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复旦大学“新文科实验室”:解密大脑、遨游元宇宙、让文物“讲故事”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2023-03-15作者:王烨捷 张菲垭 祁金

张菲垭 祁金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

复旦大学邯郸校区原计算中心楼306室是一间“很新”的实验室,在这里,人文社科学者会讨论“中国网络空间的跨平台计算传播研究”课题,还会讨论“从石峁到二里头:生物考古数据重新诠释早期文明农牧互动模式”课题。这间实验室是复旦大学“国家发展与智能治理综合实验室”(以下简称国发实验室),聚焦“全球治理与发展研判”“长三角区域风险治理与决策”“中国智慧的智能传播”三大研究方向。

它的“新”,一方面与成立时间有关,作为首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它成立于2022年,总面积500余平方米,已建设大型智能共享实验室和计算社会科学计算中心两部分;另一方面与设计理念相关,它以问题导向、人文驱动,并以技术支撑,成为“新文科实验室”,瞄准的话题都是社会科学智能计算的学术前沿,理工科、文学社科等学科在这里融合。

社会行为和社会心理学需要什么样的研究设备?在这间实验室,你可以使用目前全球最前沿的脑认知和眼动仪设备,帮助学者进行“数据采集”。

在脑认知研究平台,一个布满金属电极的帽子引人注目。“这是一个128导脑电系统的电极帽。” 老龄研究院卢洋助理研究员介绍,脑电波是大脑神经元活动所产生的电场变化的外在表现,反映了人的心理活动信息,而这顶轻便的电极帽,是采集脑电波信号的“好手”,在它的加持下,科研人员在一毫秒内就能采集到一次神经数据,“很适合研究个体的社会互动、情感交流以及一些学习行为。”

此外还有脑调控研究平台,可以经颅磁刺激系统和光学神经导航系统帮助实验人员拨动意识“阀门”,刺激和调动大脑特定区域中“沉睡的信息”,开展脑认知活动的靶向调节实验。

图为复旦学生体验脑电电极帽。复旦大学供图

在社会互动平台里,单面镜隔开两个房间,实验人员可以通过镜子单向观察被试人员博弈交往的全程,收集被试者各类社会行为和心理数据信息。

“这间实验室将科技与人文紧密结合,非常有趣!”卢洋介绍,这间实验室内可以设计类似“最后通牒”“囚徒困境”等各类社会场景模型,探测人际互动的心理和行为过程,了解他们在不同社会局面中的价值判断和情感倾向。

而在另一间睡眠实验室,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多导睡眠图系统开展睡眠监测实验,探测被试人员处于不同睡眠阶段下的记忆、情绪信息的变化,揭示这些变化如何影响人们的认知功能及社会心理。

帮助老年人解决睡眠问题的实验正在筹划开展,未来卢洋及其团队将利用可穿戴的脑成像设备,走出实验室,走进社区家庭,开展老龄化的现场研究。

文博系的研究者,也会用到这个实验室。国发实验室内,有一间虚拟现实—元宇宙传播实验室。文博系柴秋霞老师利用这间实验室,打造了一个气宇轩昂的汉代博物馆。馆内设施和场地一应俱全,迎宾接客的门厅、摆放文物的展厅、灯光幽静的回廊,甚至比线下博物馆更加“讲究”。参观者不必行走,只用把目光凝聚在地面上的箭头处就能移动。细致建模的展品不仅还原了文物真实的样貌,还针对性地设置了互动,能够在参观者面前“活”起来,以一种更生动的姿态,展现它们的历史底蕴与文化内涵。

新闻学院周葆华教授也是这间虚拟现实—元宇宙传播实验室的“常客”。他带领的团队在这间实验室内开展一系列学术研究与具体实验。

“对于虚拟现实,学术界在学理分析层面的讨论比较多,但是却缺乏足够的落地实践,这是这个实验室搭建的重要原因之一。” 周葆华学生、2022级新闻学院硕士生汤清扬介绍。当下,这间VR实验室打算开展一个“虚拟环境多人互动”的项目,以此探讨在虚拟会议室内,多人之间的交流效率和情绪体验。

“我们希望把这个项目发展成一个长期的研究,通过采集到的数据,持续分析虚拟环境的介入会对个人真实生活带来什么影响。”汤清扬说。

责任编辑:邱晨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