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平:用心用情“问计于民”中的双向奔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2022-07-04作者:言一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就研究吸收网民对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意见建议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善于通过互联网等各种渠道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更好倾听民声、尊重民意、顺应民心,把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问政于民聚民智。人民群众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无限创造力,他们是政策制定的参与者、贡献者。一个政策好不好,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问政于民要实事求是,坚持党心民意同频,根植人民,问清楚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党员干部就要纠正什么,避免有“问”无“答”、避免关注无关痛痒的问题,让真民意反映上来,激发出人民跟党走、跟党干的无限激情。

问需于民聚民情。人民群众的事,无论巨细都是头等大事。从兑现脱贫攻坚“一个都不能少”的承诺,到疫情防控中坚守岗位、逆行冲锋在前,无不彰显民生情怀,也让更多党员干部对“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不断把党性锻炼熔铸于火热实践中。党员干部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三省吾身”中反思为老百姓做了什么、做得好不好,时刻谨记使命担当,确保办实事问需于民分量只增不减,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问计于民听民声。“问计”于民方能予民,问的是“计”,得的是民心,守的是“初心”。问计于民“身入”更要“心至”,要敢于问、善于问,问清惠民政策、群众就业、民生工程建设是否落实到位;上学、看病、就业、住房保障等难题是否解决,从中找出痛点、难点和焦点,找准制定政策的切入点,真正让老百姓的菜篮子丰富起来、钱袋子鼓起来、腰杆子直起来。

“积力所举,则无不胜;众智所为,则无不成。”人民群众的诉求,是了解社情民意的“晴雨表”,我们要借助网络,与人民融为一体,通过网络等多渠道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真正了解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从人民意愿、利益需求和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符合人民意愿的政策、方针与举措,让“网上问策”的过程成为改善民生、增进信任、凝聚民心的过程。

责任编辑:王俊秀