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大型公益环保纪实节目《一路前行》中,演员胡歌和刘涛就“要不要带走在野外用过的厕纸”展开争论。胡歌认为,应该把用过的手纸带走,刘涛则认为可以探讨其他解决方式,比如选择一些可以被大自然接受的纸。节目一经播出,更是引发公众热议。有网友表示愿意试试“打包厕纸”,也有网友认为“用可降解纸巾”才是保护环境更可行的方法,还有网友表示“我支持胡歌的倡议,但我按照刘涛的方法做”。双方虽各执己见,但保护环境的初衷一致,讨论本身就在唤醒公众的环保意识。
这场“有味道”的讨论,争议的焦点在于,如何处理在可可西里野外用过的厕纸?经工作人员科普,在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109国道沿线的生活垃圾确实给环境保护带来很大压力,因此“垃圾尽量带走”是最理想的做法。节目中胡歌和刘涛最终也达成了互相理解,然而公众的争论却还在继续,可见高标准的环保理念与公众普遍可接受的环保措施之间,可能还有一段距离。但大部分人都没有把“厕纸争论”看作是无厘头或者无意义的争吵,而是就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各抒己见。我们乐见这样的“较真”,也需要更多的“较真”来唤醒公众的环保意识。
更进一步讲,表面是纸张的“去留问题”,实则是对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生的思考。如果将讨论的对象从厕纸换成塑料瓶、易拉罐,答案毋容置疑也无需讨论,正是因为“厕纸”的处理方式每个人的可接受程度不同,因而增加了讨论的空间。如果没有节目中二人的“针尖对麦芒”,公众也许并不会考虑“厕纸问题”,然而环境保护需要被看见,需要热度,需要讨论度,更需要被落实。公众可以在你一言我一语中,将边界模糊的行为规范探讨出更具象、可行的做法,思考如何尽最大的努力,既不委屈自己又不破坏环境,在个人的接受度和保护环境之间达到一个平衡,与自然和谐共生,才体现出这道议题真正的社会价值。
从“单向灌输”到“主动思考”,理性的公共讨论让公众更自觉地唤醒环保意识。多年来,我国始终致力于环境保护宣传,从报纸、杂志、户外广告,到门户网站、社交媒体,公众已经普遍形成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认知。此时,辩证的公共讨论增强了人们的思辨能力,主动把时代课题具化到实际行动。我们既要保持思想的开放,接纳不同的视角和观点,也要把握好心中的规尺,在激烈的公共讨论中得出最优解。
所谓“心中的规尺”就是把握公共议题中问题的本质,有度地输出观点且保持理性。如果公众心中没有这把“规尺”,被舆论带偏或刻意回避“麻烦但正确”的观点,那就失去了公共议题存在的意义。公共议题中思维的碰撞,让社会课题先映入眼帘,再深入人心,每个人都有机会选择和吸收既适合自己又造福社会的解决方案,让“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不再是一句轻飘飘的口号,让生态文明建设的“种子”在人们心中落地、生根。
走好环保之路任重而道远。期待我们能跳出“二选一”的原则,找到更多可行性环保方案,共同为环境保护献计献策。同时,也希望更多有社会价值的话题被拿出来讨论,为公众提供一个理性思考的切入点,让生态环境、道德观念等宏大的命题变得生活化、具体化、可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