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9%受访青年表示“大国工匠”事迹会激励自己努力传承“工匠精神”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2022-09-29作者:杜园春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杜园春

实习生 张家悦

这十年来,在国家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涌现了许许多多的“大国工匠”。“大国工匠”的事迹正激励着更多年轻人。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2654名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青年对科技、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大国工匠”事迹更为关注。94.9%的受访青年表示,“大国工匠”事迹会激励自己努力传承“工匠精神”,00后比例更高(97.2%)。

受访青年中,00后占27.0%,95后占21.5%,90后占30.0%,85后占11.1%,80后占10.4%。


青年普遍关注哪些领域的“大国工匠”?科技医疗教育位列前三


同为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看到“第一书记”黄文秀的先进事迹,曹银林深深地被这位师姐的毅力与精神所打动。“文秀师姐毕业放弃了高薪工作与出国深造机会,毅然回到家乡百色投身扶贫工作。面对远比想象更复杂的深度贫困村,她帮助88户418名群众脱贫。她不计较个人利益,承担起了责任与使命,是我辈学习的楷模”。

提起“大国工匠”,就读于某985院校的大四学生金欣说,她非常敬佩火箭“心脏”焊接人高凤林。“他能将焊接误差控制在0.16毫米以内,焊接停留时间从0.1秒缩短到0.01秒。他35年来一直做着这样一件事,技艺精湛,用双手缔造了‘中国制造’的神话”。

青年最关注哪些领域的“大国工匠”?数据显示,76.3%的受访青年关注科技领域,如为火箭发动机喷管“做手术”的“咽喉主刀师”阎敏,71.0%的受访青年关注医疗领域,如勇闯内镜医学“无人区”的周平红,69.7%的受访青年关注教育领域,如扎根边疆民族贫困地区的“燃灯校长”张桂梅,62.0%的受访青年关注脱贫攻坚领域,如用生命坚守初心使命的“第一书记”黄文秀,35.4%的受访青年关注艺术领域,如錾刻工艺大师孟剑锋。


94.9%受访青年表示“大国工匠”事迹会激励自己努力传承“工匠精神”


曹银林现在是北京市西城区德胜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她对记者说,“大国工匠”的事迹鼓舞着她不断前进。“身在基层,哪怕再小、再琐碎的事,我也告诉自己要认真严谨地对待。工作中,既要把日常的桩桩件件条理清晰地做好,也要琢磨如何将工作完成得更加出色”。

“了解了‘大国工匠’的事迹,他们对待工作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态度让我深受鼓舞。在工作中一丝不苟、注重细节、持之以恒。”金欣的专业学习主要是分析数据,她觉得,与数据打交道,同样需要一份“匠心”,“处理数据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对于收集到的数据,不光要分析数据表面的变化,更要深挖背后的深层逻辑。每一步的分析我都会反复校验,不心存侥幸,让数据发挥最大的价值”。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教授赵志群认为,传扬“大国工匠”事迹,对人们树立并践行工匠精神有着积极作用。“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要做到认真负责、精益求精、有责任感,对职业有执着与承诺。扩大到社会层面,如果人人都有‘工匠精神’,这个社会是非常美好的,文明程度、社会竞争力都会有很大提高”。

94.9%的受访青年表示,“大国工匠”事迹会激励自己努力传承“工匠精神”。交互分析显示,00后这一比例最高(97.2%),其次是85后(95.6%)和80后(95.3%)。

责任编辑:黄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