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我们如何学雷锋

中国青年报  |  2023-02-28作者:本报评论员

  

  一张青春的面庞定格于历史长河中。春去秋来,仰望过他的孩子或许已经老去,他却一直年轻,永远闪耀着精神的光芒。

  1963年,毛泽东将他对一位普通战士的缅怀与敬意,汇聚成朴实无华的七个字:向雷锋同志学习。从此,雷锋精神成为一种跨越时代的象征,一种信仰崇高的感召,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沃土,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活体现。

  在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新征程上,要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更好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志愿服务保障和支持,不断发展壮大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让学雷锋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蔚然成风,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力量。

  雷锋,一个伴随一代代人成长的名字,他的故事人们耳熟能详。从生于乱世的苦孩子到模范工人、共青团员,再到革命军人、共产党员,雷锋以“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和“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品质,真正做到了“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在短暂的22年生命中,雷锋以行动为形成中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留下了生动注脚,也用生命诠释了何为中国青年的理想和担当。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伟大的信念、崇高的精神,就像天地之间的浩然正气,不仅不会随着载体的逝去而消亡,更有堪比日月江河的超越性力量——“雷锋不死”,正是这样一种信念与精神的力量。

  雷锋牺牲后,举国上下纷纷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学习雷锋活动。作为团中央机关刊物的《中国青年》当时拟推出学雷锋专辑,提出了请毛主席题词的设想。深受雷锋精神感动的毛泽东几经斟酌之后,开门见山、言简意赅地题下了“向雷锋同志学习”七个大字。

  在诠释为什么只写这七个字时,毛泽东对秘书林克说:“学雷锋不是学他哪一两件先进事迹,也不只是学他的某一方面的优点,而是要学他的好思想、好作风、好品德;学习他长期一贯地做好事,而不做坏事;学习他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1963年3月2日,“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在《中国青年》杂志首次发表。3月5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等首都各报均刊登了毛泽东的题词手迹,进一步掀起了党内外、全国各族人民学习雷锋的热潮。此后数十年间,党和国家历代领导人多次就弘扬雷锋精神题词、讲话,使之成为党和人民前进道路上的领航信标。

  2013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辽宁代表团审议时指出:雷锋、郭明义、罗阳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他们都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雷锋精神是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促使我们自觉地把个人追求和国家前途联系起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雷锋精神是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引导我们扶贫济困、扶弱助残、积极行动、倾情奉献,以实际行动促进社会进步;

  雷锋精神是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教育我们忠于职守、精益求精,脚踏实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

  雷锋精神是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鼓舞我们坦然面对困难,欣然接受挑战,以顽强的意志、不懈的努力攻坚克难,奋勇向前;

  雷锋精神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勉励我们能吃苦、肯奋斗,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这几句话,是雷锋18岁时在日记本上对自己提出的问题。他所叩问的,既是自己的生活应该怎样去过,也是新中国的年轻人应当如何锚定人生的价值坐标。

  从生到死,雷锋用短暂而辉煌的青春,对这一连串的问题作出了清晰有力的回答,也为一代代年轻人树立了精神路标。

  

  “一九六三年的春天,使我们如此地激动!——历史在回答:人呵,应该这样生!路呵,应该这样行!”

  这段文字的出处,是诗人贺敬之在1963年春天创作的《雷锋之歌》。这部影响了一代人的长诗,抒发出了社会对雷锋的深厚感情,也为处于人生十字路口的青年指引了方向。

  时光荏苒,雷锋精神就这样在一代代人之间接力传递。岁月的洗礼,不仅无损于雷锋精神的传承,还让雷锋精神进一步生成与构建,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旗帜。在这面旗帜的引领下,全国各条战线涌现出无数雷锋式的英雄人物和先进集体,推动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价值观的多元化,雷锋精神是否适用于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会不会已经过时的质疑和争议,也在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出现。归纳整理这些质疑,大体可以将其总结为三类。

  第一类,是将雷锋精神形成的时代背景与新的社会环境对立起来,认为雷锋精神已经过时;第二类,是将雷锋精神中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与人性对立起来,认为雷锋精神无法实现;第三类,是将雷锋的个人形象与历史真实对立起来,认为雷锋事迹纯属虚构。这些偏颇、缺乏依据的论调,带有严重的误读和偏见。

  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给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商品交易的逻辑很容易外溢到人与人的日常交往之中,一些人因此理所当然地认为:每个人都要最优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尽可能只占便宜不吃亏。然而,真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注重效益,也强调价值观。抛弃道德、唯利是图的想法,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准则。一方面,经济领域的规则并不能简单套用于社会、道德领域;另一方面,即便是在经济领域,想要创造成就与价值,也必须讲诚信、讲合作、讲奋斗、讲创新。在市场环境中,企业竞争力取决于自身的规模优势,也来源于和外部的合作,只有兼顾了国家、集体的利益,个人利益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才能实现最大化。

