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议国是

全国政协委员倪邦文:加强党的青年工作相关学科建设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2023-03-09作者: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杜沂蒙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党委书记倪邦文提案建议,加强党的青年工作相关学科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论党的青年工作》一书的出版,为党的青年工作学科建设指明了方向。”倪邦文认为,党的青年工作相关学科对培养高素质青年工作专门人才、培养时代新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他研究发现,近年来,党的青年工作相关学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专业化发展方向、群团改革目标、广大青年实践需要相比仍显滞后,其边缘学科地位依旧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

    倪邦文建议,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增设“青年学”“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二级学科或学科方向,在中共党史党建学一级学科下增设“中国青年运动史”“党的青年工作”二级学科或学科方向,并建立适应群团特点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机制。

    相关学科尚属“小众冷门”型

    “党的青年工作相关学科实力偏弱。尽管‘思想政治教育’绝大部分高校均有开设,但聚焦党的青年工作,研究青年问题、青年现象、青年热点的专家占比长期处于低位。”倪邦文介绍,以全国37所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例,研究党的青年工作群体平均占比不足2%。而“青年学”“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等学科,尚处于专业目录外,属于“小众冷门”型学科,在学术界和社会上知晓度低。

    “党的青年工作相关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实践导向不足。”倪邦文分析,这包括对党的理论进行“青年化”阐释等学科实践能力存在短板,党团队一体化建设缺乏连贯性学科支撑。

    “要让党的理论为青年所接受,就必须运用青年爱听、想听、能听的‘青言青语’阐释党的理论,这是一种学科实践能力的体现,需要运用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社会学等理论进行综合‘转换’,形成具有交叉学科性质的新兴学科。”倪邦文认为,目前这一短板还比较明显。

    他介绍,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对青年全过程成长、全链条培养、全方面发展的要求更加具体、指标更加细化、导向更加鲜明,倒逼少先队工作者、青年工作者、党群工作者告别“单打独斗”模式,党团队一体化建设需要创新机制、完善培养模式、提供学科支撑。“党的青年工作学科尚未纳入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倪邦文注意到,国家层面系统性、指向性、连贯性规划不能有效覆盖党的青年工作学科,学科资源汇聚能力较弱,直接制约和影响了党的青年工作学科发展。

    党的青年工作学科建设必要且可行

    “加强党的青年工作相关学科建设是做好党的青年工作的基础保障。”倪邦文表示,从现有的研究生专业学科目录看,与党的青年工作直接相关的学科专业数量较少、力量分散、实力偏弱,还未有效形成体系化、规范化、指向性的研究合力,不能有效解决党的青年工作所需学科支撑问题。

    同时,他认为,强化实践导向是发展党的青年工作学科的内在要求。“目前,党的青年工作的主要支撑学科以学术导向为主,授予学术型学位,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重理论、轻实践。”倪邦文表示,有必要进一步凸显青年工作学科发展的实践导向,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抓手,把实践教育融入培养各环节。

    “增加高层次人才供给是做好党的青年工作的迫切需求。”倪邦文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新时代新征程党的青年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对从业人员的政治素质、职业素养、知识能力、专业化程度提出更高要求,党和国家迫切需要一大批具有准确把握青年现象、青年问题、青年需求,能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虽然党的青年工作相关学科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倪邦文也看到,目前时机和相关基础均已具备,相关工作可提上日程。

    “党的青年工作相关学科建设已有一定学科基础和培育经验积累。”倪邦文表示,经过近40年的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党的青年工作提供了学科支撑。目前,青年学、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等原有的目录外专业,在学科基础理论、专业教材、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等方面已初步积累起有益经验。

    此外,党的青年工作相关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已有高校探索,党的青年工作相关专业研究生学位授予具有较高的需求。

    目前,大中小学辅导员人数众多,其中仅全国少先队辅导员就有346.5万名。这类群体大部分为一线教师,实践经验丰富,本科学历居多,但受到学科设置与考试招生门槛限制,正规研究生教育比例较低,而在推进党团队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大中小学辅导员在青年工作领域继续在职攻读研究生的需求广泛、呼声较高。

    加强党的青年工作相关学科建设

    基于以上情况,倪邦文建议,首先要调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培养类型结构。优化专业学位设置,从单一的“学术型”转变为“学术型+专业型”的研究生培养结构,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实践应用。

    他还建议,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下增设“青年学”“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学科方向,在中共党史党建学科下设置“中国青年运动史”“党的青年工作”学科方向。其中,“青年学”“中国青年运动史”可招收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党的青年工作”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

    此外,要建立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相结合培养党的青年工作相关专业学位研究生机制。在全日制统招计划外,为全国大中小学辅导员、党团队青年工作者提供在职攻读硕士与博士学位的渠道和名额;创新培养机制,以“脱产学习”为主,将挂职兼职纳入培养环节,依托原有岗位实践平台,因地制宜搭建新平台,形成系统化、专业化指导训练体系;教育部制定党的青年工作相关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与培养规划,国家财政提供专项经费支持。

    最后,他建议,扩大高校对党的青年工作相关学科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招生自主权。“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培养单位根据党的青年工作的特点与行业情况,自主确定招生录取办法,综合采用审核制、推荐制、选拔制、考核制等方式,多元化录取研究生。”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杜沂蒙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