又一个“第一”,塑造“硬骨头六连”的精神;一项又一项纪录,串起“硬骨头六连”的连史;一个又一个时代,书写“硬骨头六连”的传奇。
“每当看到革命先辈留下的布满弹孔的战旗,看到从英烈前辈身上取出的硬骨和弹片,有心酸更有责任,我要让‘硬骨头’在我身上变得更硬。”这是一代代六连人的共同感受。王刚一到连队,为成为连史解说员,当天晚上就打起背囊住进荣誉室,一住就是半个月。
走到六连营房里,“刘四虎排”“尹玉芬排”“李恩龙排”,在以英雄名字命名的排房里,醒目地挂着他们当年的战斗口号——“有我无敌、刺刀见红”“打垮敌人、永不服输”……
官兵们说,“硬骨头精神”是一代代六连官兵的精神标识,是镌刻在每名干部战士灵魂深处的基因密码,它像一把熊熊燃烧的火炬,照亮和激励了这个英雄群体中的每个人。
2021年,在南部战区陆军组织开展的“穿越时空的对话·新老英模共话英雄精神”交流分享课上,“硬骨头六连”第19任指导员石守德、第27任指导员齐有为,时任连长赵松受邀来到现场,不同年代的六连人相聚在了强军新时代。课堂上,赵松向前辈们介绍连队改革移防以来取得的最新建设成绩,齐有为则亲手将石守德老英雄的《战地笔记》赠送给赵松,并嘱咐年轻一代官兵传承和发扬好“硬骨头精神”。这堂交流分享课不仅见证了六连人的传承,同时也见证了“硬骨头精神”的发扬光大。这一课搬到了军委政工部举办的教育创新会现场,感动了在场的所有将军。
如今的六连,00后大学生士兵成为新生力量的主体,但无论人怎么变,“硬骨头精神”都不变。六连官兵常挂在嘴边一句话:“怕苦莫入六连门,怕死别当六连兵。”
某中医药大学毕业的山东籍战士王春钲,入伍后得知分到梦寐以求的“硬骨头六连”,兴奋得一宿没睡着。英模连队、建功立业,是每个军营男子汉的梦。
梦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大学时是篮球高手、自恃体力不错的王春钲,在六连严酷的训练中败下阵来。5公里武装越野累得他“怀疑人生”,体能训练难得他一度想退却,最终在一次射击考核中受到了终生难忘的震撼。
那次考核,历来都是第一的六连却和一连打了个平手。连长发了狠,吼出“六连永远不能输,被别人赶上来就是输”的狠话。
晚上班务会上,王春钲跟班长说:“我一定要把‘硬骨头精神’传承下去,再苦再累也绝不退缩。”
“硬骨头精神”在一个个六连人身上以各种各样形式呈现出来,无论人员如何更迭,永远的“硬骨头”都能成为每个时代的榜样。因为这个连队经得起岁月的冲刷、风浪的洗礼、历史的考验,始终与时代发展、战争演进相一致。
求变之勇——“刺刀见红”砥砺战斗作风
六连有一把弯曲的刺刀,让所有的六连人格外珍惜。
刺刀的主人叫刘四虎,是1950年全军英模榜上位列第一的特等战斗英雄。1948年2月28日,西北野战军围攻宜川。六连参加了著名的瓦子街战斗,140人牺牲了127人。刘四虎先后拼杀7个敌人,身中11刀,昏迷10天后才醒来,留下了这把拼弯的刺刀。
刺杀操,步兵最古老的近战操典。刺刀对刺刀、白刃对白刃的格斗,是勇气和胆量的对决。现代战争中,刺杀操已经作古,但六连却以这种特殊的方式,纪念刺刀见红的英雄前辈,锤炼“困难面前有六连,六连面前无困难”的血性胆气。
座谈中,官兵们一致认为,改革强军使我军的武器装备升级的速度加快,使命任务的拓展使连队的训练发生深刻变革。但无论武器装备再先进,先辈们这种刺刀见红、有我无敌的英雄气,永远不能丢。
几年前,连队召开移防后首次训练形式分析会,时任连长胡迟抛出问题:连队要从传统步兵转型为新型步兵,如何快速实现战斗力的新跃升?
难题抛出,四下无声。改革移防后新增装备多、新训课目多、新转岗位多,新编制体制对两栖重型步兵连融入体系、自主作战有新要求,连队该如何在短时间完成“合”的转变,形成战斗力?大家心里都没底,只能低头沉思。
“困难面前有六连,六连面前无困难。”会上,连长胡迟打破沉默,决定从苦练中摸出“真经”。全连铆足一股劲,“没有经验可循,咱们就蹚出一条路来!六连没有攻不下的山头!”