  社会结成相互依存和竞争的集体有机体,不仅强化了人们的群体意识、整体意识,也提升了面向个人的服务意识。于青年个体而言,雷锋精神主张的集体主义也并非用集体淹没个性,而是鼓励年轻人各显其能,各展其长,一起为集体作出贡献。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更加重视个人主体性的时代里,人人心中有雷锋,并以自己的方式争相做雷锋,正是年轻人个性的挥洒与凸显。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人性之中既有趋利避害的利己成分,也有互助合作的利他情节。只看到前者而忽略后者,既是对人性的庸俗理解,也无法保障社会的稳定和谐。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提出过一个论断——人类发展出文明的最初标志,是一根断裂后被治愈的股骨。远古人类断裂的股骨能够愈合,表明有人花了很长时间陪护伤者,使其慢慢康复。这个例子不仅生动说明人性天然有利他的一面,也提醒我们:团结互助从来都是文明发展的重要基石。而所谓的“精致利己主义”,不过是裹着“精致”外壳、逃避道德约束的极端利己思想。

  有人对雷锋生前留下的300余张照片挑刺,认为这和“做好事不留名”矛盾,肯定是虚假宣传。但事实上,这些照片中有223张都出自雷锋生前战友、沈阳军区工程兵宣传助理员张峻之手,是雷锋军中日常生活最真实的写照,某些看似“摆拍”的照片,则是当时就公开言明的补拍照。没有任何史实依托的“真相”,反映出持有此类论调者精神世界的贫瘠与虚无。

  经历时代的淘洗与辨析,雷锋精神始终绽放着璀璨的光芒。不论是其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坚定理想信念,还是其热爱人民、爱岗敬业、锐意进取、艰苦奋斗的道德品格,都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时代的变迁,令雷锋精神历久弥新,也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寄语新时代青年: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无疑与雷锋精神的内涵紧紧相扣,并将在新时代指引青年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在雷锋精神诞生的年代,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确立,要求在全社会建立一种新型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劳动人民当家作主,要求人们以新的态度对待社会和国家;生产资料公有制要求人们用集体主义原则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人与人之间在政治上经济上的平等,全社会开始形成助人为乐的良好风尚;在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的基础上,社会先进分子进一步倡导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在这一背景下,雷锋的典型意义,就在于他集中体现了共产主义精神的价值取向,是具备新型社会主义道德的理想人格。

  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成形。一方面,正如《中国青年报》在1981年、1983年、1990年发表长篇社论,多次再论雷锋精神时所言:我们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我们要发展的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提倡和发扬雷锋精神,是坚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需要,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人们之间更需要团结合作、互助友爱。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的时代主题和使命对新时代青年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雷锋精神注入了新的内涵。

  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初步建立起来,但是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落后。雷锋立志“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正是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鼓舞了众多与他时代相近的年轻人“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当代中国青年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年轻人有更大的空间选择感兴趣的领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创造价值,但这并不意味着“螺丝钉精神”不再被需要。美好生活是干出来的。年轻人各显其能、各展所长,离不开“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敬业意识,以及与祖国同向而行、为人民奉献的价值取向。

  在我们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艰苦奋斗”的雷锋精神,也将在发展变化中得到进一步发扬。过去,物质条件的匮乏,一度让众多像雷锋一样的奋斗者们,不得不在忍饥受冻单调乏味的艰苦环境中拼搏奋斗。在逆境面前,是坚定的理想信念让他们无怨无悔。今天的年轻人,早已不再缺衣少食,物质丰裕、文化生活多姿多彩,似乎“艰苦”已经离他们而去。实则不然,改变的只是“吃苦”的方式,不变是艰苦奋斗的精神本质。看似朴素无奇的乡村振兴事业,需要年轻人深入基层,把脚扎进泥里,吃得了跋山涉水、投入农业生产活动的苦;看似光彩照人的航天科研事业,也需要年轻人耐得住寂寞,坐得起冷板凳,拿出数年、数十年如一日的钻研精神,不出成果不回头。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征程中,从事任何行业、追求任何目标,都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成功的,都需要新一代青年传承雷锋精神,艰苦奋斗。

