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杨登辉:厚植成长土壤 ,技能人才就是“香饽饽”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2023-03-12作者:林洁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为什么年轻人不愿意去学技术了?就是因为待遇偏低。”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教师杨登辉建议,给予高技能人才,尤其是制造业领域紧缺的高端技能人才引进补贴,其配偶、子女享有当地高层次人才引进同等的落户、教育、住房保障等政策,吸引更多年轻人学习技能,在全社会营造重视技能、重视技工的良好氛围。

作为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冠军,这是“95后”杨登辉的首次履职。赴北京之前,杨登辉做了大量走访调研工作,在线征求意见、收集网友留言、听取各方说法;到了北京之后,他一遍遍修改打磨自己的建议,希望能精准地发出一线技术工人的声音。

杨登辉代表。受访者供图

杨登辉在调研中发现,“机床前站着的不再是人,而是机器人。企业需要的技能人才不仅要会操作机床,还要能编程、能操控机械手。”他认为,“制造业当家”关键在于人,技能人才的成长土壤很重要,他将继续厚植技能人才发展土壤,为制造强国培育更多能工巧匠。

从一名世赛冠军,到带出多名世赛冠军的名师,杨登辉执教以来,从学生身上看到了复合型技能人才的广阔前景。杨登辉举例说,他的一名学生通过集训学会了车床、铣床、数控车床、增材制造、软件编程等各类技能,毕业后被一家航天企业录用,仅1年就升任班组副班长,当年的年终奖就拿了11万元。“对于企业而言,复合型技能人才就是‘香饽饽’”。

当前,我国正在加快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急需打造一支技艺精湛、素质优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的新时代技能大军。但是,根据《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数据显示,到2025年,我国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等10大重点领域人才需求缺口将达到2985.7万人,缺口率高达48%。

以广东为例,截至2022年12月底,广东共有技能人才1850万人,高技能人才631万人,规模均居全国前列,但高技能人才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仅25.5%。杨登辉说,平均每个高技能人才就有两个企业岗位争抢,缺口较大。高技能人才供给不足,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关键“短板”。

杨登辉表示,对于技能人才而言,“制造业当家”“高质量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近年来,以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平台主播等为代表的新职业迅速发展,就业人员逐步向第三产业转移,对制造业就业形成一定冲击。由于技能人才培养周期长、投入高、人才流失大等因素,企业“重使用,轻培养”、产教融合“学校热、企业冷”的现象仍然存在。

如何实现制造业企业需求和技能人才就业精准对接?杨登辉建议,要明确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发展和技能人才培养的法定义务,尤其国有企业要把高技能人才培养纳入企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强化薪酬改革引领,薪酬分配向一线高技能人才倾斜。“只有契合产业转型发展需要,将人才培育与企业发展相结合,才能为学生谋求更好的发展。”

近年来,不同层级、类型丰富的技能竞赛点亮了青年人技能成才的梦想。新时代需要复合型、知识型、应用型人才,最终实现创新型人才。“通过企业的职业启蒙,到学校的课程培养,最终回归校企合作,促进良性循环。”杨登辉相信,未来将涌现更多高技能人才,成为支撑制造业发展的底气与“主心骨”。

责任编辑:刘世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