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在时光里的变迁

大众日报  |  2023-01-29作者:于国鹏 王君

大众日报记者 于国鹏

大众日报通讯员 王君

春节前后,免不了串门走亲戚。所谓百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各地礼俗往往有些差异。尤其到外地会朋友走亲戚的,都不约而同地会先打听当地礼俗,担心失了礼数引起误会。有些人说的“社恐”,恐怕与此多多少少有点关系。

事实上,今天,除了在一些特殊的场合,人们对礼的要求早已没有以前那么烦琐和严格。日常生活中,一个人能在言行上做到孝老爱亲、尊重他人,就往往被大家称为知礼懂礼了。

从古到今,礼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不同历史时期,对礼的学术研究又展现出怎样的不同面貌?丁鼎教授主编、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三礼学通史》(全三卷)对此进行了全面、深入、系统的考察、梳理和总结。

“三礼学”第一部通史

在古代,除了节日祭祀或者婚丧嫁娶之类的大事,即使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也要严格遵守各种礼仪。这些礼仪又渗透融入生活中,甚至直接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礼的很多内容,又以不同方式被传承至今。比如,孔子在《论语》中说:“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意思是说,和同乡人一起饮酒,等老年人都出去了,自己再出去。乡饮酒礼如此,这种礼仪也会延伸到其他场合或活动中,由此在整个社会营造出尊老敬老的氛围。这种对年长者礼让与谦恭的品行,从古到今都是受到推崇和称赞的。

礼并非是静态的存在,而是因时因势而变,不同时代对礼的描述和阐释也往往出现很多变化。那么,在不同时代,礼的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发展变化,其源流脉络又是怎样的?《三礼学通史》(三卷本,共112.5万字)解答的正是这些问题。

该书由多位学者协同攻关,经过十余年的辛苦努力合作完成。主编丁鼎教授介绍,《三礼学通史》将“三礼学术史”置于历代社会文化和思想文化史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和研究,对中国“三礼学”从先秦至今的学术发展史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梳理和总结,不仅分析论述了各个朝代代表性礼学家的治学特点和学术成就,而且还对他们的学术著述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考察和探析。同时,本书还探讨了不同时代“三礼学”与社会思潮、政治制度之间的相互影响,揭示了“三礼学”在中国历史上发展演变的基本规律。

在《三礼学通史》出版之前,丁鼎教授主持的《三礼学通史》研究课题于2009年由国家社科规划办批准立项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16年顺利结项,成绩优秀。2020年3月,《三礼学通史》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立项。

我国学术界关于“三礼学”通代学术史的研究,一直处于空白、阙如状态。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陈祖武感慨,《三礼学通史》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要基础性研究项目,“无所依傍,难度极大。”学术界评价,这套书的出版问世,填补了“三礼学”通史研究的空白,具有学术拓荒的重要意义。

一种“礼”的文化范式

为什么要研究礼,礼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何在?《三礼学通史》对此进行了系统梳理和阐释。

“礼”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价值观念。在儒家思想体系中,“礼”是指规范制约社会人生各方面的典章制度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想观念或道德理性。

孔子最重要的历史贡献之一就是创建起以“礼”为核心的社会政治学说和伦理道德学说。因此,我们认为孔子思想的核心就是“礼”。孔子所整理传承下来的儒家六经是儒家思想学说的主要载体。我国古代学术界普遍认为“礼”是儒家六经中的核心思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无不渗透着浓重的“礼”学内容。

儒家礼学思想的最主要的载体就是“三《礼》”,就是《周礼》《仪礼》和《礼记》三部经典。既然孔子整理传承下来的儒家六经的核心思想是“礼”,那么可以说孔子思想的核心是“礼”,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礼”。

既然可以论定孔子的思想体系核心是“礼”,而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或主体,那么就可以说,“礼”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正如现代著名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所指出:“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礼’。”

历史上,汉儒所总结概括的“三纲五常”,魏晋玄学所探讨的“名教”,以及宋明理学中“形上化”的天理,其实都是“礼”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表现形态,或者说是不同历史时期的儒家学者对“礼”的不同认识和不同的命名。

礼与文化之间体现着一种怎样的关系?学术界认为,可以把中国传统文化看作为一种“礼”的文化范式。

中国古代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所倡导的“礼”是中国传统文化有别于西方文化的特质。也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或表征就是“礼”。中国数千年历史所积淀的传统文化就是“礼”的文化,中国古代政治就是“礼”的政治,中国古代历史就是“礼”的历史。在中国古代,“礼”的发达程度,“礼”在整个民族精神和社会政治中的作用,都有着独特的、极其重要的文化意义。

与时俱进的“三礼学”

“三礼学”的研究又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历程?

“三《礼》”这三部儒家经典虽然均肇始于先秦时期,但三者的性质和编纂成书各有不同。《仪礼》十七篇是孔子当年“删述六经”时所编纂传授下来的六经之一——“礼”经。《礼记》四十九篇则是孔门七十子后学所撰各种礼学文献的选集,是一部有关秦汉之前儒家礼学思想的资料汇编。而《周礼》一书虽不见于传世先秦文献的记载,但基本上可以断定是成书于先秦时期的一部记述王室职官的典籍。

“三礼学”的内容丰富多彩,几乎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各个门类的学问。甚至可以说“三礼学”的主要载体——“三《礼》”,相当于我国上古时期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把“三《礼》”作为研究对象的“三礼学”在我国古代也一直处于“显学”的地位。

我国历代从经学的角度诠释“三《礼》”的著作可谓汗牛充栋,大大充实了礼学的内容。这些礼学研究著作既是历代学者对“三《礼》”的认识,也是历代礼学家的哲学观念、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的集中体现。可以说,“三礼学”的发展史,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古代思想观念及社会生活的演变过程。

但是,如果与《诗经》《尚书》《周易》《春秋》其他儒家四经方面的学术史研究相比,有关“三礼学术史”的研究无论在深度还是在广度方面还是有很大差距。

此前,学界尚无人对“三礼学术史”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和总结,尚无一部有关“三礼学术史”的通史专著。这与“三《礼》”在我国古代社会和学术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发生过的重要影响是很不相称的。

对于《三礼学通史》的出版,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特聘教授虞万里表示,“一编在手,二千年之礼学递嬗盛衰历历如示诸掌”。

专家评价,这套书的编纂出版,不仅对传统礼学的现代阐释具有开拓性的学术价值,而且对我国古代社会史和思想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该书不仅可以作为一般读者深入研习“三礼学”、准确理解儒家礼乐文化的津梁,而且对于我们树立民族文化自信、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

责任编辑:李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