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评示范!打造国家大学科技园全新“人大模式”

中国人民大学  |  2023-02-06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


“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 这是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三位一体”的统筹安排、一体部署。


“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就“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出部署安排,为做好新时代文化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新征程上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这项系统工程中,国家大学科技园作为创新驱动载体,肩负着重要的使命担当。


走进文化大厦,有一面墙特别引人瞩目。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版权贸易基地、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全国版权示范园区、北京市优秀留学人员创业园、北京市优秀大学生创业园、北京市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十多项品牌资质。如今,这面墙上又增加了一个新的品牌——“北京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在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会同市文旅局、市文资中心组织开展的2022年度北京市级文化产业园区认定评审工作中,继2020年入选北京市级文化产业园区后,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在本次评审中再度脱颖而出,成功入选“2022年度北京市级文化产业园区”,并荣获本领域北京市最高级别荣誉——“2022年度北京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成为获得此项认定的10家园区之一。

从2020年度市级文化产业园区到2022年度示范园区,在激烈竞争中,人大文化科技园凭借综合实力胜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作为示范园区中唯一一家国家大学科技园,获此殊荣来之不易,一方面体现了北京市主管部门和业内专家对人大文化科技园工作绩效的高度认可,另一方面更得益于学校多年来对文化科技园工作的强力支撑。评审专家评价人大文化科技园“充分依托高校优势,积极推进产业发展,努力践行使命担当,在有限的空间内蕴藏着丰富的内涵。”


“ 推动文化科技融合

促进版权要素流通

持续探索

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转化应用模式

全力推进“实践育人”体系下的

创新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孵化

坚定“打造有全球影响力的

文化科技创新中心”这一初心使命”





从0到1,从1到N

做好文化科技企业的孵化器



在中国人民大学“大创计划”十五周年创业分论坛上,人大文化科技园首发了人大创业者主题宣传片,介绍了九个来自不同领域、具有不同特点的人大青年创业故事。他们中有的小有名气,有的刚刚起步,他们身上有一个共同的标签——“人大创业者”。他们的创业梦想都是从学生时代开始萌芽,他们的创业之路都得益于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和实践训练。


从创业课程、创业训练、创业大赛、创业实践再到企业成立、入驻大学生创业园、孵化器进行孵化,人大文化科技园作为学校创新孵化、成果转化平台,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创业孵化服务体系。


  十年来,这里累计开设大学生创业教育选修课程8期、开展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10期、举办“京东杯”创业大赛12届,培养国家级立项项目209个,投入资助资金超800万元,参与学生人数超10000人次,孵化大学生创业企业140余家,获得融资超亿元 ,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培育输送了一批优秀人才。

创业中最值得铭记的日子是从漂泊无居到搬入人大大学生创业园的那天。因为结束了漂泊,有了一个落脚点,有依托、有支撑、有空间、有团队,从无序走向正规。

人大文化科技园集聚了各行业优秀企业,在这里不仅可以感受到人大新文科建设独树一帜的浓厚氛围,也能结识很多富有激情、勇闯新路的创业者朋友,大家碰撞交融、携手同行、合作共赢。

有厚度、有态度、有温度是我对园区的第一印象。园区成立近20年,底蕴深厚,是为有厚度;作为全国第一家依托大学建立的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服务体系完善,是为有态度;环境宜人、服务细致到位,是为有温度。来自一号哨位、冰河物语、矩视智能的负责人这样说道



  除了大学生创业企业,人大文化科技园通过重点培育新兴业态和版权产业,形成了以“文化+科技”的产业集聚效应。园区累计引进和孵化了320多家文化科技类企业 ,吸引上千名海外人才在中关村创新创业,包括全球领先出版集团、行业龙头企业、高成长创业企业等,实现了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近三年,园区孵化企业累计获得国家级、省市级、区级等奖项或赛事的荣誉称号超110项。


走好创新路,下好“先手棋”

做好文化科技创新要素的连接器





85周年校庆主题数字藏品发布会、2022中关村创新创业季——中关村留学人员企业精品项目推介会、AI+SCIENCE跨学科学术研讨会、“艺术家进人大”系列讲座、“金融赋能”产业发展闭门对接会、互联网+大赛决赛路演、微课录制……不到半年,在这个刚刚落成的文化科技创新中心已举办各类创新创业活动30余场,多媒体录播室服务校内外单位50余次,深受学校各院系及园区企业欢迎。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使企业充满活力,这池水必须激活。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创新中心空间载体的落成就是这源头之水之一。位于文化大厦三层的创新中心设立了项目路演厅、展览展示区、共享会议室、灵活办公区、新媒体录播间、商务洽谈区、贵宾接待区及一站式企业服务驿站等功能分区。





