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的主题和方向,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共青团的主要任务,作为中央重要新闻媒体和团中央机关媒体,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并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将主题教育学习成果有效转化成“为党育人、加速做大做强一流新型主流媒体步伐”的改革成果,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青年报社(以下简称“中青报”)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
今年,是媒体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第十个年头,在中宣部指导、团中央书记处具体领导下,中青报不断推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按中宣部、中国记协的安排和邀请,中青报已多次在全国媒体负责人培训班上进行相关经验介绍交流。但我们深刻认识到,距离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一流新型主流媒体目标,中青报还有不小差距,存在不少困难,需要继续从严治报、自我革命、知行合一,要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带头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忠实实践者。
一、胸怀国之大者,始终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重要决策部署,十年磨一“厨”,改革不停步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十年磨一“厨”——中青报始终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对标对表党中央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等重要决策部署,立足自收自支实际,不断推进一体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从中青报特色的经济适用型“融媒小厨”,到一体协同发展的“可视化融媒云厨”和“大思政课”云平台(日前,在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报业创新发展大会上此两项创新案例入选——编者注),我们一直努力探索媒体融合发展的改革创新之路。《可视化重塑全媒体精兵》被上级相关部门选为全国新闻培训可视化教材,中青报90后记者的报道《“探界者”钟扬》被教育部选入国家统编教材高一语文课本;
从2014年全媒体用户几十万,到2023年上半年超过3.1亿,出品了一大批流量过亿的融媒精品,在年轻人中触达率大幅提升,并正在与团中央新媒体中心深度融合,打造出全国新闻短视频头部品牌“青蜂侠”等;
从独家推出《父亲往事——忆我的父亲习仲勋》《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强国一代有我在》和相关融媒精品、互动讨论,唱响“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新时代最强音,到参与制作、承办、传播每年100多场中外青年交流活动,以及《青年大学习》团课、世界青年发展论坛等;
从以18岁戍边烈士陈祥榕为代表的英雄官兵,到“奋斗者正青春”的新时代弄潮儿,中青报近些年一直深度关注青年榜样和典型,进行可视化报道,《我站立的地方》《巡逻王》《辽宁舰上的青春誓言》《让清澈的爱可视化》等作品,从深度冰点特稿、微纪录片和评论等全媒体视角,唱响了“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铮铮誓言,推出了一系列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英雄群像;
从初步构建覆盖几千所高校的线下校园媒体、创业社团等渠道,建立几十万大学生通联队伍,到在舆情智库、国际传播、舆论斗争等重要宣传任务执行中,正战斗在中央媒体第一方阵……
中青报现已形成了“报、网、端、微、抖”协同联动、一体发展、集约高效的内容生产体系和全媒体传播链条,用可视化锻造一支全媒体精兵,主力军全部挺进互联网主战场,可持续性发展模式基本成型。
坚持以内容创新为根本,充分传承和发扬主流媒体内容、人才优势,推出全媒体精品,中青报一大批传统优势品牌积极拥抱融合改革。最具纸媒特性的“冰点”“青年话题”“思想者”“青年调查”等品牌栏目,均已找到各自可视化表达新模式。
