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支中国救援队赴土耳其开展灾后救援

中国青年报  |  2023-02-09作者:朱娟娟 雷宇 洪克非 蒋雨彤 李超 林洁 刘芳 尤强 尹希宁 杨洁

2月7日,灾民在土耳其南部卡赫拉曼马拉什市一处地震废墟前相互安慰。穆斯塔法·卡亚/摄(新华社发)

2月8日,来自全国多个省份的100余名蓝天救援队队员集结湖北武汉天河机场,计划乘坐当天傍晚直飞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航班,参与地震灾后救援。

此次赶赴土耳其的队员来自安徽、四川、湖北、西藏、贵州、湖南、甘肃、江西、上海等多个省(区、市)。带队负责人之一、蓝天救援队发展部部长王毅介绍,2月6日关注到土耳其地震的信息后,救援队启动响应程序,向联合国相关部门报备并获批准。蓝天救援队发出召集令后,全国有600多人报名。

8日上午,记者在天河机场看到来自湖南浏阳的队员李腾富正在和队友搬运物资。李腾富是一名医生,有多年救援经验。

“土耳其地震发生后,我一直关注灾情,也做好了随时出发的准备。”2月7日一早,看到召集令,他当即报名并顺利通过筛选。

随即,他设法筹集了13箱医疗物资,包括消毒凝胶、医用防护服等。同时,经绿色通道办好了签证网签,并做好核酸检测、拿到英文核酸报告。当天20时30分,同事将他和物资连夜送至武汉,与大部队集结。

“参加蓝天救援队5年了,也积累了一些医疗救护的知识。我希望能尽一份自己的力量!”来自浙江鄞州蓝天应急救援队的张赛晓说,自己是自由职业者,此次救援行动由于时间紧急,她把孩子托付给学校老师后,带了体温计、血压计等一些简单医疗设备就出发了。

据新华社消息,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8日到地震震中卡赫拉曼马拉什省的卡赫拉曼马拉什市视察。他说,此次地震已造成土全国8574人死亡、近5万人受伤。

卓明灾害信息服务中心负责人郝南在2月7日的线上交流中介绍,此次地震会对救援带来挑战的原因之一是天气寒冷。他表示,所谓“72小时黄金救援”的前提是在气温25摄氏度、正常大气压与海拔下进行,而在严寒天气中,受灾人员若无热源支撑将很快失温,这使得生命救援的窗口期非常短。

在此前的救援任务中,王毅还没经历过在低温、下雪的情况下开展救援行动。他坦言,低温环境给队员现场作业和设备运行都带来很大影响,例如有些机器在零下十几摄氏度的气温条件下可能不易启动。

在天河机场航站楼3号门外,前来帮忙运送物资的队员分列两队,向出征队伍敬礼。据了解,此次出征的救援队员中,年龄最大的54岁,最小的25岁,部分队员参与过尼泊尔、老挝、缅甸、柬埔寨以及四川汶川、云南鲁甸等多地地震救灾。

王毅说,按照联合国国际救援队伍的标准,中型队伍须具备在一个作业点上完成7×24小时作业的能力。“在后勤、外援、指挥等不同位置都能胜任,这个(大家)基本上都能做到。”

他介绍,7日,数吨包括生命探测仪、破拆工具、户外帐篷等在内的救援装备与医疗物资已从多地连夜运来武汉。眼下正值土耳其低温天气,救援队同时配备了足量的保暖物资。国家应急管理部门为队员们购买了保险。救援队与中国驻土耳其大使馆也已取得联系,对接后续工作,同时,在土耳其当地,一些华人华侨组织也积极行动,组织了大量志愿者,届时将为队员们提供翻译、车辆等。

到达伊斯坦布尔后,救援队会根据联合国相关组织的分配,按小组前往具体的救援点,其间,他们通过无线电话保持联系。据初步预计,此次队员们将在当地开展15天左右的救援行动。