话虽好说,但头一脚难下。第一步该怎么走?胡迟一直被这一问题困扰着。同为主官,此刻连队指导员熊维也同胡迟一样,思考着连队在新体制下的建设。
第二天,连队召开了支委会,围绕转型难题进行讨论。
“建议改变以往连队组训的方式,由单兵向班排车组延伸、单课目向多课目串连拓展、单人单车向人车结合转变,多组织一专多能、多专多能训练……”士官支委唐雄建议道。
“在原岗位编制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调控,新专业可安排能力较强的官兵担任。”胡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会后,面对“拦路虎”,支部一班人拿出“刺刀见红”的猛劲狠劲,训练中胡迟带领支委率先学、抢先练,白天钻进40多摄氏度的战车内练实操,一练就是一整天,衣服湿了干,干了湿;晚上加班加点组织研究战术战法、编写相关教案。连续几十个夜晚,学习室的灯都亮到后半夜;战士们人人定下目标,每天理论多学一点,实操多练一手,训练问题不过夜。
两个月后,移防后的首次海训拉开序幕,六连连长胡迟主动请缨打头阵,营党委一班人没有当即批准。
此时,海况复杂,正值台风季,海上风急浪高,气候条件恶劣,战车下海安全风险大;海域不熟,千里移防,首次在陌生海域开展训练,心里不托底;装备底数不清,刚与前一个部队完成装备交接,虽然型号与之前的装备一样,但始终比不上以前的“老搭档”。
六连哪儿来的底气?胡迟道出原委:原来,刚进驻海训场这几天,六连官兵就利用休息时间,主动跑去海训场地勘探地形、分析海况,从岸边的地势起伏,到风浪的特点规律,密密麻麻记录了好几页。
不仅如此,他们从交接装备到参加海训的这段时间一天没闲,对战车进行了全面“体检”,在维护保养的过程中每个细节都不放过,连哪个螺母没有打密封胶都掌握得一清二楚。正是因为心中有底气,所以这次六连敢打头阵。
“好,就你们了,做好风险评估,抓紧时间展开训练!”营长杨士宏当即拍板。
“全群注意,向目标海域泛水编波,执行!”一声令下,六连打头阵的战车怒吼着率先冲入海中,随后的战车依次泛水、编队,向目标海域机动。
风浪越急,战意越浓。远远望去,铁甲洪流犹如海中蛟龙,时而推上浪尖,时而跌入波底,不停与风浪搏击,在反复起伏中逐渐稳住车身,有踏浪而行之势。
风势变弱,天色渐晚。“就地转入夜间航渡训练!”随着一声令下,刚刚上岸的战车编队,又钻入茫茫海际。此时,通信电台响起坚定的声音:“营长,六连这次依然要打头阵!”
应变之方——跨域突围见证“硬骨本色”
放下背包那一刻,南国特有的闷热与潮湿扑面而来。战士林康深吸一口气,来不及片刻休息,便和连队骨干们投入到新的战备和训练方案调整中。
“太热了!”32岁的林康有时候感觉自己的人生和连队历史很吻合。这位当了14年兵的西北汉子,入伍就来到驻守浙东腹地的六连服役,向南移防1000公里来到岭南,最难适应的便是气候。战士周锋鹏是连队的狙击手,每次训练“闭上眼都知道这里的风吹草动”,如今来到岭南,温度、湿度的变化很让他头疼。
除了空间上的变化,环境之变也带来了时间的“切肤之痛”——在浙东江南腹地驻守了42年的六连,移防到岭南后首次组织武装5公里越野考核,官兵们平均成绩较以往慢了整整3分钟;车组连贯考核,优良率下降近15个百分点;新驻地年均气温高出近5摄氏度、年降雨量高出500多毫米,武器装备的各项作战和保养参数不再精准……
六连老连长赵松回忆,以前在浙东时,“硬骨头六连”仿佛就是“天之骄子”——任务第一个拿、奖牌第一个争,“名号从来都响当当!”如今改革移防岭南,面对陌生的环境、全新的对手,赵松坚定地说:“我们必须得重新用实力证明自己。”
“放下过去,放下荣誉!”来到岭南的第一天,指导员带着大家重温连史。他对官兵们说,连队历史上曾转战过祖国的大江南北,每一次战斗都是全新的开始,“拼弯的刺刀,从来不躺功劳簿!”