如中青报品牌栏目“冰点”,已出品10多集纪录片,其中有的获国际奖项,“冰点”品牌与可视化创新实现了双向赋能。“青年话题”“思想者”等传统以深度、观点见长的思想性栏目也探索了可视化样态,与“大思政”“中青视线”等新深度报道栏目融合,生产的“产品”已成为由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团中央等授权的中青报·中青网“大思政课”云平台核心内容。
目前,中青报几乎所有的专业采编部门都有自己的融合产品栏目,还有不少年轻人在报社支持下,组成跨部门的可视化协同创新实验室,进一步打破报网端部门界限,真正按“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融合目标,进行一体化生产运营。“图知道”“参数”“来点科学”“青年茶座”“中国有故事”“氧气视频”“三面财经”“新职业”等一批由年轻人打造的融合栏目已经常态化运作,也成为中青报在重点战役报道中可视化表达的标配。
二、政治引领摆在首位,实事求是、艰苦创业、践行“四力”,破解媒体融合发展紧迫课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青团要把加强对广大团员和青年的政治引领摆在首位。这是中青报融合纵深发展始终坚持的首要任务。
2017年,中青报立足自收自支实际,推出经济适用型“融媒小厨”,集中有限人力资源、技术、资金等,移动化优先、一体化转型,不再存在单独的新媒体部门、新媒体分管领导,自主研发的移动采编系统初步打通最后一公里,全媒体考评、人才培养、运行机制等进行了重大改革。自踏上媒体融合道路伊始,全体中青报人就有一个共识:“不是前面已经有亮光在等着我们,而是退后一步就是万丈深渊”。
2018年,中青报刊发评论员文章,提出检验媒体真假融合的“四把标尺”论:一是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二是真正“融为一体、合而为一”;三是真正实现“一支队伍,多个平台”;四是真正以内容创新为根本。“四把标尺”成为中青报在媒体融合改革中保持定力、保持方向的重要遵循。
2019年,在中宣部指导下,按照团中央书记处决策部署,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等多家机构并入中青报,进一步做强团属新闻媒体阵地。如今,中青报已基本构建起“内容、管理、技术、运营、团务”五大融合板块,正在形成“媒体+智库+团务+服务”的整体架构。过去我们依靠“纸”端链接读者,如今在移动端、在云端链接青年,形态在变,但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的内核不变,坚持“为党育人”的根本任务,持续在“大引领”“大思政”“大统战”方向发力。把青年的温度如实报告党,把党的温暖充分传递给青年。
比如,中青报“大思政课”云平台适应青少年话语体系,运用深度报道、云团课队课、短视频、图解、H5等形式,对党的创新理论进行青年化阐释、可视化传播;主题团课《青年大学习》持续多年总点击量近10亿;出品了播放量达8.4亿的微电影《头条里的青春中国》等一批传播量过亿的融媒精品。
从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报头那天起,中青报就加强对广大青年的思想政治引领,坚持“跟中央紧些更紧些,跟青年近些再近些”。中青报报道过张海迪、罗阳等青年典型,让一个个青年典型成为一代代人的信仰;发现过80后“大眼睛”,让孩子的渴望成为希望工程。“论雷锋”“人生观大讨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以青春之我成就青春中国”等评论、观点、讨论,是从过去激荡至今的时代强音,也是从今日通向未来的精神路标。
青春的故事一开机,分秒向前,但变化中仍有不变,中青报始终坚持传播党的主张,服务青年成长,推动社会进步。
下一步,全体中青报人要持续把“大引领”有机融于“为党育人”目标中,从宣传灌输向思想引领过渡,为党争取青年人心,大力加强青年思想政治引领,尽快实现从“影响”到“引领”、从“亮眼”到“润心”的转变,在增强吸引力和感召力中,不断提高服务青年的能力,在适应青年需求的同时,不断创造新需求,加强思想引领的穿透力,让广大青年在“青年发展”的机遇和氛围中创新创造,传承和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更加主动自觉跟党走。同时,进一步深化融合改革,做强“大思政课”云平台,助力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这是中青报人的追求,也是中青报人的优良传统。
解放初期,柳青参加《中国青年报》的创办工作,任编委和文艺副刊主编。为了深入农村生活,1952年柳青任陕西长安县县委副书记,后来辞去了县委副书记职务,保留常委职务,并定居在那儿的皇甫村,蹲点14年,集中精力创作《创业史》。习近平总书记把柳青称为人民作家,曾多次点赞并要求党政干部学习他。柳青等老一辈优秀报人,始终是一代代中青报人传承学习的精神标杆。
三、守正创新,一体化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用可视化重塑全媒体精兵
