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花灯制作手艺人讲述“守艺”故事——

火树银花元夕夜,彩灯万盏熠霞流

光明网-《光明日报》  |  2023-02-06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张胜、陆健、吴春燕、雷爱侠、王雯静、万玛加、高建进、王建宏、张文攀、王斯敏 光明日报通讯员 张光剑、郑燕睆、杨云杰

湟源排灯。薛生琴摄/光明图片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西洲街道的小朋友提着灯笼,喜迎元宵节。蒋克青摄/光明图片

泉州花灯。光明图片

工作人员在制作隆德花灯。 光明图片

东莞千角灯。光明图片

编者按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元宵节赏花灯是我国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习俗,一盏盏流光溢彩的精巧花灯,寓意着新的一年红红火火,装扮着人们的美好生活。兔年元宵节,各地重现璀璨灯火、熙攘人流,洋溢着走进春天、拥抱幸福的喜庆气氛。当此之际,为人们精心奉上“佳节大礼”的花灯制作手艺人也有话要说……

花灯无“骨” 传承有“光”

讲述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灯彩(仙居花灯)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王汝兰

今年春节,仙居特别热闹。安山板凳龙、跳跳马等民俗活动一场接一场,让我欣喜的是,仙居针刺无骨花灯也成了年轻人的“心头好”。

浙江仙居曾是重要的商埠,人称“百工之乡”,自古以来生活富足、百姓心灵手巧,慢慢地就有了集空间设计、绘图、针刺工艺于一体的无骨花灯。

都说“正月半,龙灯看”。宗谱上记载,明朝万历年间,我们皤滩古镇的挂灯和闹灯活动已经办得很红火。看那花灯,通体没有一根骨架,灯面上由刀凿针刺的孔洞构成图案,娇小玲珑、古朴雅致,是灯会上当仁不让的主角。可渐渐地,灯会办得断断续续,仙居花灯制作也快要失传了。

直到上世纪90年代,针刺无骨花灯重新“火”了起来。政府支持,民间艺人齐上阵,挖掘恢复了荔枝灯、桂圆灯、宝石灯、花瓶灯等精美的单灯,还有长旗灯、鼓亭灯、牌坊灯等气势恢宏的组合灯,一共27个品种、52个分支品种。

我们家是皤滩最早做花灯的。受父亲影响,我自小就喜欢花灯。正式拜师后,我开始了日复一日的学习、制作、钻研,一坚持就是40多年。做一盏灯要经历13道工序,经常花上10多天甚至一个月。其中最难的是“针刺”环节,要用直径不到0.3毫米的针在1平方厘米的纸面上扎出120~150个孔,如果一不小心刺坏一个针距,就前功尽弃了。

近些年,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重视,年轻的花灯匠人们也在花灯形态上做出了新探索。花灯“变身”小挂件、摆台、书签等,迈出了产业化发展的第一步。

很多人问我,现在还坚持用传统方式制作花灯,不累吗?累肯定累,毕竟我已经87岁了,但是传统方式制作的花灯看着更细腻灵动、更有温度。这些年,越来越多的人来找我学习制作花灯,看着这些年轻人眼里放出的光,我相信,仙居花灯一定能世世代代亮下去。

给老手艺“穿上”新衣

讲述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灯彩(湟源排灯)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张世全

正月十五游古城、赏排灯,是我们青海湟源的老传统。

湟源排灯的前身实际上是广告牌灯箱。这门民间节日灯彩艺术,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2003年,为了更好地把这门艺术传下去,相关部门组织专家、民间艺人对传统排灯进行艺术革新。工业美术行当出身的我,通过湟源县文化馆“牵线”,拜湟源排灯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杨增贵先生为师,开始学习排灯制作技艺。

师父要求严格,教手艺时总在我耳畔叮嘱:一定得仔细,每个环节都马虎不得。有一次,我为了雕一朵花,来来回回返工不下10次,才算过关。

制作排灯,要经历选木料、做框架、框边雕刻、打磨上漆、灯面绘制、灯效调试等多个工序。木制框架是排灯的骨架,要根据设计,利用榫卯结构把打磨好的木料组合起来,再刻上花草人物等图案。灯面制作也尤为关键。绘制的画面内容大多取自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河湟文化等,现在还加入了能够反映现实生活的题材。把精心设计的图案画在特制的布面上,在框架上绷好,再接通电源,单个排灯才算做好了。

前些年,我评上了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尤其是看到身边一些年轻人由于现实原因不得不转行谋生,真是急在心里。

怎样才能让大家凭这门手艺赚到钱?师父、我、师弟吴生贵一拍即合——开公司,给老手艺“穿上”新衣服,让排灯走向市场。于是,我们设计出一些便携精巧的家居饰品,开发出具有独特艺术品位的旅游产品,让大家不但能欣赏排灯,还能把排灯带回家。

公司成立后,我们接到了一笔“大单子”——为今年元宵节制作排灯展示。这不,这四组排灯从正月十二开始,就摆放在丹噶尔古城供游人欣赏。

让我们倍感欢喜的是,相关部门在保护传承排灯技艺上下了大功夫。排灯的用途从原来单纯的观赏性,向城镇景观、道路亮化、节庆彩灯等多方面发展。不少人慕名前来拜师学艺。现在,我和师弟各收了两个徒弟。

做排灯不单是一门手艺,而且已经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每次看到制作好的排灯通上电,熠熠生辉,心里别提多美了。

从千角灯到千盏灯

讲述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灯彩(东莞千角灯)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张树祺