获悉蓝天救援队队员将从武汉口岸出境后,武汉边检站开辟了“特别通道”,设置“党员先锋岗”,安排民警协助引导队员,帮助搬运随行医疗、抗震救援物资等,随时回应救援队员通关需求。边检站优化流程,安全高效地完成了救援队的边检通关工作。

8日20时13分,中国南方航空CZ8021航班从武汉天河国际机场起飞,搭载着中国社会救援力量蓝天救援队127名队员和3900公斤的救援物资,直飞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紧急驰援地震灾区。

同样前往土耳其救援的社会力量还有爱德基金会的救援队。2月8日,该救援队的队长崔亚洲在前往武汉的高铁上接受了记者的电话采访。他表示,爱德基金会救援队先遣队目前由两名队员组成,主要任务是前往土耳其调查、了解受灾地居民的需求,并组织相应救援物资的采购、运送、分发等工作。

“在伊斯坦布尔,用英语交流没有问题。在当地,我们也有合作伙伴愿意提供翻译服务。”崔亚洲计划,从武汉飞抵伊斯坦布尔后,他们将连夜通过陆路前往受灾地。如果行程中出现问题,崔亚洲还准备了“B计划”,乘坐隔天早晨的飞机前往目的地。

一些中国救援力量已经在土耳其开始救援工作。截至8日20时,中联重科救援团队已在土耳其地震灾区哈塔伊省救出20多名被困者。

8日晚间,记者连线了正在土耳其哈塔伊省实施救援的两名工程师——余可和黄运兵。据他们介绍,2月6日得知土耳其地震消息后,中联重科第一时间组织救援团队和挖掘机设备赶往灾情严重的哈塔伊省。

余可和黄运兵是该公司经验丰富的服务工程师,负责售后和培训当地的操作人员。由于事发突然,他们紧急联系了当地的一些客户和操作手组成救援团队,在很短时间内携带灾区急需的电热毯、应急药品、食品等物资,与首批5台挖掘机设备,于2月6日晚上从伊斯坦布尔启程,历经16个小时的长途跋涉,突破大雪和道路封锁,赶往灾区。

据两位工程师介绍,地震现场,坍塌和倾斜的房屋随处可见,不时能听到被困人员的呼救。按照当地官员的安排,5台设备被分别派到不同区域施救。他们连续30多个小时奋战,吃住都在工程车上。

黄运兵称,当地电力中断,缺少发电机,导致拆卸破碎房屋非常困难。7日他们发现一名小女孩被压在废墟下,苦于缺少电力启动专用设备,最终找到了多个千斤顶,撬开楼板,设法将女孩救出。

就在连线时,当地发生了里氏5级以上地震。黄运兵说,多次余震加重灾情,但救援人员都在争分夺秒地工作,身旁的救护车不停穿梭,一分钟内过去了10多辆。

针对当地救援设备匮乏的情况,中联重科还积极联系发动当地爱心客户,目前已有18台挖掘机设备陆续前往灾区,大批当地操作手踊跃报名要求参与施救。中联重科有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又调度安排了两名中方人员与其他操作人员赶赴现场协助救援。

土耳其连续发生的两次7.8级地震对同处在欧亚地震带的我国的地震活动是否有影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教授王墩告诉记者,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做了一个统计分析,研究近年来土耳其大地震与中国地区6级及以上地震活动的关联性。统计结果显示,没有发现明显的相关性。

王墩解释:“这次土耳其地震的确比较特别,先发生了7.8级地震,约9小时后,再发生一次7.8级地震,比较罕见。”他提到,一般情况下,地震活动的发生遵循主震余震型原则,即一个大地震发生后,随之引发一系列相对主震较小的地震。最大余震一般比主震小约一级(Bath定律)。余震活动在强度和频度上慢慢随时间衰减。但是此次地震明显不符合典型的主震余震型活动规律。“我想这主要是与此次地震所在区域的地质环境有关系。”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娟娟 雷宇 洪克非 蒋雨彤 李超 林洁 刘芳 实习生 尤强 见习记者 尹希宁 杨洁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孙庆玲,张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