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地吧》:综艺的价值回归后考验刚开始

文汇报  |  2023-02-14作者:王彦

文汇报记者 王彦

均网综《种地吧》剧照。 制图:李洁

收割八块农田的水稻,收获稻谷62.66吨,可供万余人食用一个月。其间,收割机陷泥37次,还经历48次农机维修。这是网综《种地吧》在录制六天后的阶段性报告。现在,节目的参与者与围观者都在等待,半年后哪些改变会发生。

没有流量明星加盟,也没大阵势营销,《种地吧》找来10个演艺圈几乎“查无此人”的年轻人零片酬长宿田边,计划用190天时间在142亩土地上种出五万斤粮食。乡村、种田、沉浸式、真人秀,如若只给出这些关键词,关注的好奇心与不信任票恐怕二分天下。但随着节目更新完前三期,它扎实呈现了年轻人挥舞镰刀抢收水稻的场景,让这群平时担心没戏约、没舞台的年轻艺人“做梦都是水稻”,望着来时衣着光鲜的艺人突变面朝土地的农民,网友直呼“竟然来真的”。

节目组的勇气和雄心,并不仅仅限于展现真实的土地和劳作。在总导演杨长岭的阐述中,《种地吧》希望通过年轻人重拾躬耕精神,激发受众对粮食安全问题的关注,可谓抵达了新的立意高度。不过,当节目在春节档一众影视作品的高话题碾压下经历冷启动,它所代表的网络综艺的价值回归,与内容制作上的戏剧性悬念设置、社会性话题的凝练等不足同样突出。简言之,好立意亟需富于想象力的好创意带来传播裂变、影响力裂变。

190天零片酬,只为回归“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真价值

陈少熙、何浩楠、蒋敦豪、李耕耘、李昊、鹭卓、王一珩、赵小童、卓沅、赵一博——“种地小队”的10人全名单。论流量,参加过《中国好声音》的蒋敦豪,算是节目起始阶段的“顶流”。围观者难免嘀咕,零片酬来种地190天,这群演艺圈的无名之辈难道不是图“一夜成名”?节目用事实回应。

一方面,《种地吧》通过远离乡土的年轻人视角再现“种地”场景下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首期节目,种地小队入住“寒舍”,从自己动手打造双层床,学用镰刀、埋头割稻开始,真实的耕种与真实的不易就满满溢出屏幕:十人挥汗一整天,去粮站验收、烘干时才被告知“收割量远未达到13吨的起烘量”;正式拍摄前刚考出收割机操作证的年轻人带着强烈的好胜心上机,一上路就被事实打败,屡屡把机器开到陷落泥坑。节目毫无保留地记录这些“种地的酸甜苦辣”,还原农村生活的原汁原味,许多城市长大、五谷不分的观众可能人生第一次如此近距离、沉浸式地与土地产生情感联系,了解一粒种子如何历发芽、生长、抽穗、灌浆,经风霜雨雪后转化为餐桌上的一碗米饭,了解科技赋能下现代化又不失传统的乡土中国。

另一方面,节目藉由独特的农耕故事,留存从零开始的成长记录。镜头探入劳作过程的同时,也以“不关机”的纪录片风格录入年轻人们在农村的特别环境中与人生过的每一招:理想与现实的沟壑该如何填平,目标与实力的落差该怎样补齐,一支团队的磨合要经历几步,工作中的代际壁垒又要怎样突围……年轻人手上忙的是农活,触达的话题却能与城市相连,尤其那句反复出现的“认真做好一件事,就一定会有回报”,激出了弹幕里的可观共鸣。

没人帮忙,更非作秀,每天2T左右的视频素材,以及各位年轻人不间断的Vlog和慢直播都为节目里的“种地”佐证了纪录片式的生命力。也正因此,“真实自有千钧之力”,年轻人踏踏实实辛勤劳动然后收获的情绪在故事中释放,唤起了不少年轻观众对于“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朴素道理的认知回归。而对出身演艺圈的“种地小队”成员而言,190天远离名利场,190天零片酬,190天只做种地一件事,这更不失为对一夜成名、一夜成星、不劳而获等价值观的实际纠偏。

真诚是必杀技,但仍需更多创意加持

按时下综艺节目的制播传统,《种地吧》称得上“不计成本”的中小成本综艺:没有明星阵容,没有豪华演播装置,一切都秉承“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风格,与此同时,190天不关机,用时间换内容,这档目前讨论声量不高的“糊”综可谓舍得“下本”。

北京电影学院副校长副书记、教育部长江学者胡智锋看到了这档综艺的真诚,“《种地吧》为当代综艺的创新方向带来启示,它实现了类型杂糅与网综教育意义的升维,接地气又有深刻立意。用扎实的劳作将‘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中华传统美德在网综里重新召回;也用实实在在的难题与窘境将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和盘托出,增强我们端牢‘中国饭碗’的底气”。都说真诚是做好真人秀的必杀技。在胡智锋看来,不用流量明星引流,不用矛盾炒作话题,真诚的制作为《种地吧》赢得了良性的开端,但节目对话题的凝练与拓展、对节奏的把控等仍需要更多创意加持。

以前三期里引发颇多争议的赵小童为例,从第一期爱钻牛角尖的执拗青年,到第三期默默干活的手工小达人,不少网友开始对这个有点“轴”的小伙子改观,而从综艺的“反套路”创新角度来看,后期剪辑对于人物成长的启示有没有先抑后扬、线性以外的更多选择?再看内容的迭代,随着耕种推进,最能炮制“综艺感”的“新手村”完成后,节目还能在日复一日的重复劳作中贡献哪些新鲜感?沉浸式“陪伴”种地之外,节目还能否为观众提供知识增长点,让人体验种地之乐、土地之奇、自然之美的同时,还能顺便长知识?

想象力的考验恐怕还不止于此。作为一档与农业相关的节目,《种地吧》难免受制于农作物生长周期、天气等多种外在因素影响,耗时耗力不说,还需承受来自市场反馈无法预料的压力。在漫长的难以预见的190天里,《种地吧》能不能守住真诚这条底线,不用炒作引爆话题,不对内容“折中”妥协,或将是这条综艺新赛道最大的课题。

责任编辑:李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