提到我们广东东莞的千角灯,民国诗人杨鹤宾的《东莞竹枝词》是这么写的:一灯千角庆元宵,赵氏天潢衍宋朝。但愿灯花来报喜,三年抱两饮灯烧。在东莞方言中,“千角灯”和“千个丁”发音相同,哪里有千角灯,哪里就有添丁纳福的吉庆色彩。

相传千角灯原为宋朝皇族东莞赵家所独有,元初开始扎制,每十年扎制一次,悬挂在赵氏宗祠,作为赵氏家族新添男丁开灯仪式所用。整个灯分为灯顶、灯柱、灯体、灯带、灯尾五部分。灯顶是用铁丝扎出圆形大宝顶和八条立体彩龙的骨架,有八大角,每个角有三条灯带垂下,共计24条,上面双面绘有山水、花卉、人物等图画。灯体由三角形、长方形、梯形等浮凸立体结构拼接而成,大大小小达200多个。

从宫廷礼灯到民间灯饰,近千年来,千角灯的命运起起伏伏,因其制作工艺并无图纸,全靠师徒之间口传心授,一度到了失传的边缘。

父亲张金培是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我从小看着父亲做灯,那时只知道一盏灯要做好久好久,特别熬人。后来很多年,父亲不再扎灯了。

2004年的一天,相关部门成立的“制作千角灯工作小组”突然找上门来,他们是慕名专程来寻访民间老艺人的。父亲很激动,提议重新扎制千角灯。经过近8个月的努力,我们终于制作完成了千角灯。后来,父亲过世前留下遗愿:“国家重视文化传承,一定要把千角灯做下去。”自那以后,我和家人开始制作千角灯。

为使千角灯薪火相传,2016年,莞城文化服务中心建立“东莞千角灯传习所”,向社会招聘了30名有手工制作基础的学员,由我为他们授课,开展系统培训。现在,我也像父亲当年一样,一边做灯,一边念叨着“千角灯,千角灯,一千个角,一千盏灯”,心里怀着灯火长明的热切期望。

泉州花灯,诗画般柔美清新

讲述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灯彩(泉州花灯)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傅草艺

临近春节那些天,为了完成最新一批订单,我和团队没日没夜地赶制花灯。做一套完整的泉州花灯,得花近一个月时间。经过手工编织、刻画、打磨的花灯,点亮时才会散发出诗画般的柔美和清新。

17岁那年,我师从福建省梨园剧团道具设计师郭国富学习花灯制作。俗话说,“学艺容易守艺难”,3年后,我就改行从事更赚钱的贸易营销了。2005年,师父的离世给了我重重一击,我决定继承师傅遗志,把花灯做下去。第二年10月份,一笔订单找上门,让我看到了生机。于是,我成立了汉月花灯工作室,一门心思搞花灯制作。如今,我们有越来越多的作品出现在国内外灯展上,前几年还去国外交流展示技艺呢。

泉州花灯是一种节庆性很强的手工艺品。逢年过节、订单量大时,我就带着团队加紧制作大型挂灯、传统灯组;订单少时,我便“闭关”钻研,思考传统手艺怎么才能结合现代人热衷的“生活美学”“DIY体验”,找出新的发展之路。

让我高兴的是,近年来,相关部门不断加大对泉州花灯技艺的传承与保护,泉州花灯成了展示这座城市古韵风貌的重要窗口,在传承创新中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目光。

空闲之余,我还会进社区、进学校,教大家做花灯。每次示范展示时,我都会重复一句话:虽然一针一针刺着很简单,但需要耐心。慢工出细活,只有时刻心怀敬畏,才能守得住传统。

装上科技“芯”,守住传统“魂”

讲述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宁夏隆德花灯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苏红章

“不点花灯月不圆,不耍社火难过年。”在宁夏隆德,祖祖辈辈过年都要耍社火、赏花灯。从我记事起,就跟着大人学做花灯,到我儿子手上已经传了五代。

20年前,我从村里搬进了县城,在文化馆附近开了间书画装裱店。每逢过年,文化馆总请我们去做花灯,手艺一直没生疏。近些年,城市的大街小巷过年都要摆花灯,有些地方还要办大型灯会,对大型花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2017年底,县城的工业园区建成了花灯厂,有好几个现代化大车间。刚开始,我们十来个民间艺人被当作“技术骨干”聘进厂,又招收了周边50来个村民。

大型花灯要经历长途运输、风吹雨淋,沿用容易折断的高粱秸行不通,我们就用钢筋、铁丝代替,还蒙上了各种新型彩布。工序也比以前复杂多了。从以前的小花灯到如今的大花灯,得按照图纸精确控制比例,不然成品很可能“四不像”。

厂子建成后,花灯就走出了隆德,开始向周边市县和内蒙古、甘肃等地供货,还远销福建、河北、海南等地。周边村民就近打工,腰包鼓了起来。前不久,焊工王永红还跟我念叨:“一盘算,去年挣了四五万元呢。”

随着客户对花灯的要求越来越高,融合声光电技术,让花灯“活”起来成了新趋势。厂里外聘了数码编程、现代通信技术和LED线性光源等领域的专业人才,给花灯装上了科技“芯”。你瞧,那些蝴蝶展翅、牡丹绽放、万马奔腾的花灯,多灵动呀。技术进步的同时,主题也要创新,比如我们创作的“闽宁一家亲”大型花灯,反响就很好。

创新不能无根,必须守住传统的“魂”。我坚持手工制法,做出了不少传统花灯,在其中融入书法、彩绘、剪纸、刺绣等传统文化元素。小儿子每逢寒假都来跟我学习,厂子每年还举办花灯制作非遗技艺传承培训,不少研学的学生、周边的群众都积极参与。他们说,“老传统”的新味道,特别吸引人。

责任编辑:李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