2022年,中青报以“全员下厨”的坚定决心,鲜明提出“没有‘可视化’,就没有报人的明天”。在当年元旦,全媒体全天候推出“温暖的BaoBao”可视化栏目,开启了一场“可视化重塑全媒体精兵”的探索。重点聚焦10项全新的可视化指标,修炼全媒体十八般武艺,同时构建一系列体制机制创新的“生态系统”,保障“可视化”改革。其中包括优化内部管理,有序推进一体化大人事大财务的“集团化”管理,在内容严格三审制基础上,创新出台三维协同机制——全媒体协调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制播组、运维组、品控组组成,负责对重大选题、内容产品、文化新业态等项目进行研判、评估、考核,为报社绩效导向、利益分配提供更科学规范的重要参考。
特别是2020年起执行的中青报《“十四五”全媒体人才培养规划》,进一步开拓人力资源成长通道,打破编制、级别、身份限制,重点聚焦培养扶持“优秀融媒专家型人才、优秀融媒经理人、优秀融媒制片人、优秀融媒创意创新人才、优秀融媒技术人才”5类融媒人才,现已分阶段、多批次选拔了近200名人才入库,其中35岁以下人员占比60%。人才入库后通过专项考核进行选聘动态调整,极大调动了优秀全媒体人才的积极性。当前,中青报已在全社范围内(含下属企业)基本构建起涵盖内容、技术、运营、管理、团务等不同发展方向的全媒体人才链。探索成立青年编委会,建立全媒体国际传播、思想评论一体化人才成长机制,等等。
从“思想的视觉锤,品牌的产业锤”到“可视化重塑全媒体精兵”,从“可视化协同创新融合实验室”到“青年文化大数据总部基地”,从“融媒小厨”到“可视化融媒云厨”,新闻的表达从单一的文字或图文,扩展到了短视频、纪录片,平面视觉传达从原有的新闻摄影,扩展到了条漫、动画设计,新闻记者从“码字人”成长为编导、主持人,而主持人又从真人PK转战到虚拟人大战。中青报通过一次次的改革,推动年轻人超越自我,提升跨界能力;每一次具体的改革方向,都是瞄准扩大青年受众基础来推进。这也是中青报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汇聚共奋进的青春力量之缩影。
整个改革过程中,中青报不断从健全完善体制机制中寻找答案,努力以高标准推进党建业务的一体化深度融合,以高效能推进内外治理的一体化深度融合,以高质量推进精品导向的一体化深度融合。
中青报创刊70余年来,始终重视培养人才、团结人才、引领人才、成就人才,重视“青年关注、关注青年”的有深度有思想的报道。如改革开放之初,走在拨乱反正、解放思想前列,推出《学习毛泽东》《伟大的四五运动》《正确认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问题》《污染须清除,生活要美化》等评论;《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考察报道》《第五代》《命运备忘录》《进城务工青年创业追踪记》等调研性特稿,成为深度报道的标杆之作;《敢于向特权挑战的人——记北京丰泽园青年厨师陈爱武》、大兴安岭火灾的“三色”报道、《真假记者排队领“封口费”》《大学生创业者专利维权何去何从》等舆论监督性调查,至今令人印象深刻。与此同时,产生了一批批富有家国情怀、坚守新闻理想的名编名记、名评论员、名作家编剧等,为新闻宣传等战线输送了大量人才。
四、将文化传承的基因嵌入融合改革,做好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阐释与可视化传播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时代课题,指明了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这次座谈会,总书记也再次阐述了“两个结合”的深远意义,作为团中央机关媒体,我们要主动自觉做好“两个结合”创新理论的传播,进行传播渠道和方法年轻化、时尚化、当代化、数字化的探索创造。
中青报近些年高度重视将文化传承的基因嵌入融合改革,每年推出大量的全媒体评论、理论文章,为优秀传统文化鼓与呼,还在“旅游文化”“阅读”“青春热线”“五月”等面向青少年的文化类版面基础上,创办了“国学”版,聚焦优秀传统文化,在年轻的读者中形成了阅读期待,并与子报《中国青年作家报》互动融合,探索互联网时代的青年文化、青年文学、青年心理等。
同时,中青报在歌曲创作、影视制作等全新领域持续发力,发挥纸媒在传统文化领域的深耕特质,推出了“文化中国讲坛”“榜样阅读”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可视化品牌和产品;时尚文化节、网络公开课、大型直播、大型“五四”青春晚会等活动,成为中青报借“可视化”文化出海,抵达青年内心的尝试、讲好中国故事的青春样本。中青报创制的MV《我的中国节》,曾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大屏幕上滚动播放一周。
作为团中央机关媒体,中青报努力在为党育人、服务大局、服务全团、服务青年中,发挥主流媒体独特的青年工作者作用,学习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青年工作,抓住的是当下,传承的是根脉,面向的是未来,攸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