  时代在变,学习雷锋的方式在变,但雷锋精神的底色从未改变。这些变与不变,共同定义了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在这一过程中,青年志愿者事业的发展是很有代表性的一大现象,也展现出了雷锋精神如何在传承中以不同的方式由年轻人所实践。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这八个字既与雷锋留下的精神遗产高度契合,也是青年志愿者精神的核心内涵。从2000年起,每年的3月5日在“学雷锋纪念日”之外,多了“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的新名片。青年志愿者行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应运而生,着眼于服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和人民群众基本的生产生活需求,为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服务,也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在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最严重的时刻,我们看到许多还是“大孩子”的医科生挺身而出,请缨走向抗疫一线;在地处最偏远的山区,我们看到许多本可直接升学或就业的应届生离家万里,为支教事业燃烧青春;在洪水最汹涌的汛期,我们看到许多普普通通的年轻人化身救灾志愿者,步履不停奔走于激流与泥泞之间……这些了不起的实践,让人看到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如何把社会中最积极、最能动的个体凝聚在一起。千万青年志愿者身体力行的奋斗与付出,也正是雷锋精神在当代青年身上的集中展现。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朵花打扮不出春天来,只有百花齐放才能春色满园。就像雷锋在日记中写下的文字一样,雷锋精神并非孤立地存在于时空的坐标轴上,也不仅由他一个人谱写和创造。它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生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凝练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雷锋精神诞生于新中国的红旗下,也继承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扬弃而来的传统美德。爱岗敬业、助人为乐、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雷锋身上的所有优秀品质,都是时代节拍和民族情感的有机融合。作为新中国道德精神的典范,雷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亲历者,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哺育出的模范榜样。雷锋精神之所以永恒,就在于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完美统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通过继承融合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雷锋精神本身也成了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一部分。“雷锋”不仅是历史书中的一个人名,更是一种品质、一种行动的代名词。雷锋精神源于雷锋本人,一代代国人学习雷锋的实践,则不断为其灌注新的涵义,也让所有参与学雷锋的人成为当代雷锋精神的“共同作者”。各种学雷锋活动遍地开花,千百万学雷锋志愿者争相涌现,让雷锋精神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与创新性,也体现了人民群众继承发展雷锋精神的强大自觉。

  从本质上看,雷锋精神已经深深扎根在中国的土壤里,内化为当代中国人民精神世界和价值准则的一部分。即便不专门提及雷锋的名字,这种精神也无处不在,影响着我们的思想与行动。即便不在特殊日期,我们也会把做好事的行为称作“学雷锋”,用“活雷锋”形容那些道德高尚的好人。

  人们或许不会一年365天都提到雷锋、想到雷锋,但雷锋精神却已经贯穿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始终,在不知不觉中被我们持续践行。就像《雷锋之歌》所歌颂的:雷锋,这是真正的人,是我们整个新一代的姓名!

  雷锋不止是一个人,学习雷锋也不止是一代人的使命。对于今日的中国青年而言,雷锋精神依然指引着他们,在奋斗中使理想照进现实。当前,我们已经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家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要完成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责无旁贷,也大有可为。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面对时代的号召,中国青年要交出一份无愧于心、无愧于己、无愧家国的答卷,就必须在大时代中确立自身定位,正确认识个人与国家、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在这些问题上,雷锋精神都能帮助我们找到行动的指引。

  面对国家,雷锋精神告诉我们: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高度统一,对祖国的赤子之爱,就是对人民的大爱。爱党爱国的理想,激励我们自觉把个人追求同社会、民族、国家、人民联系起来,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坚定的理想信念,照亮每一个勇毅者前行之路。

  面对社会,雷锋精神告诉我们: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就像细胞和身体的关系一样。当身体受到损害的时候,细胞不可避免也要受到损害。马克思也说过:“只有在集体中才有可能有个人自由”。集体有机体不仅是一种抽象的比喻,也是一种现实的存在。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目标,蕴含着个人与集体关系的深义,也是社会赋予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使命。

  面对他人,雷锋精神告诉我们:随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较发达阶段,助人既是社会公益,也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下的自我需求。志愿精神是雷锋精神的现代形态,也鼓励一心向善的年轻人在奉献中感受快乐,实现自我价值。

  面对自我,雷锋精神告诉我们:爱岗敬业、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品质不仅作用于社会整体,也能让我们成为更加优秀的个体。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不管是乡村振兴、科研创新,还是新兴产业行业,都给青年提供了成长的机遇,展现才华的舞台,唯有在不懈奋斗中成长、进步,才能不负时代、无愧青春。

  每个年轻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也都对未来有无比美好的期许。要实现这些期许,没有行动是万万不成的。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雷锋精神在传承中发扬光大,作为新时代的精神标识和社会风尚,它在“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青春践行中丰沛充盈。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参观辽宁省抚顺市雷锋纪念馆时所说:“我们既要学习雷锋的精神,也要学习雷锋的做法,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体现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习近平总书记近日作出的重要指示中特别强调,让学雷锋在青少年中蔚然成风。“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青少年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阶段,牢记嘱托,把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就一定能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穿越历史,雷锋精神永不朽。

  面向未来,中国青年正行动!


责任编辑:李立红,惠滢,金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