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张坤:

协同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2023-03-08作者: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杨宝光

    “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接续的过程,具有渐进式特点,需要不同年龄阶段统筹衔接推进。”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共青团和青联界别委员、中国青年报社党委书记、总编辑张坤向全国政协提交了《关于协同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提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对创新推进新时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

    对此,张坤认为,近年来,各方面都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教育部先后印发《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关于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的通知》等文件,对有关工作进行部署。2018年,团中央印发《共青团大中学生分层分类一体化思想引领工作大纲(试行)》,提出要统筹构建大中学生分层分类思想引领工作体系。

    不过,“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张坤认为,面对较长的育人“时间线”和青少年不同年龄段的特点,亟须通过构建多方参与的协同机制,弥合现有思政引领在不同学段衔接性、贯通性不足的问题,在载体、方法、人才、资源和评价体系等方面,汇聚家庭、学校和全社会的育人合力。

    因此,张坤提出3方面建议:夯实“一体化”的科学基础,构建“大思政”的工作体系,给予专门政策保障。

    为夯实科学基础,他建议,要加强对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认知特点、认同机理、接受习惯的基础研究,梳理提炼不同阶段青少年思想意识关键点,整合凸显贯通其中的逻辑主线,探索形成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进阶方法,构建层层递进的工作逻辑,不断提升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

    其次,依托研究成果,分层级设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素和呈现形式,科学构建目标一致、内容衔接、层次递进的思想引领标准体系。“特别注重加强党的创新理论的‘青少年化’阐释,在各个不同年龄段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张坤说。

    同时,张坤建议,采取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有机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动态评价和静态评价相结合等多元考核评价方式。

    “‘大思政’是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的有效载体,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协同配合,建立科学的工作体系和完善的保障体系,实现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贯通、螺旋上升。”张坤建议,要构建“大思政”的工作体系。

    他认为,教育部门应坚持以“大思政课”建设为抓手,通过课程、教材、教学、教师一体化建设,完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关键环节,使各阶段思政引领目标一致、内容衔接、层次递进。同时,支持共青团、少先队组织探索有共青团特色的大中小学思想政治引领一体化工作模式和载体,着力推动党、团、队育人链条相衔接、相贯通,不断完善共青团推优入党、少先队推优入团的阶梯式成长体系建设。宣传部门应坚持分层分类、精准宣传引导,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各类产品、活动。

    在政策保障方面,张坤认为,要在各类各级课题研究计划中,把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研究作为重点支持方向,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委托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课题中设置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项,组织更多权威专业力量开展研究,推出更多高质量研究成果。

    此外,建议出台青少年通俗理论读物出版扶持计划,通过给予政策、资金、培训等激励支持,吸引优质内容生产者参与创作出版党的创新理论青少年读本,进一步丰富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图书教材。

    同时,建议整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教育基地、红色教育基地等各类社会实践阵地资源,建立统一的“全国青少年学习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工作联络点”,制定统一的参观、接待、教育、培训等规则,规范统一标准,开展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共建工作。

    张坤还建议,要建立贯通各个年龄段、全覆盖的青少年思政类实践活动权威认证体系,建立分级进阶的激励机制,贯穿小学、中学、大学各阶段,促进思想政治实践活动有效衔接,充分激发青少年积极性、荣誉感。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杨宝光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