近年来,在《我的法兰西岁月》等有影响力的影视作品基础上,中青报推出《头条里的青春中国》《青春与祖国同在》《强国一代有我在》《未来已来》《有你在身边》《无畏的模样》《坚强的中国》《追光的人》等系列MV精品,不少阅读量破亿,成为年度爆款产品。全媒体推出《青年大学习》系列团课、“中国好青年”“强国青年”“强国一代有我在”“中国有故事”“向上向善好青年”等新媒体产品,成为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努力实现中国梦的青春样本。
2023年上线的青春励志电影《中国青年:我和我的青春》,讲述了志愿垦荒、西部支教、公益助学3个不同年代的青春故事,在不同的时代与空间,演绎细腻动人的热血奋斗。电影上线后,迅速引发青年网友的关注和赞赏,他们为片中青年的选择和执着感动落泪。
党的二十大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在红旗渠青年洞考察时强调,“年轻一代要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如何让红旗渠精神更好地在年轻人中传承?近期,中青报与团河南省委签约合作打造红旗渠精神云展厅,用人工智能与AI技术、元宇宙结合,让年轻人更加真切地理解红旗渠精神。未来,在云展厅,通过游戏、线上体验、答题闯关等方式,年轻人可以穿越到当年红旗渠修建时的场景,切身感受修渠的不易,感悟红旗渠精神的伟大与传承。
将媒体融合进行到底,用技术赋能文化传承,是中青报人践行“两个结合”的具体举措。
2021年,在北京前门“书香世业”文化街区,中青报打造了“温暖的BaoBao·青年书店”线下场景,并与世博园等北京几十家线下园林公园携手打造“园立方”,综合推出集媒体、书店、园区、文创、直播等为一体的新文化业态,成为服务青少年、服务社区的城市文化会客厅。
2022年12月26日至2023年1月6日,在北京疫情形势最严峻时期,中青报克服困难推出“陪你慢慢变好·迎春到”跨年可视化联播活动,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团中央宣传部指导,12天13场联播、直播,通过H5、MV、小程序、数字藏品、“青春元宇宙”云展厅、虚拟主持人融合传播等新媒体形态,串起奋斗·家园、梦想·豹变、成长·自强等主题,将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贯穿全过程,全网总曝光量超13亿,稿件总量11129篇次,阅读量8.47亿,获得了很大的社会影响力。
未来,中青报人将面对这样的新时代课题: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要义,坚持守正创新,创造性转化,在不断推进“两个结合”的过程中,助力广大青年更加深刻地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路径,“两个结合”创新理论指导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文明新成果,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和必然选择。
中青报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走在中国新闻改革的前列。比如上个世纪末,在全国党报中率先创办了以指导文化生活为主的《星期刊》,开中国星期刊、周末版先河;1983年,举办了有40多万读者参与的“读书与求知”百科知识竞赛,并在第二年成功地举办了有3万读者和各界人士参加的“读者日”活动;开辟“大周刊”模式、加强文化内容报道,是刘绍棠、莫言、刘心武、王朔、梁晓声等一大批著名作家的文学起点地之一,等等。
五、担当斗争,提高国际传播力,向中外青少年讲好中国故事
坚持“为党育人”的根本任务,2018年年底中青报提出重塑新定位,以媒体融合为牵引力,全力打造上传下达的治国理政信息新平台、内引外联的国际传播新格局、提供惠国利民的美好实用新服务,扎实建设青少年政治思想引领阵地,提升面向青少年的网上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中青报主动服务党和国家对外工作大局,2018年以来,平均每年承办近百场中外青年外交活动,推出了一系列青年特色鲜明的国际传播精品,初步构建了海外互联网账号、子报《青年参考》海外直投、KAB全球青年创业项目等海外影响力媒体矩阵、渠道和平台;积极参与承办世界青年发展论坛,已成为内外宣同步、加强国际传播的第一方阵主流媒体;中青报所属短视频品牌“青蜂侠”,也成为国际传播和舆论斗争的重要“轻骑兵”。
在刚刚结束的“鼓岭缘”中美民间友好论坛上,中青报就派出一支全媒体团队,进行了特色鲜明的内外宣同步报道,用年轻人的视角记录一段佳话,用青年讲给青年的方式做好青年外交。
目前,“青年高质量发展”(相关报道见今天11版)渐成世界共识性话题。在此背景下,中青报将继续做好面向全球青年的国际传播,在增进亲情、友情、爱情、民情的“共情交流”中,加强文明互鉴、传播中华文化,用青春的激情、向上向善的故事,打造一张张最美的“中国名片”。
中青报几十年来一直重视国际报道,曾做过颇具影响力的“中国青年眼中的日本”大型调查,北京奥运会期间还牵头组建过中日韩奥运报道联盟,策划举办过国际青年足球锦标赛等活动。