“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空间载体的支撑。我们希望通过创新中心的打造,汇聚更多创新要素,形成活动空间、网络空间、交流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的融合,实现空间背后人与人的链接,进一步提升园区公共服务能力和内生价值动力。”项目负责人对创新中心有着这样的理解。

而园区企业负责人也感受到了园区内浓厚的人文气息和文化氛围。“让人能够静气凝神、心无旁骛地开展工作,非常适合科技工作人员专心从事科研创新。如今,创新中心的落成更进一步提升了园区品质,满足了我们多方面的需求。”

“创新中心让我们有了一个更多元化的空间,更无限合作的可能。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进一步促进双方的合作,推进双方互利互惠,共同进步。”


着眼大版权,形成大生态

做好文化科技融合的助推器


2007年,国家版权局授牌中国人民大学建立国家版权贸易基地,由文化科技园建设运营。多年来,基地持续发力版权理论研究、版权资产评估、版权维权调解、版权行业交流、版权人才培养等板块,推动版权要素流通,积极构建“大版权”生态服务体系。


为激发版权交易活力,基地曾开设“国家版权交易网”,上线后实现挂牌交易项目5000多项;与百度文库合作,先后与60多名专家学者签订版权代理协议,取得2000多份学术文档的版权代理权;举办版权拍卖会,成功拍卖作品21部。

版权价值易波动、难确定的特点导致版权资产价值变现难,成为企业融资的阻拦。为此,基地在全国范围首创版权评估中心,专注版权资产的价值评估。

出版、音乐、影视、动漫、游戏、设计、网络技术、法律服务、知识产权代理发展迅猛……基地发起成立中关村版权联盟,104家会员遍布多个行业。自2008年始,通过举办版权人沙龙、互联网文化沙龙、互联网版权沙龙、版权产业发展研讨会等活动, 基地搭建了高端的政产学研交流平台。

同时,受中央部委及地方政府等机构委托,基地长期开展版权资产评估准则研究、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评估与管理研究等与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理论研究。


人才是版权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基地连续四年承办全国大学生版权征文活动,发起并推进中国版权英才计划,着力培养高端版权理论人才与实务人才。“通过参与版权征文活动,可以极大地调动和激发大学生学习、研究版权的热情,同时在老师的专项指导下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学术论文写作能力,对于获奖的学生也是一种很大的鼓励”,参与活动的老师这样感慨。





“版权是促进文学艺术繁荣发展、推动科学技术发展进步的关键元素。基地希望通过联结‘高等院校+龙头企业+法律实务部门+政府主管部门+相关机构’,切实为版权行业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版权贸易基地的相关负责人这样理解版权。


强化学术引领,推动产业升级

做好文化产业发展的牵引器


在成立之初,人大文化科技园就提出探索一条以学术研究引领产业发展的路径,为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学术支持,发挥好高校服务社会、服务产业发展的作用。为此,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相继成立。产业研究院整合学校相关优势学科及产业链资源,开展以文化产业为主题的课题研究、标准制定、战略规划、决策咨询、产业平台搭建等系列工作。


除为省市编制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外,产业研究院还承担了60余项,涵盖省级、市级、区县级乃至街道层面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除了地方的产业规划,产业研究院通过跨领域、跨专业复合研究,积极服务中宣部、科技部、文旅部、国家版权局等部委决策。近5年来,积极服务国家政策及标准制定;累计服务近2万家全国重点文化科技企业和文旅企业,促成地方政府对接项目700余个;形成了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的文化产业榜单与蓝皮书成果,有效助力国家文旅产业品牌化发展和文化软实力提升。







从创业孵化到版权贸易再到产业研究,人大文化科技园围绕“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学校'双一流'建设”三大目标,在有限空间条件下,不断巩固“文化产业特色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品牌优势,努力探索建设世界一流、中国特色国家大学科技园新路。

未来,人大文化科技园将继续在文化科技融合领域不断探索,践行新使命、实现新作为,力争在新“赶考”路上交出一份独树一帜的新“答卷”。

责任编辑:曹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