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武侠,重塑英雄梦?

大众日报  |  2023-02-08作者:王臻儒 田可新

大众日报记者 王臻儒 田可新

兔年春晚精彩纷呈,其中,赵文卓和少林武僧团、少林寺塔沟武术学校的同学们表演的《演武》赢得诸多好评,武术动作行云流水,一招一式刚劲有力,展现了中华武术的精气神。

1983年至今,武术表演已经成为春晚的常客。武术节目年年见的背后,是中国人藏不住的武侠情怀和江湖情结。现代科技的加入,更让传统武术在与声光电的融合中彰显年轻气质。与春晚的武术舞台类似,武侠类影视作品也在与时俱进,给武侠迷带来全新体验。

不过,用新意留住观众的同时,江湖在新时代的视觉化呈现更要彰显侠义精神的内核。如何平衡二者,是新时代的武侠创作者必须面对的挑战。

江湖掀起“青春之风”

近日,武侠剧《少年歌行》在网络热播,以“新武侠”为特色,在同期一众武侠剧中脱颖而出。不少观众表示,看完剧中人物一路成长的故事,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江湖中吹起的青春风潮,江湖似乎已经不是过去的那个江湖,徜徉恣肆之外,观众有了更多年轻化的感受。

近几年,武侠影视创作者不乏年轻化尝试,青春化叙事早已不是江湖中的新鲜事。随着互联网发展成熟,消费主义与影视作品进一步融合,青春成了武侠创作的新命题。纵观近年来的武侠影视作品,“武侠+青春”的叙事模式成为招徕年轻观众的重要法宝,成为武侠题材式微背景下的一针强心剂。

青春化,到底“奇”在何处?

年轻化的内容是其中一方面。《少年歌行》导演尹涛表示:“新武侠的‘新’以少年感为内核,通过群像刻画年轻人在友情、亲情中的成长。”剧中采用偶像化、言情化的年轻叙事风格,将家国情义与少年成长有机结合,在惩恶扬善中重点突出个体形象的成长和进步。结合新时代青年的三观和审美偏好,摒弃过时的价值观,给予年轻观众更舒心的体验。

另一大亮点在于叙事节奏。近期的武侠影视剧大多选择网络平台为主阵地,适应互联网语境、加强“网感”的一大标志是快速化的叙事节奏和高度浓缩的剧情结构。2017版《射雕英雄传》在年轻人中收获大量好评,高度还原原著内容的同时,改动了部分叙事结构,利用紧凑精彩的剧情和行云流水的打戏为观众制造“爽感”。

江湖的传说在光阴流逝中俘获新一代受众的心,在新老交替中迸发新活力。武侠主题在影视创作中是日渐式微的“夕阳”产业,在漫画和网文界却是冉冉升起的新星。《秦时明月》《画江湖》等武侠漫画IP在影视市场中已经极具收视号召力;《少年歌行》原著从网络读书论坛起步,收获了大批IP粉丝后进行了影视化改编。不同于20世纪70年代、80年代的纸质书读者,当代年轻受众倾向于更青春、轻盈的表现形式。

对于江湖的向往,一脉相承,从未改变。厘清新武侠的定义后,观众可以发现,纵使江湖刮起了青春之风,侠义精神和快意潇洒一直是武侠影视中不曾磨灭的内核。从20世纪70年代初李小龙的武术哲学到后来加入娱乐化元素的成家班,从20世纪90年代掀起的影视化风潮到新时代加入了偶像元素的网播新武侠剧,江湖的展现形式随传播手段的更新和观众观念的更迭而与时俱进,人物内在的侠义精神却是万变不离其宗。从“看山不是山”到“看山还是山”,武侠在以新潮的形式传递永恒不变的侠义豪情,沧桑流转中,江湖还是那个江湖。

“形神兼备”塑造侠义之气

“侠”之义,古已有之。孟子提出“舍生而取义”,侠义精神已经与儒家仁爱思想有所交叠。《史记·游侠列传》记载了汉代侠士朱家、剧孟和郭解的故事,赞扬他们“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聂隐娘》《水浒传》《三侠五义》……历朝历代不乏文人墨客对侠义精神的描写与解读。

如果说西方的超级英雄如同魁梧大树矗立疾风骤雨之中,中国的侠士更像一棵竹,历经风霜摧残而不倒,于柔和中蕴藏强大生命韧性。传承已久的侠义精神在与今日社会交融的过程中,乘上影视化东风,呈现了更具象的江湖和侠客。武侠二字,武为形,侠为神,在形、神、气的三位一体之中,以形塑神,借神悟形,并透过形与神塑造出侠义之气,即武侠。优秀的江湖故事,讲求“形神兼备”。

