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内向是一种缺陷吗?

中青校媒(海南)  |  2022-12-12

性格内向是一种缺陷吗?


悦纳自己是一生的功课


性格差异中有一种类型叫内外向。在生活中,似乎外向的人总是更吃香。人际交往中更受欢迎,更容易成为人群中的焦点,各类面试中也更占优势。这种倾向对内向的人来说感觉没那么友好,也很容易对内向的人造成一些困扰。人们会劝一些内向的人改变自己变外向一点,却很少有人让外向的人内向,这些仿佛都在彰显内向相对外向是一种缺点。但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从理论层面上,内外向只是两种不同的性格表现,本身是平等的,没有优劣之分。

荣格根据力比多(心理能量)作用的方向不同,把人分为外倾与内倾(或外向和内向)两种基本类型。力比多作用指向外部的属于外倾人格,力比多作用指向内部的属于内倾人格。他认为内向性格的人心理活动倾向于内部世界,他们珍视自己的内在情感体验,对内部心理活动的体验深刻而持久。外向性格的人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世界,经常对客观事物表示关心和兴趣。这也是内外向划分的理论来源。

荣格也说,没有纯粹的外向者和内向者,这样的人会送进精神病院。可见内外向的划分并不是带来绝对的对立,而只是一种纯粹区分的手段。

其次,内向作为性格类型的一种,自有它的独特魅力,并非一无是处。很多名人都是典型的内向者,比如埃莉诺·罗斯福、甘地等。

美国作家苏珊·凯恩在她的书《内向性格的竞争力》中就此展开了详实的阐述。内向的人更享受独处,更能很好地与自己相处。这一定程度上能增强人的专注力、创造力与行动力,产生深度链接的能量。正如书中所说,如果你是一个内向者,那就用你的天赋来发现你的心流吧,你有很好的毅力,有解决复杂问题的顽强,还有敏锐的目光可以躲避会羁绊他人的陷阱。


无论内向外向,都请坦然接受最真实的自己。接纳自己是每个人的人生命题。


我很容易想到《想见你》中的陈韵如,那个内向自卑又敏感的女生。 诚然开朗活泼的黄雨萱更让人有好感,但不被人理解的陈韵如依然被同样内敛的莫俊杰默默爱着。 他理解她尊重她也珍视她,自始至终爱的也是她。 其实抛开她内向敏感的性格,陈韵如也有很多闪光点,拥有良好的学业成绩,不被家人善待却未曾抱怨的好脾气,一边读书一边兼职的独立懂事。


只不过她没有接纳真实的自我,只看到黄雨萱受大家欢迎的表面,所以出现了观众口诛笔伐的她后期假扮黄雨萱去讨好和欺骗别人的行为。在家人和朋友刻薄地评价和嫌弃她内向性格之后,她彻底绝望选择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黄雨萱的到来与其说是改变和拯救陈韵如,不如说是引导她,引导她拥抱真实的自我。


最后,我期望内向的人可以学会悦纳自己,无论内向外向,都不要放弃发声的机会和缺失表达的勇气。内向一定程度上会让我们失去一些机会,不可置否的会在与社会连接中削弱一些存在感。但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一定社会关系的总和”。没有人会是一座孤岛,在必要的时候勇敢表达,为自己争取,能够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责任编辑:曹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