六、做强渠道,精准服务,数字化赋能,在构建“青春元宇宙”新文化业态过程中增强高质量可持续性发展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团干部要珍惜为党做青年工作的宝贵机会,不断提升政治能力、理论素养、群众工作本领,心无旁骛干好本职工作,用实打实的业绩赢得党的信任、赢得社会尊重、赢得青年口碑。作为团属媒体,中青报也要按总书记的要求,提高做群众工作、青年工作的本领,具体来说,就是要离青年近些、再近些,俯下身子,倾听他们的需求,同他们一起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建新功。
经过十多年的坚守与开拓,中青报已经构建了以全国校园媒体(中青校媒)、创业社团(KAB创业教育办公室)、职业教育联席会等为基础的大学生成长平台,覆盖全国几千所高校,有几十万名大学生校园通联队伍,并与正在扩大建立的基层共青团等组织通联队伍一起,成为联系青年、服务青年、服务大局的重要渠道和力量,也成为承办世界青年发展论坛等一系列重要中外青年外交和国际传播活动的有力渠道和平台。
通过大学生成长平台这一成熟的机制,中青报离青年更近了,直接倾听来自他们的诉求。过去十多年,中青校媒培养了大批校园媒体骨干,将党的主张直达校园;KAB扶持了一大批小微企业,助力一批年轻人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
目前,中青报正通过打造“青春元宇宙”新文化业态,参与青年文化大数据项目体系研发,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在“青春元宇宙”新文化业态的牵引下,中青报与国内相关领域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高新企业等顶尖机构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可视化协同创新融合实验室,现已初步形成由超过30个实验室组成的“青春元宇宙”新文化业态布局,研究方向涵盖大思政、元宇宙、数字藏品、人工智能、新视听、云数据等诸多前沿领域,并在2023年5月19日,发布了AI赋能“青春小店”计划、上线了“红旗渠精神”云展厅、升级了上下内外打通的“中青云”“中青媒资库”“中青移动采编系统”等,推出了自然教育资源“有声地图”和数字人“青小霞”。如今的中青报正在努力构建“青春元宇宙”,打造新文化业态,用新技术搭建更多平台服务青年。
新时代的青年要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各领域各方面工作中争当排头兵和生力军。对此,中青报要将融合改革进行到底,打造“产学媒研用”内容生态产业链,服务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和青年工作;要创新移动端“小屏”与各类“大屏”交互运用方式,拓展线上线下一体化、在线在场相结合的数字化文化新体验,促进新型文化消费发展,努力成为“可视化”内容制造者、供应者、传播者和营销者。
当前,中青报坚持以数字化赋能全媒体建设,深化信息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步伐。
今年以来,中国青年报社党委结合正在进行的主题教育,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如何围绕“数字技术赋能青年发展”主题构建“青春元宇宙”新文化业态相关调研课题,要打造中青报可视化“融媒云厨”的6个“品貌”,即如何以高质量的“品质”“品色”,提高对党的事业贡献度;如何以高质量的“品位”“品效”,推进自我革命、深化改革;如何以高质量的“品类”“品种”,在更好地提升服务力中提升引领力;如何以高质量的“品格”“品牌”,聚集任务项目活动化、项目活动任务化,全面迈向中青报扭亏为盈、不断提高集团化盈利水平的新发展阶段;如何以高质量“品味”“品相”,打造“青春元宇宙”新文化业态;如何以高质量“品控”“品性”,从严治报加强精细化管理,加强融合改革新制度、新机制执行过程中的规范化、科学化建设。
中青报曾用图片、报道、评论、活动等,助力推动了希望工程、青年志愿者、“保护母亲河”、青年文明号等重要品牌的建设,也将继续在团中央书记处领导下为创建团的文化品牌作新贡献。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青报将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务实推动主题教育深入开展,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带领全社党员干部职工用实际行动,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胸怀“国之大者”,自觉为党分忧、为国尽责,继续自我革命、守正创新、永不停步,切实履行“为党育人、服务大局、服务全团、服务青年”的职责使命,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