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做“中国好书”?出版社总编辑们聚在一起聊了聊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2022-09-28作者:蒋肖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中国好书’文学创作出版经验交流会”,近日在北京十月文学院举办。文艺出版社、少儿出版社的总编辑、社长们,从各自实践出发,分享了打造精品图书的经验。

“‘中国好书’文学创作出版经验交流会”现场

“中国好书”是在中宣部出版局指导下,由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主办的图书评选活动,以“为好书找读者,为读者找好书”为宗旨,自2014年起已连续举办九届。

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谈说,在浩如烟海的书中,能够得到一个舟楫,让读者知道好的东西在哪里,好的东西有哪些,这是“中国好书”最大的一个效应。认真思考怎么样做一个中国好作者,怎么样做一个中国好编辑,是这个时代给我们提出的新问题,需要在新的时代要求下做出新的回答。

202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入选“中国好书”年度4种、月度8种。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李红强说,“中国好书”已经成为出版业界的重要品牌,能入选,靠的是做好自己分内之事坚持原创性、专业性,尊重市场规律。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曾有《云中记》《北上》等9种图书入选。总编辑韩敬群认为,好书应该是内容和内容的呈现方式均完美的书。他强调了编辑工作的重要性,“在具体的艺术生产过程中,需要我们秉承毫发无遗憾、打磨出精品的职业精神”。

上海文艺出版社近年推出了《千里江山图》等书。社长毕胜分享了三个出版经验:一是做好中国好书的极早谋划;二是抓好导向性,筑牢中国好书的内容地基;三是聚焦“出圈”,创新中国好书的融合性。

花城出版社社长张懿强调“扎根本土资源,抓住身边的好内容”,《中国桥——港珠澳大桥圆梦之路》等一系列图书讲的是广东故事,也是广东的作家所创作。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有《建座瓷窑送给你》等8种图书入选,社长刘凯军认为,要从思想高度、学术含量、艺术水准、社会影响和市场价值等多个维度,对作品进行综合考量。

线上与会人员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近年出版了《点亮小橘灯》等“中国好书”。总编辑张晓楠说,好书的初心是8个字,“培根铸魂,启智增慧”。少儿出版对少年儿童而言,传承的是中华文明,传播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颗初心便是为少年儿童系好人生第一颗扣子的公德心。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有《耗子大爷起晚了》《这样的鲁迅》等儿童图书入选和入围。社长赵彤说,“中国好书”是在选那些能让读者长久捧读下去的作品。出版人必须要肩负起自己的文化责任和文化担当,急功近利的出版是走不长远的,真正有品质的好书才最有生命力。(本文图片均由活动主办方提供)

责任编辑:郭韶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