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届慕尼黑安全会议当地时间2023年2月17日在德国慕尼黑开幕。视觉中国 图
2022年2月的慕安会曾在自怨自艾的哀叹中落下帷幕。尽管当时也有不少发展中国家参与,但它们的声音基本没有超出会场。这种封闭性或多或少一直存在。是故,慕安会所展现出来的思维深度很难超越西方的思想桎梏,它是由欧美主导的讨论安全事务的西方秀场,非西方世界的“积极”参与不过赐予其一种虚假的“国际性”或者“全球性”。尽管所讨论的确实是国际或全球问题,但解决问题的思想局限于西方。
在俄乌冲突持续的背景下,2023年2月,中国代表团的参与却赋予了慕安会这一“清谈馆”非同一般的意义。慕安会需要非西方世界为其长期腐朽沉闷的安全哲学增添另类思考,也需要非西方世界对其日渐颓废的功能注入新的动力。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中国,很少还有其他更多的非西方国家能担当这一责任。中国代表团参与此次慕安会,至少向世界传递了以下几方面讯息,也体现了中国为国际和平作出的新的贡献。
冲突对抗喧嚣中的另一种声音
第一,中国的参与给世人带来对和平的信心。
如果说美国副总统哈里斯和国务卿布林肯率领着最庞大的代表团在今年慕安会期间掀起了新一轮地缘政治对抗的高潮,中共中央外办主任王毅率领的代表团,在美国鼓吹冲突和对抗所引发的喧嚣中,发出了国际社会要和平、稳定和发展的坚强而理性的呼声。若没有中国的参与,慕安会大体又会沦落为宣扬美国争勇好斗、武力对抗的大喇叭。中国的参与让世人看到,除了军事对抗和地缘政治竞争外,国际社会还存在追求和平的坚定力量及另外的选择。
此外,在美西方一定程度上对中国围追堵截的当下,中国没有选择应激性对抗和拒绝与西方世界的往来。中国来到西方会议主场,便表明作为具有全球性影响力的大国,中国在美国的围追堵截中依然选择与西方世界进行对话和交流。在美国疾呼军事对抗的歇斯底里中,中国追求和平的诚意参与,以及和西方世界的对话本身是中国追求和平的象征,为增添世人对国际和平的信心助力。
诚然,这也得益于德国和慕安会对中国参与论坛的支持,德国媒体甚至标榜中国是这次慕安会上“最值得期待的客人”,这表明欧洲对中国促进国际和平依然抱有特别的期待。这一中欧间相互难得的信任也让中国的参与在促进国际和平方面具有特别的意义。
第59届慕尼黑安全会议当地时间2023年2月17日在德国慕尼黑开幕。视觉中国 图
核威胁阴云下的大国责任和严肃告诫
第二,中国的参与体现了作为大国主动承担创造和平的意愿。
中国对慕安会的贡献需要从王毅主任参加这次论坛前后在欧洲的巡回访问来获得更好的理解。中国代表团在慕安会会场内外,在参加慕安会前对法国、意大利和匈牙利的访问中,在与各国领袖的会谈中,当然包括在慕安会的主旨演讲中,都对解决俄乌军事冲突提出了中国一以贯之的严肃主张,即“劝和促谈”。抛开对这场军事冲突的性质不谈——显然国际社会、中国和西方、甚至中国内部不同群体之间在这一问题上存在多元观点——为了让冲突结束,硝烟散去,让失去家园的人们回归故土,让国际争议问题的解决回归联合国宪章所推崇的和平途径,那么除了尽快结束目前旷日持久的军事冲突外,不会有第二条更好的道路。这是中国劝和促谈的根本原因,以及在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与原则上的鲜明体现。
“劝和促谈”四个字的鲜明意义,与美国等一些西方政客与媒体鼓吹进一步武力支持乌克兰对抗俄罗斯,甚至让俄罗斯普京政府垮台等主张相比,就显得客观与理性得多。作为非冲突方,中国从这一军事冲突开始就呼吁通过和平谈判解决相关问题,这一立场从未改变。而今,中国代表团站在西方世界庄重告诫不要继续火上浇油,并告诉他们“劝和促谈”将成为中国坚持到底且成为致力于恢复地区和平的更加努力的方向时,中国在欧洲地区秩序陷入混乱的当口,坚定承担着作为大国在国际社会的责任。
中国代表团在慕安会上对“劝和促谈”的坚定承诺,实际上也暗含对核威胁的真切担忧。因此“劝和促谈”背后不仅是对联合国宪章关于和平解决冲突方式的尊重,也是对被侵害中的所有人的苦难的同情,以及对世界和平与人类文明的高度珍视。“劝和促谈”的背后包含“核武器用不得、核战争打不得”的告诫,是对可能超越当前常规军事冲突走向核冲突的严重担忧。某种程度上,反对火上浇油,坚持“劝和促谈”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严肃告诫。
两条截然不同的路径和前途
第三,中国将引领国际和平发展的正途。
王毅在慕安会上指出,“强权政治、霸权行径扰乱世界安宁,已成为国际和平面临的最大破坏性因素。肆意干涉别国内部事务,无论编造什么理由,都是对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无视和背叛”。他还指出,“当务之急是,各方都应放弃本国利益优先的‘小道理’,服从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的‘大道理’。共同反对冷战思维,共同抵制阵营对抗”。
可以说,中国代表团提出各国回归联合国宪章和原则,回到尊重主权,摒弃“冷战”思维状态的主张,与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不断提出与中国等所谓“威权国家”的市场脱钩断链,大声宣扬地缘政治竞争和对抗,推动建构阵营对立的主张,实际上代表了未来国际秩序建构的两条路径:“冷战”式对抗还是联合国体制下的共同合作。
这是两条截然不同的路径和前途。“冷战”式对抗会迫使许多中小发展中国家绑在美国等西方国家阵营对抗的战车上随波沉浮,国际社会将日益走向对抗和不安定状态,西方幻想在这一对抗中重新强化其在世界经济和安全领域的优势;而在尊重主权基础上的共同合作则会持续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道路,在互利共赢的前提下解决各种双边与多边问题,实现人类命运与共。从中国的历史、文化、哲学和实践出发,和解、合作、共赢从来都是人类社会走向和平与发展的唯一的康庄大道,你死我活的斗争最终只会导致两败俱伤。王毅在慕安会上关于中国选择“对话与合作、开放与共赢”的承诺,实际上为国际社会在对抗和冲突外提供了一条更为切实可行也更为美好的实现人类和平与发展的道路。
中国的决心
今年慕安会主办方邀请中国代表参加论坛是非常明智的,也反映出它还没有完全沦落为西方呓语的“回音室”,以及欧洲人依然期待在美国思想霸权的桎梏中有所放松的意愿。中国的声音、方案和智慧通过这一多边平台再一次为世人所知晓,并会获得西方部分有识之士的重新理解。
中国政府在2月21日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是为延续中国和平发展的决心,也是为世界安全、稳定与繁荣做出中国贡献的新的努力。中国必将在追求国际和平、促进国际和平和创造国际和平的持续努力中变得更加开放和强大,也会获得国际社会的更多理解与支持,并最终为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发展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