刺刀仍然在拼,历史也在不断续写——新训练场还没建好,为了尽快开展适应训练,六连和七连竟为了抢占训练场争吵起来,营长说“来个比赛谁赢谁用”,六连最终夺魁。
来岭南后不久,六连官兵主动与海军某登陆舰支队、空军航空兵某旅等军兵种部队开展联学联训,在南海海域探索新环境下各项战训法以及武器装备参数,不断提升复杂条件下的作战能力。
“永远不要怪环境不好,要怪也只能怪你适应能力不强!”如今林康已是全连第二老的兵,他总喜欢跟新兵们讲连队曾经的故事,并告诉他们“树挪死,人挪活”的道理。周锋鹏如今也成为连队狙击手的教练班长,曾多次参加国际赛事。“庭院里跑不出千里马,家门口练不出打仗兵。硬骨头精神不是靠说的,更要靠做!”为了提升射击能力,周锋鹏常常在湿热的草地上一趴就是一整天。
连队移防当年就在多场演习考核中拿下第一,将第二名的部队远远地甩在后面,“硬骨头六连”的名号在南国部队中再次打响……
改革移防带来了环境之变,再次激活了六连官兵变中求胜的渴望和勇气。移防那天,官兵们多次请求组织,终于获准将代表着连队精神的“硬骨头六连”巨石带到岭南。
在新营区安放几十吨重的巨石那天,天空下着雨。仪式中,林康和战友们分明感到巨石落地那一刻,一场震动如号角一般,在岭南大地响起,官兵们随即开始了新的冲锋。
谋变之道——胜战追求成为共同信念
60年的岁月在六连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辙痕”,这些“辙痕”被清晰地记录在了六连的连史中。
六连是在战场的血与火中锻造出来的,连队的光辉历程和赫赫战绩,在代代官兵灵魂深处烙上了“胜战印记”。从“英雄高家凯”,到“高家凯班”;从“拼弯的刺刀”到“连长的钢钉”;从“决胜小尖山”到“每天都是出征日”……在六连,这些战斗故事的持续更新、广泛流传,不仅诉说着英雄连队的传奇,同时也展现出了一代代六连官兵在时代变迁、使命变化中对能打胜仗的不懈追求。
战争年代,六连战士高家凯拉响仅剩的手榴弹,与蜂拥而上的敌人同归于尽。今天,连队有了“高家凯班”。在一次海上航渡训练中,“高家凯班”的一辆战车突发故障,失去动力,战车很有可能触礁沉没。在情况危急的时候,“高家凯班”的战士丝毫没有惊慌,而是凭着过硬素质在大风浪中冷静地快速排除险情,完成了实战训练。
上世纪60年代,六连的先辈们奉命入闽紧急备战。就在那一次行动中,他们总结出了装备和物资管理上的“三分四定”,后来被写入条令、成为全军规范。今天,六连的战士枕着敌情睡觉、时刻准备打仗,始终保持上铺鞋尖朝里,下铺鞋尖朝外,随时准备战斗。新兵下连当天便加入战斗编组,展开拉动流程演练,确保一声令下迅疾出动。
上世纪70年代,六连第一个研练“三防”条件下的班进攻,80年代,他们又第一个探索连进攻中的接敌、破障等课题,创造新战法。小尖山战斗“十六勇士”、时任六连副连长田培芝深情地回忆:“在边境自卫反击作战中,六连为了拿下小尖山,组建敢死队,官兵们明知此去可能回不来,却仍义无反顾!那次战斗中,突击队以5人牺牲、11名战友负伤的代价,用血肉之躯打开了通向阵地的胜利之路。”今天,面对新时代新使命,六连官兵也深知,只有挺住“重生”之苦,承受“拔节”之痛,步子才能迈得更大一些,胜战的把握才能更足一些。
前不久,六连在一项排战术演练中,班排协同、人车协同、十余种火器交替运用。虽然完成了演练任务,但是连长认为这次演练距离实战还有不小的差距,他对这次综合演练的结果并不满意。
当夜,六连会议室灯火通明,连长带着骨干对演练中暴露的问题逐一复盘检讨。“传统战法跟不上转型步伐,作战理念停留在步兵思维”“单打独斗过多,密切协同太少”“按部就班完成任务的人过多,渴望出奇制胜的人太少”……一场演练,让六连官兵深刻认识到:时代在改变,作战理念在改变,但是他们的胜战追求永远不能变。
连续好几天,他们白天训练、晚上复盘,一个难点一个难点攻,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过。最终,在全旅组织的对抗演训中,六连请战担任最重的防御任务。全连官兵灵活运用多种战术,连续击溃对手数十次猛烈进攻。演练结束后,连队指导员孙斌斌说:“革命战争年代,我们信念坚定,在炮火硝烟中立下赫赫战功;从战火硝烟中走来,我们要传承革命前辈的胜战基因,不断提高胜战本领。”
为了提高自己的打赢本领,他们先后主动与空军航空兵某旅、海防某旅、武警某支队等单位展开联学联训,共同探索多种实战课题,并及时把探索成果运用到多场演训任务中。
无论时代怎么变,环境条件怎么变,作战任务怎么变,六连官兵都坚持把训练当作打仗,一招一式向实战对接,与打赢对表。如今,“硬骨头六连”这把尖刀,也在不懈的胜战追求中越磨越亮。
张首伟 关磊 赵超 杨成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