形神塑造,基础在于武打动作的打磨。中国武术融合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审美偏好——利用流线型美感展示动静结合的灵动感,强调招式切换之间的动态表达。武打场面中,演员也常利用飘逸感更强的服饰凸显流动性,从视觉上带来行云流水的美感。太极中的“式正招圆”体现在动作的动静变化、起落开合;佛山无影脚中也并非只有电光火石般的招式,而是蕴含了轻重、快慢的变化,通过含展、收放的动作技术增强流线型美感。武林高手能做到动作上的行云流水,也不乏顶级高手无招胜有招,彰显的是中华文化中“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意蕴。

文化背景则是剧情内容的底气。中国武术的美学与哲学耐人寻味,屹立世界之林,离不开历史文化的滋养。优秀武侠影视剧会通过故事背景、武器装置、服装特效等形式展示一招一式背后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卧虎藏龙》中最经典的一场竹海对决,李慕白和玉娇龙在绿水青山之中切磋交流,是武侠美学的标志性场面之一——一招一式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迸发生命灵性,体现的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美学意趣,展现的是精彩打斗场面之下的文化意蕴。

此外,影视作品中也通常运用剧情推进立体侠士形象的塑造。李小龙在武侠片中展现了朴素的武术哲理,《精武门》中,为了体现不提倡暴力的“止戈”精神,主角陈真在报仇雪恨后慷慨赴死,以自己的死亡了结过往恩怨,避免滥伤无辜;《龙争虎斗》中,他教导小徒弟:“反应要快,就像是直觉地把手指向月亮,反应慢了就只能看到手指,而不能看到月亮的光华了。”只言片语中,人物性格及其拥护的武术哲学体现得淋漓尽致。

将故事置于具体社会语境中,投身家国大义是侠士的主流归宿。《神雕侠侣》中,郭靖曾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以金庸、古龙为代表的新武侠文学兴盛之时,反清复明、援宋抗金等“救国”理念成为人物故事主线,既不乏行为动机的合理性,又为江湖纠葛提供了更深刻的背景。武侠片与商业结合更紧密的时代,在法治社会框架内,《战狼》等动作片将军人和警察等职业作为侠义的新载体,塑造了当代优秀军警的形象,同样引发了观众的情感共鸣。

守住江湖“烟火气”

影视播放渠道日趋多样,消费主义观念席卷各年龄层武侠迷,影视市场呈现全新发展态势。商业性与故事性之间的平衡,正成为横亘在创作者与江湖之间的难题。

剧本的内核变空洞了。近年来,仙侠题材异军突起。仙侠题材的社会建构更简单,逻辑漏洞可以用“仙术”填补,架空的世界和价值观避开了社会现实的制约和观众的挑刺。拥有武侠梦的剧作者可以从仙侠世界圆自己的梦想,不再沉下心来打磨立于凡间的江湖,架空的世界便成了趋利避害的首选。在偶像化、言情化的趋势下,不少经典武侠IP沦为镜头下的爱情故事,“爽感”也成为观众选择一部剧的重要元素。不论是驰骋江湖还是儿女情长,最终都沦为影视评论中的一个“爽”字。

时代在变化,武侠却始终找不到一种新形式来讲述民族文化和时代精神,金庸的知名IP被一次次翻拍,新武侠英雄的塑造已经出现了断档。神丢了,形背后的主体“侠”的缺失,让精妙的武术动作失去温度。吴京在《战狼》系列电影上映后曾表示:“随着科技发展,当下对动作的驾驭能力越来越强,电影中全是动作,没有‘侠’了。”

武侠影视剧最引以为傲的武打动作,也面临着急功近利的商业化侵蚀。近年来,武侠片成为不少影视新人事业起步之处,简单、易出彩是经纪公司作出选择的关键。究其原因,一段精彩武打的成本,只需一张观众喜欢的脸,武术动作的潇洒意境全靠后期特效突出。成龙在《无限超越班》谈武侠时曾表示,现在的年轻演员“很幸福”。特效技术逐渐代替了过去卖命的真实打斗。

武打水平再高超的动作演员也必须承认,拳拳到肉的身体打斗存在极限,技术的发展才是冲破武打“天花板”的途径。没有习武经历的周星驰在千禧年后拍摄《少林足球》《功夫》等动作喜剧,已经开始在打斗场面中使用CG等特效,当时就已收获不错的效果。但是,不加节制地利用技术只会让武打陷入对于速度和意境“假大空”式的追求。慢动作可以让画面更唯美,但降低的是打斗的真实感和观看体验;奇幻特效可以让画面更震撼,却会让新一代武侠迷沉浸在没有“烟火气”的“电子江湖”中无法自拔。

拯救江湖,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一方面,创作者应结合时代特色寻找身边的侠义,回到现实中来,从身边寻找江湖。另一方面,创作者应充分认识技术存在的意义,在技术创新和融合实践中为真功夫寻得一席之地。

责任编辑:李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